九百多年前,苏轼接连致信朝中挚友,从最初“欲乞东南一郡”,到“近乞四明”,再到直陈“四明可以易守”,言辞恳切、心意昭然。他想调任明州,也就是今天的宁波。从书信中可知,最终他未能成行,却为世人留下了一缕跨越千年的遐想。
时至今日,我们虽难以全然读懂他执意东来的缘由,却仍可循着一席江海、一脉书香、一城烟火,遥想彼时的明州风物该有如何动人。而这些,或许也能成为你来一次宁波的理由。
一、来宁波,触摸来自大海的脉动
宁波,古称“明州”。明洪武十四年,取“海定则波宁”之意,更名宁波。这座城的命运与海羁绊。
八千多年前,一群史前先民用木舟破开沉寂许久的水面,捕鱼拾贝、辛勤劳作,而这也成为宁波海洋文明探源的起点。及至战国,越王勾践于此地牢筑句章古港,江海之利始为国家所用。待到唐宋,明州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东南要会、舳舻千里,“港通天下”的灿烂篇章由此开启。
《答车茂安书》曾记载:“东临巨海,往往无涯。泛船长驱,一举千里。”海,不仅塑造了宁波的过往,更推着它走向远方。近代,宁波帮踏浪而行、纵横四海,创造了中国第一艘商业轮船、第一家商业银行、第一个证券交易场所……他们从宁波老外滩行至香港,进而迈向世界,将生意做遍寰宇,更将家国刻于心间。而今,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居世界首位,智能桥吊起落如林,万吨巨轮往来不息,稳稳托起城市对外贸易,“海丝古港”早已成长为联通世界的东方大港。
来宁波,不能不看海。去港口看看陆游笔下“万里之舶,五方之贾”的繁盛;去石浦渔港等一场落日熔金,渔舟唱晚;也可以在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感受海天一色、长虹卧波的气魄。总要来一次宁波,或许当海风裹挟咸湿的气息拂面而过,你会听见这座城市踏浪而来的心跳。

9月16日,宁波市象山县石浦渔港,千余艘渔船奔赴东海。至此,为期4个半月的东海伏季休渔正式结束,渔民开启新一轮耕海牧渔的征程 图源:潮新闻客户端
二、来宁波,读一部“无字大书”
作家余秋雨在《风雨天一阁》中动情发问:“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数百年来,被这座楼阁召唤的,又何止是书生。
由明代范钦所建的天一阁,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四百多载风雨,三十万卷古籍,不少宋元珍本在此安然“栖身”。“书藏古今”是它的半阙盛名,而另一半深意,或许要亲临其境才能体会——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文明守护,即便历经动荡沉浮,文化火种始终长明。
纸页簌簌间,流淌着一条文脉长河。北宋王安石治鄞兴学,南宋“淳熙四先生”开堂讲学;至明清,王阳明悟道,以“致良知”照亮思想长夜,黄宗羲高倡“经世致用”“工商皆本”,其声铮铮,叩响时代之门。这条长河流至近现代,愈发澎湃。宁波走出过120余位院士,童第周、贝时璋、谈家桢、路甬祥……“院士之乡”享誉全国。更有诺奖得主屠呦呦从古籍中汲取灵感,提炼青蒿素,挽救数百万生命。他们远行万里,却始终心系桑梓,将崇文重教刻进城市基因中。
如今,浙江书展在此扎根,镇海中学声名远扬,寻常巷陌亦多见捧卷之人。总要来一次宁波,亲手翻开这部“无字大书”,真正令你沉浸的,是那久久不散的翰墨之香。

天一阁月湖景区 图源:“宁波文旅”微信公众号
三、来宁波,“私藏”一城江南山水
提起江南,人们总想起小桥流水,宁波的秀丽山河,则添了几分壮阔,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流连,有心人自可在山水之间寻到江南诗意。
若爱山,当去四明山。这座与会稽、天台首尾相连的浙东名山,是唐诗之路上的一颗“明珠”。刘长卿以“玲珑开窗牖,落落明四目”道出其名由来;李白一句“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写尽山峦壮阔;孟郊更有“千寻直裂峰,百尺倒泻泉”的描摹。秋意渐浓,你可驾车盘旋于“浙江最美盘山公路”,看满山金黄。山川虽不语,万物皆成诗。
若喜水,东钱湖与月湖都不可辜负。郭沫若曾以“西子风韵,太湖气魄”盛赞东钱湖,而南宋名相史浩笔下“行李萧萧一担秋,浪头始得见渔舟”,点赞的正是此间秋色。转而信步月湖,一步一景,才从“谁知烟雨汀洲晚,闲舞东风拂画桥”踱步而出,却撞见“翠云摇曳波心起,清影扶疏月际来”。贺知章、全祖望等文人墨客皆曾驻足。
来宁波吧,这里早已将风景“深酿”,只待你俯身细品。或披一袭汉服,倚于东钱湖“网红”梨花树下,定格江南春色;或骑行于四明山道,追云逐翠;亦可夜泊三江口,看灯火楼台倒映水中。这片钟灵毓秀的山水,值得你尽数“私藏”。

四明山 图源:“宁波文旅”微信公众号
四、来宁波,寻一味“可盐可甜”
秋风乍起,若寻味宁波,那便是生猛与温柔的交响碰撞。
一面,是海风带来的咸与鲜。开渔时节,东海奉上最慷慨的馈赠,那就是透骨新鲜的渔获。粗盐与酒调配之下,梭子蟹蜕变成红膏呛蟹,入口是层层递进的鲜甜;黄鱼与咸齑、笋丝同煮,奶白色的汤汁里浮动着鲜香。这片土地的人深谙“咸鲜合一”,将“靠海吃海”的智慧与虔诚,在生活中具象化了。
另一面,是糯米包裹的甜与糯。宁波年糕在石臼里历经千锤百炼,可咸可甜,博得“年糕年糕年年高”的好彩头;来自革命老区的梁弄大糕热气蒸腾,甜而不腻;而那一碗猪油汤团,更是无数游子的乡愁所系,轻咬一口,外皮滑润,黑芝麻馅瞬间“爆开”,直抵心头。这些藏在岁月深处的“糯叽叽”,犹如一位温厚老友拥你入怀。
汪曾祺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宁波的饮食智慧里,藏着这座城的性情,咸甜并存、刚柔相济。宁波有味,更有情。总要来一次宁波,不妨就从一味地道海鲜、一颗软糯汤圆开始。

宁波汤圆 图源:“宁波发布”微信公众号
五、来宁波,感受“硬核制造”的雄心
盛大的“九三阅兵”,那响彻云霄的“中国好声音”传递至世界耳中,就有宁波企业音王的贡献。
宁波是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何为“单项冠军”?在细分领域做到极致甚至问鼎全球,方能获此国家级认可。宁波已悄然汇聚了104家这样的企业,它们如群星璀璨,虽领域多元,但共同诠释着“专”的态度和“精”的追求,是长期主义的忠实践行者。
比如,永新光学的镜头助“嫦娥”卫星看清月球表面,幕后“魔术师”大丰深度参与春晚舞台搭建,东方电缆20多年深潜海底,突破“一根缆”的极限……它们被喻为产业界的“扫地僧”,不追逐风口,却甘坐冷板凳,不贪图规模,但做到了“顶流”。更难得的是,这份卓越始终与低调为伴。
“外行不可去,内行不可丢”,一句老话道尽宁波企业家共同的坚守。从老字号企业坚守品质传承,到高新企业攻坚“卡脖子”技术,再到智能制造助力高质量发展,任凭市场风云变幻,唯有制造定力如磐。这样的宁波,不应只被听说,更值得你走近。总要来一次宁波,因为中国制造业的底气,就藏在这样“硬核”的城市里。
位于宁波前湾新区的极氪5G智慧工厂迎来人形机器人“员工” 图源:潮新闻客户端
六、来宁波,解锁“老祖宗严选”之美
在宁波,一眼可望千年,真切感受中国的浪漫美学。28项国家级非遗、105项省级非遗、448项市级非遗,灿若星河,照亮一座城市的历史和当下。这些文化瑰宝,足以打破任何地域和文化隔阂,让中外友人为之着迷。
走进非遗工坊,绣娘手中的金银丝线,转眼就可绣出灵动的花鸟;上林湖畔,越窑青瓷传承人守着一窑炉火,烧制出“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秘色瓷;天一阁里,修书人拆书、洗书、补书,历经十余道工序拯救古籍。来宁波“寻遗”,每一个细节里,都藏着匠心。

上林湖越窑博物馆 图源:“慈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更动人的是,这些“老祖宗严选”其实从未停滞不前,古老技艺正轻盈地跃入现代生活。
前童古镇的元宵行会,五百年来笙歌不断,多项非遗“活”在当下;金银彩绣被点缀在时尚手包、新中式服饰上,融入生活日常;若有雅兴,你还可以亲手烧制一个青瓷杯,带走属于自己的“手办”。这些不经意间的“遇见”,都在生动讲述着:在宁波,非遗从不只是展馆中陈列的记忆,而是可触、可感、可沉浸的生活美学。
或许,宁波正是许多人心中“江南”的另一种答案——不唯小桥流水,更有海阔天空;不止烟雨楼台,犹见千帆竞渡。万言不如亲历,无论你是寻味还是逐梦,路过还是驻足,它就在这里,等你“一眼千年,宛如初见”。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