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解码中欧北极快航 | 18天直达背后 藏着这些绿色密码
2025-10-01 18:47: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甬派客户端记者 金鹭 卢昕炎

眼下,“伊斯坦布尔桥”轮正劈波斩浪穿越北极东北航道。在驶离宁波舟山港18天后,它将抵达英国弗利克斯托港,完成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的首秀。

这条“冰上丝路”比传统航线缩短22天,并按北极环保要求采用低硫燃油,单程能将碳排放量直降约50%。

航线背后,暗藏着哪些全球贸易绿色转型的深层密码,值得企业、大众关注?

“北极航线大大降低了运输环节的碳排放,对那些运输环节碳排放占比相对较高的产品来说,产品碳足迹降低效果明显。”中国计量大学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虞伟指出。

数据显示,宁波舟山港至弗利克斯托港的传统航线需绕行印度洋、苏伊士运河,耗时40天左右,而北极快航取道北极东北航道,18天即可直达,单程碳排放减少近半。

这意味着每标准箱货物的运输碳足迹将直接削减50%,对于高附加值、时效敏感的跨境电商产品和新能源设备而言,这份“低碳履历”正在成为新的竞争力。

这种减排价值正契合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

当下,越来越多欧洲买家将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纳入采购标准,ESG绩效已成为企业合作的重要考量。

选用中欧北极快航航线的中国外贸企业,相当于拿到了一张“低碳通行证”,能更精准对接注重环保的海外客户。

不过,当业界聚焦其为中欧贸易带来的时效红利时,全球不少学者与媒体已将目光投向背后暗藏的气候隐忧:北极航道得以通航,本质上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产物。

“航道能通行,意味着北极气温已升高到足以融化多年海冰的程度,这正是温室气体排放过量的直接后果,这是一个强烈的警告,督促我们更快地向真正的低碳和零碳经济转型。”虞伟说。

它不仅引发了全球环保组织对北极生态与气候治理的进一步关注,更将推动全球贸易领域对碳排放的关注度再上一个台阶。

可以预见的是,绿色、低碳正愈发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新门槛”,这也倒逼企业必须将碳减排纳入发展战略核心,以应对新一轮趋势变革。

“当下,减碳绝不能只停留在运输等单一环节,必须从全产业链视角系统性推进。”虞伟强调。

针对宁波如何借航线机遇提升企业“低碳软实力”,他给出了具体路径:

首先要锚定生产端这个核心,通过推广低碳技术、扩大绿电使用规模,切实削减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这是企业对外宣告其碳减排承诺时最有力、最可信的证据;

其次需搭建供应链协同减排体系,建立透明、可信的碳足迹数据追踪平台,让整个链条的碳排放可测量、可追溯、可认证,推动上下游企业联动降碳,真正形成“生产—运输—回收”的全链条减碳闭环;

最后可依托北极快航的独特优势,打造低碳贸易示范区,将航线的减排效应与宁波制造的绿色转型深度绑定,让“宁波制造”在国际市场上贴上绿色低碳的标签。

“宁波作为这条绿色航线的起点,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打造‘低碳贸易+绿色制造’的融合样本。”虞伟说。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解码中欧北极快航 | 18天直达背后 藏着这些绿色密码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10-01 18:47:00

甬派客户端记者 金鹭 卢昕炎

眼下,“伊斯坦布尔桥”轮正劈波斩浪穿越北极东北航道。在驶离宁波舟山港18天后,它将抵达英国弗利克斯托港,完成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的首秀。

这条“冰上丝路”比传统航线缩短22天,并按北极环保要求采用低硫燃油,单程能将碳排放量直降约50%。

航线背后,暗藏着哪些全球贸易绿色转型的深层密码,值得企业、大众关注?

“北极航线大大降低了运输环节的碳排放,对那些运输环节碳排放占比相对较高的产品来说,产品碳足迹降低效果明显。”中国计量大学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虞伟指出。

数据显示,宁波舟山港至弗利克斯托港的传统航线需绕行印度洋、苏伊士运河,耗时40天左右,而北极快航取道北极东北航道,18天即可直达,单程碳排放减少近半。

这意味着每标准箱货物的运输碳足迹将直接削减50%,对于高附加值、时效敏感的跨境电商产品和新能源设备而言,这份“低碳履历”正在成为新的竞争力。

这种减排价值正契合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

当下,越来越多欧洲买家将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纳入采购标准,ESG绩效已成为企业合作的重要考量。

选用中欧北极快航航线的中国外贸企业,相当于拿到了一张“低碳通行证”,能更精准对接注重环保的海外客户。

不过,当业界聚焦其为中欧贸易带来的时效红利时,全球不少学者与媒体已将目光投向背后暗藏的气候隐忧:北极航道得以通航,本质上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产物。

“航道能通行,意味着北极气温已升高到足以融化多年海冰的程度,这正是温室气体排放过量的直接后果,这是一个强烈的警告,督促我们更快地向真正的低碳和零碳经济转型。”虞伟说。

它不仅引发了全球环保组织对北极生态与气候治理的进一步关注,更将推动全球贸易领域对碳排放的关注度再上一个台阶。

可以预见的是,绿色、低碳正愈发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新门槛”,这也倒逼企业必须将碳减排纳入发展战略核心,以应对新一轮趋势变革。

“当下,减碳绝不能只停留在运输等单一环节,必须从全产业链视角系统性推进。”虞伟强调。

针对宁波如何借航线机遇提升企业“低碳软实力”,他给出了具体路径:

首先要锚定生产端这个核心,通过推广低碳技术、扩大绿电使用规模,切实削减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这是企业对外宣告其碳减排承诺时最有力、最可信的证据;

其次需搭建供应链协同减排体系,建立透明、可信的碳足迹数据追踪平台,让整个链条的碳排放可测量、可追溯、可认证,推动上下游企业联动降碳,真正形成“生产—运输—回收”的全链条减碳闭环;

最后可依托北极快航的独特优势,打造低碳贸易示范区,将航线的减排效应与宁波制造的绿色转型深度绑定,让“宁波制造”在国际市场上贴上绿色低碳的标签。

“宁波作为这条绿色航线的起点,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打造‘低碳贸易+绿色制造’的融合样本。”虞伟说。

编辑: 陈晓怡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