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又增1处!象山县韭山列岛湿地入选国家重要湿地名录
2025-10-21 18:31: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韭山列岛。通讯员供图

  甬派客户端记者沈莉 通讯员杨晓琴 林颖

  今天(10月21日),记者从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象山县韭山列岛湿地成功入选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为此次省内唯一入选的湿地。加上此前入选“国家队”的前湾新区杭州湾湿地,宁波共有2个国家重要湿地。

  据悉,我国对湿地实行分级管理,按照生态区位、面积以及维护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程度,将湿地分为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重要湿地包括国家重要湿地和省级重要湿地,重要湿地以外的湿地为一般湿地。

  象山县韭山列岛国家重要湿地地处象山县东侧,舟山群岛南端,北邻舟山渔场,西隔牛鼻山水道,与象山半岛隔海相望,湿地面积81.62公顷。

  “韭山列岛位于沿岸水团和外海水团互相影响较为强烈的海区,营养物质丰富,是大黄鱼、带鱼等的主要产卵场所。”象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湿地周边岛屿植被茂密,类型丰富,又吸引了众多迁徙水鸟栖息、繁殖。

  基于这些资源禀赋特点,韭山列岛国家重要湿地主要保护对象为东海列岛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华凤头燕鸥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以及大黄鱼、曼氏无针乌贼、带鱼等重要水产种质资源。

  近年来,象山通过栖息地营造、社群吸引、巡查监管、增殖放流等方式,不断丰富湿地内的生物多样性。

  特别是对中华凤头燕鸥的保护工程。这一被誉为“神话之鸟”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恢复成效显著,数量最高值记录从2013年的19只增长到2024年的109只,截至2025年8月底共计孵化雏鸟214只。

  目前,象山韭山列岛已成为中华凤头燕鸥全球已知最大的繁殖种群栖息地。该保护工程还先后获评全国自然保护地领域最高奖项“国家野生动植物卫士奖”和“中国水鸟保护十佳案例”。

中华凤头燕鸥繁殖招引现场。丁鹏/摄

  最近一次渔业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湿地及周边海域游泳生物和物种数量由2016年的35种增加到47种,大黄鱼资源总体较为稳定,曼氏无针乌贼资源有所提升,区域渔业资源不断丰富。

  据统计,区域范围内共有脊椎动物304种,其中兽类6种,鸟类242种,爬行类8种,两栖类4种,鱼类44种。另有节肢动物37种,软体动物4种。

  “后续我们还将系统摸排重要湿地及周边自然环境、生物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威胁因素等综合情况,进一步加强保护、监管与科研力度。”象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与此同时努力打造世界级鸟类繁育基地和示范样板;分阶段推动综合科普研学基地落地,谋划建设韭山专题科普展览场馆和国际鸟类保护交流中心。

  新闻多一点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组织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3700多个,新增和修复湿地100多万公顷。全国共指定国际重要湿地82处、认证国际湿地城市22个、认定80处国家重要湿地和1205处省级重要湿地,初步构建起湿地分级管理体系。

  2020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首批国家重要湿地名录,包含天津北大港、河北南大港等29处湿地,2023年新增云南洱海、西藏拉鲁等29处湿地,今年新增22处。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又增1处!象山县韭山列岛湿地入选国家重要湿地名录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10-21 18:31:00

韭山列岛。通讯员供图

  甬派客户端记者沈莉 通讯员杨晓琴 林颖

  今天(10月21日),记者从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象山县韭山列岛湿地成功入选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为此次省内唯一入选的湿地。加上此前入选“国家队”的前湾新区杭州湾湿地,宁波共有2个国家重要湿地。

  据悉,我国对湿地实行分级管理,按照生态区位、面积以及维护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程度,将湿地分为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重要湿地包括国家重要湿地和省级重要湿地,重要湿地以外的湿地为一般湿地。

  象山县韭山列岛国家重要湿地地处象山县东侧,舟山群岛南端,北邻舟山渔场,西隔牛鼻山水道,与象山半岛隔海相望,湿地面积81.62公顷。

  “韭山列岛位于沿岸水团和外海水团互相影响较为强烈的海区,营养物质丰富,是大黄鱼、带鱼等的主要产卵场所。”象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湿地周边岛屿植被茂密,类型丰富,又吸引了众多迁徙水鸟栖息、繁殖。

  基于这些资源禀赋特点,韭山列岛国家重要湿地主要保护对象为东海列岛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华凤头燕鸥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以及大黄鱼、曼氏无针乌贼、带鱼等重要水产种质资源。

  近年来,象山通过栖息地营造、社群吸引、巡查监管、增殖放流等方式,不断丰富湿地内的生物多样性。

  特别是对中华凤头燕鸥的保护工程。这一被誉为“神话之鸟”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恢复成效显著,数量最高值记录从2013年的19只增长到2024年的109只,截至2025年8月底共计孵化雏鸟214只。

  目前,象山韭山列岛已成为中华凤头燕鸥全球已知最大的繁殖种群栖息地。该保护工程还先后获评全国自然保护地领域最高奖项“国家野生动植物卫士奖”和“中国水鸟保护十佳案例”。

中华凤头燕鸥繁殖招引现场。丁鹏/摄

  最近一次渔业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湿地及周边海域游泳生物和物种数量由2016年的35种增加到47种,大黄鱼资源总体较为稳定,曼氏无针乌贼资源有所提升,区域渔业资源不断丰富。

  据统计,区域范围内共有脊椎动物304种,其中兽类6种,鸟类242种,爬行类8种,两栖类4种,鱼类44种。另有节肢动物37种,软体动物4种。

  “后续我们还将系统摸排重要湿地及周边自然环境、生物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威胁因素等综合情况,进一步加强保护、监管与科研力度。”象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与此同时努力打造世界级鸟类繁育基地和示范样板;分阶段推动综合科普研学基地落地,谋划建设韭山专题科普展览场馆和国际鸟类保护交流中心。

  新闻多一点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组织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3700多个,新增和修复湿地100多万公顷。全国共指定国际重要湿地82处、认证国际湿地城市22个、认定80处国家重要湿地和1205处省级重要湿地,初步构建起湿地分级管理体系。

  2020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首批国家重要湿地名录,包含天津北大港、河北南大港等29处湿地,2023年新增云南洱海、西藏拉鲁等29处湿地,今年新增22处。

编辑: 应波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