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一是崔志英。通讯员供图
日前,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崔志英刚在北京参加完2025年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挂帅项目答辩,便马不停蹄赶往南京子公司,推进显微镜研发工作。答辩、出差、讨论方案……一天之内,他的行程跨越千里。
永新光学主要从事光学显微镜和精密光学元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今年启动了一个新的攻坚项目,计划未来3年内实现亚纳米级定位产品的全系列覆盖。
“高端显微镜必须有人坚持去做,一定会做好。”崔志英笃定地说。
时间回到2016年。已经累积十多年的永新光学开始研制超分辨、高分辨显微镜。但这块“硬骨头”可不好啃。
“制造高端显微镜的最大难点在于物镜的制造工艺。”崔志英告诉记者,光是物镜的关键部件——前片玻璃,就要打磨到几十纳米的面型精度。
不断地修正、实验、检测……实验室里,研发人员前前后后尝试了一百多次,打磨了近半年。“光是镜头的攻克,团队就花了3年多的时间。”崔志英回忆说。
2020年,突破到来。永新光学的第一代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高分辨显微镜的一种)正式推出,实现了首台(套)销售。
之后的5年,团队持续攻坚。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完成三次迭代,原本只存在于实验室中的分辨率达85纳米的超分辨显微镜原理样机,实现了产品落地。
技术实现突破,但想让产品走进市场,永新光学还面临三个棘手的问题:如何满足客户应用需求?如何解决可靠性问题?如何实现稳定量产?
除了日复一日打磨与攻关,永新光学积极开展产学研工作。“高端仪器是用出来的。”崔志英说,科研人员的需求千差万别,只有把仪器放到真实的科研场景中,才能迭代出更精准、更为市场所接受的产品。
去年8月,永新光学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基础医学院合作建立高端国产显微镜产学研用示范中心,让产品在科研一线经受检验。
“搞仪器是一项投入周期长、回报周期更长的事业,没有情怀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凭着这份情怀与执着,崔志英已与永新光学并肩走过22年,见证并参与了企业从中低端教学显微镜到高端科研显微镜设备的跨越。
光培养一代人还不够,更要让人才一代一代接力下去。近年来,永新光学不断把党建工作融入人才培养之中,像崔志英这样执着的科研人员越来越多。
“在科研一线,我们不少员工都是党员,他们主动请缨、攻克难关,一次次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啃下‘硬骨头’。”崔志英说。
崔志英坚信,只要方向正确、脚步坚定、久久为功,中国高端显微镜的未来一定会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见习记者 郭婷茜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