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市海洋基本功能分区规划图(点击图片看大图)。图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官网
甬派客户端记者 沈莉
今天(10月28日)上午,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公告,就《宁波市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25年10月28日至11月28日。
此前,全省首部省级海岸线及海洋空间规划正式印发。《宁波市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21-2035年)》则结合宁波实际,对宁波海岸带生态、生产、生活空间进行了更为具体的布局。
此次规划范围的海域部分为宁波行政管辖的全部海域、海岛;陆域部分为宁波沿海乡镇。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基期年2020年,规划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
规划目标为:到2035年,海岸带综合保护和利用格局基本稳定,宁波舟山港全面实现向世界一流强港转型,海洋综合管理水平和海洋综合竞争力国内领先,基本建成现代海洋城市。

宁波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格局图(点击图片看大图)
《规划》提出,宁波要在总体上构建“一核一带三湾多岛群”的海洋高质量发展总体格局。
“一核”是指宁波舟山港。以镇海、北仑区域为核心,促进宁波舟山一体化发展,深水深用,节约集约利用港口岸线,支撑世界一流强港建设。
“一带”是指美丽生态海岸带。强化自然岸线保护、人工岸线生态建设、海岸带综合整治提升、海岸建筑退岸管控,建设陆海绿色通廊和沿海生态廊道。
“三湾”是指杭州湾、象山港和三门湾及其毗邻海域。加强杭州湾南岸滨海湿地保护利用,推进象山港海湾公园建设,打造三门湾北岸新能源经济区。
“多岛群”是指以空间分区和主导功能划分的多个岛群。加强韭山列岛等重要岛群生态保护,促进大榭岛、梅山岛、南田岛等有居民海岛建设,鼓励象山港、三门湾和象山东部近岸无居民海岛适度发展,严格保护未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

宁波市海岛分类保护与利用规划图(点击图片看大图)
《规划》还提出,按照海岸带自然地理状况和区域空间布局,宁波海域可分为杭州湾南岸及其毗邻海域、宁波舟山港核心及其毗邻海域、象山港海域、象山东部沿岸大目湾海域和三门湾及其毗邻海域5大区域。以5个海域作为分区发展单元,科学确定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例如建设杭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生态海岸带和智能制造产业高地,鼓励海上运动和海洋休闲旅游,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全国海洋运动基地等。
与此同时,针对595个市无居民海岛(不含4个有争议海岛),《规划》提出采用“岛群整体管控+逐岛分类管理”的模式实施管理,将595个无居民海岛分为生态保护类、生态控制类和开发利用空间内三类。其中,开发利用空间内海岛,可再细分为农林牧渔用岛、工矿通信用岛、交通运输用岛、游憩用岛等。
此外,《规划》还将进一步强化重大项目空间保障,优先保障符合国家、省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规划项目用海用地需求,预留规划用海用地范围。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