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陆埠镇孔岙村的村民马海霞,带着亲戚家自产的番薯粉丝,来到位于陆埠镇大彰殿非遗中心的“蓝溪风物”陆埠非遗产品展销中心。
“这些番薯粉丝质量很好,一定会很受欢迎。”“蓝溪风物”负责人陈璐说,“一共5公斤,我们这里的收购价是每公斤60元。”
“亲戚每年这个季节都会制作不少番薯粉丝,自家吃不完,我帮她带出来换点别的东西。”说罢,马海霞在店里选了三壶菜籽油和一些糕点小吃。
这是“蓝溪风物”创新推出“以物换物”助农行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日,“蓝溪风物”搭建起“以物换物”的共享平台,让富余的时令特产在邻里之间流动起来,在“00后”陈璐看来,该做法既能盘活村民手中闲置的农产品,又能增进乡村邻里情谊。
根据兑换规则,现场工作人员会先对农户自产的农产品进行外观和品质的检查,再进行登记和估价。之后,农户可以在现场等值交换其他农产品或店内商品。
“进入秋冬季节,年糕、番薯枣子、番薯粉丝、冬笋等农产品会逐渐多起来。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地老百姓农产品销售的问题,还能帮助我们发掘更多具有陆埠本土特色的农产品,把它们推广出去。”陈璐说。
据悉,店内设有专门的兑换区域,并建立了农产品信息登记系统。对于品质优良、供应稳定的农产品,中心将进行长期采购,助力当地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顾佳诚 通讯员 童威楠 张云霞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