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这场展览带你读懂侨胞的赤子之心
2025-11-18 07:29:43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展览现场。

  宁波,是我国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侨乡。一代代宁波籍华侨华人怀抱家国情怀,与祖国同心,与时代同行,始终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民族复兴的各个关键阶段,他们始终心系祖国发展大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11月18日,由中国侨联、国家文物局指导,宁波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宁波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指导,宁波博物院与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共和国印记——侨心共筑中国梦”华侨文物联展,在宁波帮博物馆B区一层临展厅开展。

  展览汇集来自全国多家文博单位的珍贵史料与实物,以跨越时空的侨界故事,勾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年来海外侨胞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壮阔图景。

陈嘉庚的账本。

  四大篇章展现赤子之情

  展览以“奔赴新生”“凯歌行进”“东方风来”“时代新篇”四个篇章为主线,辅以“宁波印记”独立单元,通过丰富的影像资料、实物展品和场景复原,系统展现不同历史时期侨界群体的赤子情怀。

  在“奔赴新生”篇章,毛泽东邀请司徒美堂回国参加新政协的电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华侨代表合影等珍贵史料,诉说着侨胞响应号召、归国报国的初心;

  “凯歌行进”中,华南垦殖局招聘华侨参与橡胶垦殖的公函、陈嘉庚亲自记录建设集美学校与厦门大学的账本等文物,见证了侨胞在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各个领域中的坚实足迹;

  “东方风来”篇章里,中国最早的“三来一补”侨资企业东莞太平手袋厂的图文资料、出席香港回归交接仪式海外侨领及华人代表一览表等,展现了侨胞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的开拓精神;

  “时代新篇”部分,则通过钟南山、吴孟超、黄大年、南仁东等新时代侨界楷模的事迹,彰显侨胞在科技创新、国家发展中的使命担当。

  展览通过“实物+故事+场景还原”的呈现方式,让观众深刻体会到海外侨胞“身在异乡、心系祖国”的赤子之情,感受他们在各个时期为民族复兴作出的重要贡献。

  “华侨文物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此次联展呈现了侨界群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使命担当与精神传承。希望通过这场展览,让更多人读懂侨胞的赤子之心与家国情怀,传承弘扬爱国爱乡、团结奋进的侨界优良传统。”宁波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戴祖贻相关展品。

  特别单元展示“宁波印记”

  作为本次展览的特色亮点,“宁波印记”单元集中展示宁波籍华侨华人的爱国爱乡故事。

  据统计,作为著名侨乡,宁波目前有海外宁波籍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留学生67.7万人,分布在全球159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奋斗故事是侨界精神的生动写照。

  包从兴,香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宁波旅港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1922年他出生于宁波镇海,早年经历坎坷,后赴香港发展,投身纺织业。他精准地判断出纺织品在非洲市场潜力巨大,于1960年在加纳创办了非洲第一家新式纺织厂——加纳纺织厂。初创时仅百台织布机,短短数年间便迅速发展为拥有三千多名工人、上万枚纱锭、千余台织布机,集纺纱、织布、印染、制衣于一体的大型纺织集团。

  展览中,包从兴在非洲创办纺织厂生产的印花布、教非洲员工使用算盘的老照片,展现了宁波侨胞闯荡世界的智慧与担当。现场还展示了一本包从兴随身携带的工作笔记本,内页用中英文两种文字记录,不少地方还用红笔加以标注,工整记录了关于纺织的技术信息、资金安排、业务往来等关键内容,真实反映了包从兴在创业、工作历程中的点滴心血与严谨态度。

  旅日红帮裁缝戴祖贻在日本承袭经营培罗蒙公司时的制衣木弯尺、客户订单记录本,传承着“工匠精神”与家国情怀;应行久致张济民的亲笔信、吴仙标担任美国特拉华州副州长时的专用车牌等实物,则生动呈现了宁波籍华侨华人“闯荡世界、反哺故土”的优良传统。

  其中,应行久致张济民的亲笔信写于1984年3月8日。当时,应行久已是美国著名华人实业家和侨领,20世纪70年代,他凭借非凡的商业智慧在美创业成功,业务涵盖航运、旅游、连锁餐饮、百货商店等多个领域。在写给同乡张济民的这封信中,他详尽阐述了“全美华侨工商业总会”的组织架构和发展蓝图,郑重邀请张济民出任董事长职务,信末还提及“宁波同乡会正在筹备成立”。

  1984年8月1日,邓小平同志发出“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号召。而这封更早的信函,体现出宁波籍华侨华人敏锐的时代洞察力与超前的行动力。它不仅是两位侨领个人情谊的见证,更是这一群体在民族复兴和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主动作为、积极搭建海内外交流桥梁、呼应祖国发展号召的历史佐证。

  据了解,自2009年开馆以来,宁波帮博物馆已累计征集到4000多件实物和史料。这些弥足珍贵的藏品,共同勾勒出海内外宁波籍人士一个半世纪以来经历、见证的风云历史,讲述着一代代宁波籍华侨华人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家国情怀与时代担当的壮丽篇章。

  宁波晚报记者顾嘉懿 通讯员王润泽 文/摄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这场展览带你读懂侨胞的赤子之心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2025-11-18 07:29:43

展览现场。

  宁波,是我国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侨乡。一代代宁波籍华侨华人怀抱家国情怀,与祖国同心,与时代同行,始终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民族复兴的各个关键阶段,他们始终心系祖国发展大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11月18日,由中国侨联、国家文物局指导,宁波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宁波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指导,宁波博物院与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共和国印记——侨心共筑中国梦”华侨文物联展,在宁波帮博物馆B区一层临展厅开展。

  展览汇集来自全国多家文博单位的珍贵史料与实物,以跨越时空的侨界故事,勾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年来海外侨胞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壮阔图景。

陈嘉庚的账本。

  四大篇章展现赤子之情

  展览以“奔赴新生”“凯歌行进”“东方风来”“时代新篇”四个篇章为主线,辅以“宁波印记”独立单元,通过丰富的影像资料、实物展品和场景复原,系统展现不同历史时期侨界群体的赤子情怀。

  在“奔赴新生”篇章,毛泽东邀请司徒美堂回国参加新政协的电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华侨代表合影等珍贵史料,诉说着侨胞响应号召、归国报国的初心;

  “凯歌行进”中,华南垦殖局招聘华侨参与橡胶垦殖的公函、陈嘉庚亲自记录建设集美学校与厦门大学的账本等文物,见证了侨胞在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各个领域中的坚实足迹;

  “东方风来”篇章里,中国最早的“三来一补”侨资企业东莞太平手袋厂的图文资料、出席香港回归交接仪式海外侨领及华人代表一览表等,展现了侨胞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的开拓精神;

  “时代新篇”部分,则通过钟南山、吴孟超、黄大年、南仁东等新时代侨界楷模的事迹,彰显侨胞在科技创新、国家发展中的使命担当。

  展览通过“实物+故事+场景还原”的呈现方式,让观众深刻体会到海外侨胞“身在异乡、心系祖国”的赤子之情,感受他们在各个时期为民族复兴作出的重要贡献。

  “华侨文物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此次联展呈现了侨界群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使命担当与精神传承。希望通过这场展览,让更多人读懂侨胞的赤子之心与家国情怀,传承弘扬爱国爱乡、团结奋进的侨界优良传统。”宁波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戴祖贻相关展品。

  特别单元展示“宁波印记”

  作为本次展览的特色亮点,“宁波印记”单元集中展示宁波籍华侨华人的爱国爱乡故事。

  据统计,作为著名侨乡,宁波目前有海外宁波籍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留学生67.7万人,分布在全球159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奋斗故事是侨界精神的生动写照。

  包从兴,香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宁波旅港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1922年他出生于宁波镇海,早年经历坎坷,后赴香港发展,投身纺织业。他精准地判断出纺织品在非洲市场潜力巨大,于1960年在加纳创办了非洲第一家新式纺织厂——加纳纺织厂。初创时仅百台织布机,短短数年间便迅速发展为拥有三千多名工人、上万枚纱锭、千余台织布机,集纺纱、织布、印染、制衣于一体的大型纺织集团。

  展览中,包从兴在非洲创办纺织厂生产的印花布、教非洲员工使用算盘的老照片,展现了宁波侨胞闯荡世界的智慧与担当。现场还展示了一本包从兴随身携带的工作笔记本,内页用中英文两种文字记录,不少地方还用红笔加以标注,工整记录了关于纺织的技术信息、资金安排、业务往来等关键内容,真实反映了包从兴在创业、工作历程中的点滴心血与严谨态度。

  旅日红帮裁缝戴祖贻在日本承袭经营培罗蒙公司时的制衣木弯尺、客户订单记录本,传承着“工匠精神”与家国情怀;应行久致张济民的亲笔信、吴仙标担任美国特拉华州副州长时的专用车牌等实物,则生动呈现了宁波籍华侨华人“闯荡世界、反哺故土”的优良传统。

  其中,应行久致张济民的亲笔信写于1984年3月8日。当时,应行久已是美国著名华人实业家和侨领,20世纪70年代,他凭借非凡的商业智慧在美创业成功,业务涵盖航运、旅游、连锁餐饮、百货商店等多个领域。在写给同乡张济民的这封信中,他详尽阐述了“全美华侨工商业总会”的组织架构和发展蓝图,郑重邀请张济民出任董事长职务,信末还提及“宁波同乡会正在筹备成立”。

  1984年8月1日,邓小平同志发出“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号召。而这封更早的信函,体现出宁波籍华侨华人敏锐的时代洞察力与超前的行动力。它不仅是两位侨领个人情谊的见证,更是这一群体在民族复兴和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主动作为、积极搭建海内外交流桥梁、呼应祖国发展号召的历史佐证。

  据了解,自2009年开馆以来,宁波帮博物馆已累计征集到4000多件实物和史料。这些弥足珍贵的藏品,共同勾勒出海内外宁波籍人士一个半世纪以来经历、见证的风云历史,讲述着一代代宁波籍华侨华人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家国情怀与时代担当的壮丽篇章。

  宁波晚报记者顾嘉懿 通讯员王润泽 文/摄

编辑: 陈捷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