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没山没水的平原乡村如何运营?来看这位“90后”乡村CEO做法
2025-11-19 07:02:34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村里的稻田。

  鄞州姜山镇新张俞村是一个平原村,这里没有山水生态资源,有的只是大片农田、民居和城郊接合的交通区位。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村庄如何发展?让我们来看看新张俞村乡村CEO丁睿的做法。

  乡村缺乏资源?挖掘创新出亮点

  11月17日,位于新张俞村千亩稻田边的“柒遇咖啡馆”正在紧张地施工,建筑的外立面已经建造完成,工人正在做装修。

  这家咖啡馆虽然只是一栋单层通间小楼,但设计富有创意,南北全是玻璃幕墙,让内外景观融为一体,做到了采光、观景最大化。屋顶被设计成了露天观景平台,尽览乡村风情。

  “这里原本是一处闲置农房,我们把它打造成咖啡馆,并将周边的绿化生态做起来,与北面的大片稻田风光融合,为都市人提供一个闲暇休憩的空间。”丁睿介绍。

丁睿在介绍村里的俞丽拿祖居。

  该村地处鄞州区姜山镇西南边,与奉化区相邻,是一个普通的平原村。这里没有山水资源优势,有的只是数千亩水稻农田、城郊接合的区位和具有年代感的民居。

  丁睿所在的公司之前已经参与该村的未来乡村规划。今年,他通过鄞州区农业农村局举办的乡村CEO招募,成为该村CEO,负责整村运营。

  “新张俞村没有得天独厚的运营资源,我们只能通过创新来赋予它特色。”丁睿说,首先要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新张俞村紧靠鄞城大道、机场南路及轨交高架。这里还有数千亩平原农场,主要是稻田。

  此外,该村还有一定的人文特色,有一些明清时期的古宅,还有一处《梁祝》小提琴首演艺术家俞丽拿的祖居,现在保存良好。

  “因此,我们将新张俞村定位为农文旅发展,通过运营来‘激活’它。”在俞丽拿祖居门口的广场,丁睿介绍,“这里现在是停车场,我们计划将停车场移位,然后将这里改造成‘田园市集’,作为团建、研学活动区。”

  “田园市集”旁一处闲置农房已在加紧改造装修,将引入“王婆说媒”工作室,推出传统婚庆项目。依托这一规划,丁睿打算将村里一处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2000多平方米闲置厂房修旧如旧,打造成婚庆、非遗活动场地。

  大学学自动化,毕业后向往乡村

  今年31岁的丁睿从事乡村农文旅工作已有7年,他大学一毕业就与乡村结缘。然而他学的却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看似与农业农村并无关联。

  “虽然大学学的是自动化专业,但我出身农村,毕业后有机会走进宁波的乡村,立刻就被深深吸引了。”丁睿讲起自己的乡村情结。

  刚毕业时,他从事的是3D打印行业,工作期间了解到了宁波的乡村,也很向往回归乡村。一次偶然机会,他应聘到奉化雪窦山景区,一干就是数年。

  有了文旅行业的积累,2023年,他又进入乡村运营行业。在来到新张俞村之前,他和团队已经在运营海曙区茂新村、北仑区新碶千亩方田等农文旅项目。

村里的古宅。

  运营乡村不能光凭一腔热血,需要脚踏实地干出来。乡村没有亮点,就创造亮点。丁睿说,“柒遇咖啡馆”正是依托这里的千亩稻田打造的创新项目,配合咖啡馆还打造了绣球花长廊等打卡点。

  目前村里一个“采摘+冷链”农业项目已得到投资单位和政府部门的支持。丁睿介绍,该项目利用村里一块18亩可开发农文旅的地块,将整个地块划分为果蔬立体种植区、鱼菜共生区、药食同源中草药种植区、科普教育区、仓储加工区和配套设施区等功能区。同时还将旁边100亩农保地纳入该项目,使其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通过“水稻+”模式,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该项目启动后,也将成为新张俞村农文旅发展的一个拳头产品。”丁睿说,农文旅需要为游客提供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村里的餐饮项目也在进一步推进落地。他们的目标是,通过3年至5年的运营,使新张俞村成为平原乡村农文旅运营的样板。

  宁波晚报记者陈善君 通讯员王玉追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没山没水的平原乡村如何运营?来看这位“90后”乡村CEO做法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2025-11-19 07:02:34

村里的稻田。

  鄞州姜山镇新张俞村是一个平原村,这里没有山水生态资源,有的只是大片农田、民居和城郊接合的交通区位。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村庄如何发展?让我们来看看新张俞村乡村CEO丁睿的做法。

  乡村缺乏资源?挖掘创新出亮点

  11月17日,位于新张俞村千亩稻田边的“柒遇咖啡馆”正在紧张地施工,建筑的外立面已经建造完成,工人正在做装修。

  这家咖啡馆虽然只是一栋单层通间小楼,但设计富有创意,南北全是玻璃幕墙,让内外景观融为一体,做到了采光、观景最大化。屋顶被设计成了露天观景平台,尽览乡村风情。

  “这里原本是一处闲置农房,我们把它打造成咖啡馆,并将周边的绿化生态做起来,与北面的大片稻田风光融合,为都市人提供一个闲暇休憩的空间。”丁睿介绍。

丁睿在介绍村里的俞丽拿祖居。

  该村地处鄞州区姜山镇西南边,与奉化区相邻,是一个普通的平原村。这里没有山水资源优势,有的只是数千亩水稻农田、城郊接合的区位和具有年代感的民居。

  丁睿所在的公司之前已经参与该村的未来乡村规划。今年,他通过鄞州区农业农村局举办的乡村CEO招募,成为该村CEO,负责整村运营。

  “新张俞村没有得天独厚的运营资源,我们只能通过创新来赋予它特色。”丁睿说,首先要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新张俞村紧靠鄞城大道、机场南路及轨交高架。这里还有数千亩平原农场,主要是稻田。

  此外,该村还有一定的人文特色,有一些明清时期的古宅,还有一处《梁祝》小提琴首演艺术家俞丽拿的祖居,现在保存良好。

  “因此,我们将新张俞村定位为农文旅发展,通过运营来‘激活’它。”在俞丽拿祖居门口的广场,丁睿介绍,“这里现在是停车场,我们计划将停车场移位,然后将这里改造成‘田园市集’,作为团建、研学活动区。”

  “田园市集”旁一处闲置农房已在加紧改造装修,将引入“王婆说媒”工作室,推出传统婚庆项目。依托这一规划,丁睿打算将村里一处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2000多平方米闲置厂房修旧如旧,打造成婚庆、非遗活动场地。

  大学学自动化,毕业后向往乡村

  今年31岁的丁睿从事乡村农文旅工作已有7年,他大学一毕业就与乡村结缘。然而他学的却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看似与农业农村并无关联。

  “虽然大学学的是自动化专业,但我出身农村,毕业后有机会走进宁波的乡村,立刻就被深深吸引了。”丁睿讲起自己的乡村情结。

  刚毕业时,他从事的是3D打印行业,工作期间了解到了宁波的乡村,也很向往回归乡村。一次偶然机会,他应聘到奉化雪窦山景区,一干就是数年。

  有了文旅行业的积累,2023年,他又进入乡村运营行业。在来到新张俞村之前,他和团队已经在运营海曙区茂新村、北仑区新碶千亩方田等农文旅项目。

村里的古宅。

  运营乡村不能光凭一腔热血,需要脚踏实地干出来。乡村没有亮点,就创造亮点。丁睿说,“柒遇咖啡馆”正是依托这里的千亩稻田打造的创新项目,配合咖啡馆还打造了绣球花长廊等打卡点。

  目前村里一个“采摘+冷链”农业项目已得到投资单位和政府部门的支持。丁睿介绍,该项目利用村里一块18亩可开发农文旅的地块,将整个地块划分为果蔬立体种植区、鱼菜共生区、药食同源中草药种植区、科普教育区、仓储加工区和配套设施区等功能区。同时还将旁边100亩农保地纳入该项目,使其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通过“水稻+”模式,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该项目启动后,也将成为新张俞村农文旅发展的一个拳头产品。”丁睿说,农文旅需要为游客提供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村里的餐饮项目也在进一步推进落地。他们的目标是,通过3年至5年的运营,使新张俞村成为平原乡村农文旅运营的样板。

  宁波晚报记者陈善君 通讯员王玉追

编辑: 陈捷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