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记者 张恒
自10月28日上证指数盘中突破4000点以来,沪指已多次站稳这一关键点位。

与2007年、2015年两次突破4000点相较,这轮牛市有着明显差异,如市场情绪较为冷静、没有全民炒股的狂热,以及未出现配资加杠杆的传闻,甚至有不少投资者发出“跑不赢指数”的感慨。
但与此前两轮牛市一致的是,新股数量较前期有较大增长。如2007年,众多“中字头”登场,在牛市氛围下,股价走至“人声鼎沸”处。
Choice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A股市场新增IPO企业87家,IPO募资规模已超去年全年达901.72亿元,同比增长70.66%。
首发募资总额突破800亿元
回望A股十年来IPO,募资规模与数量均处于历史高位水平是在2020年至2022年。这三年时间里,IPO募资金额均超过3500亿元,IPO公司数量均超过300家。
而2024年,A股IPO通道骤紧,募资金额与企业数量不及此前一半。同时,当年4月新“国九条”正式发布,让436家拟上市公司加速撤退。
目前,123家A股上市甬企首发募资规模达806.28亿元。其中,2016年以来上市甬企74家,募资总额434.83亿元。

这十年,随着整体市场IPO标准加码,宁波A股IPO募资总额也呈现先扬后抑态势,2020年至2022年分别以98.50亿元、87.11亿元、69.56亿元的募资规模领跑。其中,2022年均普智能、甬矽电子、德昌股份等8家甬企登上A股舞台,募资均额8.68亿元。
Choice数据显示,19家A股上市甬企首发募资额超10亿元,2016年以后上市甬企11家。其中,公牛集团以首发募资35.67亿元成为十年来A股上市甬企IPO规模之最,并位列A股“宁波军团”第三。德昌股份、金田股份分别以16.18亿元、15.85亿元次之。
不过,2024年以来,宁波A股IPO数量骤降,截至目前仅新增3家。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今年,A股IPO状态迎来转折,这意味着市场不再是清库存,而是真正进入了有选择的推进期。但我们要注意,热度并不代表放松监管,从资金流向来看,主产业链、技术壁垒高、盈利模型清晰的企业将愈发受到资本青睐。
再融资规模超2000亿元
今年以来,A股市场再融资规模也呈现井喷现象——Choice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A股市场再融资募资规模达9811.3亿元,同比增长675%。其中,定向增发成为绝对主力,年内已完成108个项目,募资7564.34亿元,占比超九成。
今年已有13家A股上市甬企实施或拟实施定增,募资规模为93.97亿元。此外,目前仍有16家处于定增推进进程。

近十年,A股“宁波军团”增发、配股、可转债等再融资总额达2167.15亿元。其中,已实施定增募资总额达1582.11亿元,占比历史总量超八成;实施定增次数78次,占比历史总次数近七成。宁波华翔、爱柯迪、江丰电子分别实施定增募资额36.61亿元、18.15亿元、16.49亿元,位列前三。
这10年,宁波A股定增募资家数居前的年份分别是2022年(16家)、2025年和2023年(9家)。不过,2025年的定增募资规模不足2022年(增发募资规模530.14亿元)的20%。可见,宁波A股的财力或愈发雄厚。

需要注意的是,如今的A股市场已不再只是简单的融资舞台,而是承载着企业成长与财富增值双重使命的生态系统。今年发布定增预案的A股上市甬企公告显示,项目融资、收购资产、补充流动资金是主要募资用途。
比如,宁波华翔募资不超过29.21亿元,将用于芜湖、重庆基地建设、研发中心等项目,重点投向智能底盘和机器人领域;江丰电子定增募资不超过19.48亿元,重点投向集成电路设备用静电吸盘、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产业化及研发中心建设,并补充流动资金;宁波精达定增募资1.8亿元,以发行股份配套现金支付方式,作价3.6亿元完成对无锡微研的100%股份收购……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定增“落地”,资本也对宁波A股表现出认可。
Choice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已完成定增上市的宁波A股中,超七成股价迎来上涨。其中,横河精密定增股份于今年8月15日上市,股价在10月10日创下历史新高达60.07元/股,至今区间涨幅为89.72%;宁波精达定增上市日为今年6月9日,至今涨幅为28.15%,股价在11月5日创下历史新高13.24元/股。
宁波A股“跑步”进入转债市场
除了定增,可转债也是A股公司再融资的重要工具之一。
十年间,41家宁波A股共发行447亿元可转债。2021年至2023年,发行家数与发行规模逐年递增,最高至单年9家发行,总规模达97.2亿元。

从单次转债发行情况来看,发行规模居首的是宁波银行,在2017年发行100亿元的宁行转债;旭升集团2024年发行的升24转债(28亿元)、拓普集团在2022年发行的拓普转债(25亿元)分列第二、第三。
自2022年8月1日沪深交易所可转债交易实施细则新规落地以来,可转债市场上已经出现不少“甬籍明星”,如大叶转债、润禾转债、松原转债,上市首周涨幅分别为116.06%、88.76%、88.76%,在同期所有存续的可转债中表现名列前茅。
截至目前,14家A股上市甬企可转债处于交易阶段,且全员实现年内票面价格上涨。恒帅转债实现价格翻倍,年内最高价格达273.69元/张。

此外,尚有多家甬企可转债还在“跑步”进场,其中润禾材料、丰茂股份预案已获董事会批准,卡倍亿已获证监会受理等。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可转债市场退出节奏明显加快,前10个月,约有百只可转债公告退出,强赎数量已超去年全年水平。所谓“强赎”并非简单清退,而是通过条款设计倒逼投资者转股,最终表现为一波波集中转股潮。
今年以来,拓普集团、润禾材料、震裕科技、旭升集团等宁波上市公司结合市场和公司自身情况选择提前赎回可转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短期可转债市场仍有资金驱动的活跃表现,但后续行情能否延续,取决于权益市场的持续性与资金面的稳定。
有分析指出,虽然可转债价格已回升至2020年以来的高位附近。但在“慢牛”行情持续支撑下,市场情绪积极,叠加供给偏慢,有望继续吸引增量资金入市,形成正反馈机制。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