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琴声流淌6年 公共钢琴让城市更有温度
2025-11-18 07:08: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专题】在宁波 看见文明中国

位于宁波机场的“公共钢琴”。

  在宁波的机场、火车站、地铁站等地,你是否也曾听到公共钢琴悠然响起?

  2019年,80岁的退休工程师莫志蔚奶奶有一个心愿:用自己的退休金购买10架钢琴,放置在宁波的公共空间,让琴声在城市上空飘扬。这个心愿,在宁波全城引发了一场爱心接力。

  海伦钢琴作为宁波本土乐器制造企业,得知莫奶奶的心愿后立即伸出援手,不仅以优惠价格提供钢琴,还承诺承担这10架钢琴的后期维护、保养和调律工作。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通商银行等也向公共钢琴项目捐赠资金,用于推动公共钢琴的持续发展。

  经过媒体报道后,莫奶奶的善举引发了全城关注,她也被亲切地称为“钢琴奶奶”。在多方帮助下,首批10架公共钢琴陆续在宁波的公共空间安家。

  6年时间过去,发生在公共钢琴身上的故事依然令人感动。

  这期间,通商银行、宁波睿丰智投、鄞州口腔医院、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等爱心力量持续捐赠,还有“钢琴小哥”胡焕磊等爱心人士也接力捐赠,使宁波的公共钢琴数量进一步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宁波已有20余架公共钢琴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

“钢琴奶奶”莫志蔚演出中。

  这些“公共钢琴”见证了许多温暖瞬间:

  背着书包的学生放学后坐下来弹奏一曲练习曲,匆匆赶路的上班族偶尔驻足弹上几分钟,白发苍苍的老人重温年轻时的旋律;

  在宁波书城,常有读者被突如其来的琴声吸引,放慢选书的脚步;在地铁站,步履匆匆的旅客因一段熟悉的旋律而露出微笑;

  在各个纪念日,《我爱你中国》和《美丽中国》《爱的奉献》等曲目在多个公共钢琴点举行快闪合唱……

  如今,公共钢琴已成为宁波一道动人的风景线。听到悠扬的琴声,人们已经从最初的新鲜好奇,变为了习以为常。

  “原来老百姓感觉钢琴是摸不着的高雅艺术,有了公共钢琴,大家看到到处都有,就可以坐在琴凳上摸一下、弹一下。”莫奶奶欣慰地说。

  不久前,莫志蔚与宁波钢琴家刘思思、歌唱家王磊蕾联袂登台,用琴声与歌声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艺术与文明交融的演出,延续着公共钢琴的温暖使命。

  6年过去了,莫奶奶有了新的愿望:“希望公共钢琴成为宁波的文明符号!”这个愿望,正在每个跳动的琴键上,慢慢实现。

  如今,公共钢琴早已超越了乐器本身的功能,让艺术融入日常生活,让善意在琴键间传递,让陌生人因音乐而相遇。这些散布在城市角落的钢琴,正用最“柔软”的方式,生动地诠释城市文明。

  宁波晚报记者袁先鸣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琴声流淌6年 公共钢琴让城市更有温度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2025-11-18 07:08:00

位于宁波机场的“公共钢琴”。

  在宁波的机场、火车站、地铁站等地,你是否也曾听到公共钢琴悠然响起?

  2019年,80岁的退休工程师莫志蔚奶奶有一个心愿:用自己的退休金购买10架钢琴,放置在宁波的公共空间,让琴声在城市上空飘扬。这个心愿,在宁波全城引发了一场爱心接力。

  海伦钢琴作为宁波本土乐器制造企业,得知莫奶奶的心愿后立即伸出援手,不仅以优惠价格提供钢琴,还承诺承担这10架钢琴的后期维护、保养和调律工作。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通商银行等也向公共钢琴项目捐赠资金,用于推动公共钢琴的持续发展。

  经过媒体报道后,莫奶奶的善举引发了全城关注,她也被亲切地称为“钢琴奶奶”。在多方帮助下,首批10架公共钢琴陆续在宁波的公共空间安家。

  6年时间过去,发生在公共钢琴身上的故事依然令人感动。

  这期间,通商银行、宁波睿丰智投、鄞州口腔医院、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等爱心力量持续捐赠,还有“钢琴小哥”胡焕磊等爱心人士也接力捐赠,使宁波的公共钢琴数量进一步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宁波已有20余架公共钢琴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

“钢琴奶奶”莫志蔚演出中。

  这些“公共钢琴”见证了许多温暖瞬间:

  背着书包的学生放学后坐下来弹奏一曲练习曲,匆匆赶路的上班族偶尔驻足弹上几分钟,白发苍苍的老人重温年轻时的旋律;

  在宁波书城,常有读者被突如其来的琴声吸引,放慢选书的脚步;在地铁站,步履匆匆的旅客因一段熟悉的旋律而露出微笑;

  在各个纪念日,《我爱你中国》和《美丽中国》《爱的奉献》等曲目在多个公共钢琴点举行快闪合唱……

  如今,公共钢琴已成为宁波一道动人的风景线。听到悠扬的琴声,人们已经从最初的新鲜好奇,变为了习以为常。

  “原来老百姓感觉钢琴是摸不着的高雅艺术,有了公共钢琴,大家看到到处都有,就可以坐在琴凳上摸一下、弹一下。”莫奶奶欣慰地说。

  不久前,莫志蔚与宁波钢琴家刘思思、歌唱家王磊蕾联袂登台,用琴声与歌声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艺术与文明交融的演出,延续着公共钢琴的温暖使命。

  6年过去了,莫奶奶有了新的愿望:“希望公共钢琴成为宁波的文明符号!”这个愿望,正在每个跳动的琴键上,慢慢实现。

  如今,公共钢琴早已超越了乐器本身的功能,让艺术融入日常生活,让善意在琴键间传递,让陌生人因音乐而相遇。这些散布在城市角落的钢琴,正用最“柔软”的方式,生动地诠释城市文明。

  宁波晚报记者袁先鸣

编辑: 陈捷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