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从月花4000到一天花5元 贵族学生初识生活艰辛
稿源: 今日早报   2005-08-09 09:10:54报料热线:81850000

  中国宁波网讯带50元钱,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你将怎样度过近两周的时间?8月7日,宁波一所民办高校的12名学生,在南京完成了12天的生存体验,回到了学校。

  同学们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但是,这短短的几天,能给他们的人生带来多大的变化,曾经远离社会的他们,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了解到社会呢?在这12天里,记者也和他们一起,在南京记录下12个贵族学生的“陌生生活”。

  从一个月花4000元到一天花5元

  “今天,我吃了两个馒头,一根棒冰,加上公交车费,我总共花了5块钱。”8月5日中午,记者在南京青年旅社里,看到了大二学生杨煜超8月3日的日记。

  这是一个像普通学生宿舍一样的房间,2张高低床和6张单人床密密麻麻地挤在房间里,没有多少空出来的地方。

  带队老师钱铮让学生们每天都记日记,把一天的工作、生活情况写下来。他们的日记里,一般都会记上每天花钱的数目。记者发现,他们一般最多一天只花7元钱,有的一天只花3元钱。除了基本的生活需要,他们能省则省。

  那么,这些同学平时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

  “一个月,我差不多花4000元吧!”瘦小文静的女生倪君燕这样回答记者。

  “4000元一学期吗?”虽然早就听说民办学校的学生大多家庭条件优越,但一个月花4000元还是让记者有点难以相信。

  倪君燕说,她几乎每星期要去一趟服装店,不是名牌的衣服一般不会买,还经常和同学们去外面的饭馆吃饭,再加上化妆品、送同学的礼物、平时的零食等,花去的钱就很多了。

  倪君燕的生活水平,在这12个参加生存体验的同学里只能算是一般,按他们的话说,一个月花费如果在1000元左右,那绝对算是“贫困线”了。

  而现在,由于身上只能带50元钱,无论过去的生活是怎么样,现在,他们都只能过着最最朴素的生活:每天吃馒头、面包,坐公交车、走路,住着很普通的宿舍,而买零食和新衣服的欲望,也暂时被埋藏下去。

  倪君燕说:“一天花5元钱,这是我过去想都不敢想的。这是一种与过去完全不同的体验。”

  这些学生中,季建军是8月1日过生日的,在他生日的这一天里,同学们买来花生米、馒头、黄豆,用凉开水代酒,帮他在青年旅社过了一个生日。而季建军之前的每一个生日,基本上都是在高档的宾馆或酒店里过的,一次生日怎么说也要花几千元。这样简单的生日,季建军没有想到,但他会永远记住这个生日。

  找工作,上百次被拒绝

  在南京市区的一家小饭店里,记者找到了倪君燕,此时,她正穿着红白相间的工作服,认真地擦着桌子。

  “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真的很累,不过,自己第一次挣到钱,心里真的很开心。”倪君燕对记者说。

  但是,这样一份工作,也是倪君燕被拒绝了60多次之后才争取来的。她对记者说:“第一天来到南京时,我几乎走遍了大半个南京城,看到每一个门口贴着‘招聘’的单位都进去询问,一次次地被拒绝,在我差不多要失望时,才找到这一家的!”

  相对而言,倪君燕是幸运的一位,十多天时间里,她加起来挣了有100多元钱,差不多是所有同学里挣钱最多的。而60多次地被拒绝,也算是比较少的。一些同学被拒绝一二百次,在五六天后才找到了活干。

  “从小,在家父母都是听我的,我很少遭到拒绝,当我第一次被人拒绝的时候,我觉得特别难受,感到很难接受,后来,被拒绝多了,我也就习惯了,现在大学生找工作不都是一次次被拒绝的吗?”一位找了4天才找到活干的学生这样对记者说。

  有的遭受冷眼有的交到朋友

  生存体验的第二天,回到旅社后,小女生欢欢就哭了。

  “我不干了,我要回家,我要回去了!”欢欢哭着说。

  “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和大家说吧,我们出来了,就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有什么事情说出来,大家帮你解决!”同学们安慰她说。

  原来,欢欢工作的那家饭店,老板娘非常凶,常常骂她,只要她干活稍微慢一点,老板娘就会骂她“猪”,骂她没用,这回,饭店里丢了10多瓶啤酒,老板娘又说是她丢的,从小娇生惯养的欢欢哪受过这种委屈啊,当时就跑回了旅社,整理起行李,准备回家了。

  “欢欢,你别走,我们大家都会帮你的,我们第一次出来,都不容易,都受到过很多挫折,就像我吧,老板还骂我笨得像头驴呢!”杨煜超安慰她说。

  大家都过来安慰欢欢,帮她擦眼泪,逗她笑,在大家的劝说下,欢欢终于决定不走了,第二天继续找工作。

  到了第二天下午,在杨煜超的帮助下,欢欢又找到了一家饭店,那一家的老板娘比上一家要和蔼多了。

  “以前,除了同学和家人,我基本上不和别人打交道,现在,我和别人交往的能力强多了。

  而刚才提到的挣钱最多的倪君燕,现在已经和饭店的服务员姐妹们打成了一片,有时候下班了,她们还邀请倪君燕去她们那儿玩呢,而饭店的老板也和她关系非常好。

  “我们现在是学生,但我们终究是要走上社会的,如果毕业那一天,我们还是不会和人打交道,肯定是不行的。”倪君燕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在体验中成长

  钱铮(带队老师):带同学们参加这次活动,我一开始是有点担心的,他们的人生经历都非常少,没有多少阅历,我怕他们适应不了,但是他们的表现比我想象得要好一些。

  他们的人生道路还很长,这段体验究竟会给他们带来多少变化,我不知道。虽然他们家都很有钱,有的也有很多的社会关系,但是,人生的路是要靠自己走的,希望他们能够记住这次体验,认真面对人生路上的种种挫折。

  欢欢(学生):工作第一天,就受了老板娘的污辱,还被冤枉,我哭了,真的,我从来没受过这样的气。

  那一天晚上我给妈妈打电话,告诉她我想回家,妈妈告诉我:“我说嘛,你这一个娇小姐,哪能受得了什么苦!”当时我就不服气了,我偏不做娇小姐。

  同学们真好,他们安慰我,鼓励我,帮我找工作,能够坚持下来,真的很感谢这些同学。

  杨煜超(学生):这段日子的体验,真的很有收获,也许我能做得更好,也许到明年暑假的时候,我会一个人出来,进行一次真正的生存体验。

  李先生(饭店老板):这些同学很努力,他们干活也不错,态度是很好的。但是,他们还是显得太嫩,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思考

  如果没有大学生的身份

  “我们是来自浙江的大学生,这回来搞活动的,你们支持一下好吗?”这是学生们在找工作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好吧,既然你们是大学生,那么我就支持一下吧!”有些饭店的老板一听说他们是大学生,才愿意支持一下。趁学生不注意,记者问了一家饭店的老板,如果他们不是大学生,而是个普通的打工者,会不会接收他们呢?

  “不会的,我们一般要熟练工,而且要长期的,他们不太适合!”这位老板说。

  这些学生们也说,他们中间没有哪一个愿意卸下大学生这个光环。

  如果没有大学生的身份,这些大学生们能不能够生存下去呢?这也是带队老师钱铮所担心的。

  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

  这回去的12名大学生,可以说是一个比较严密的团队。虽然不是在一起工作,但是他们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可以说合作得非常愉快。

  在这段体验中,带队老师钱铮做了不少工作,不仅给学生们指导和鼓励,还帮他们安排好了住宿和行程。

  但是,如果不是以集体的形式,如果没有老师,而是个人去呢?

  如果没有这个集体,他们将不再有谁帮助安排行程,他们不仅要自己找工作,还要自己找住的地方,这无疑将更有难度和挑战。

  倪君燕同学说:“如果让我一个人,我是不敢的,我怕我没有这个能力,怕被人骗了,而且家里人肯定也不同意。”

  如果不是餐饮业

  这12位同学找的工作,全是在饭店,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专业和餐饮有关。

  为什么非要找餐饮业呢,同学们的解释是,这个行业要的人多,而且也比较容易干。

  其实,同学们也希望能够找一份与自己的专业有关的工作,而且基本上大家也都做了这方面的努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都没有成功。

  也有一些男生想到去工地干些体力活,但是,当那些建筑工地的负责人一看到这些白净瘦弱的学生时,说什么也不要。

  也有同学想尝试过摆地摊,卖气球、饮料,但是都没有成功。

  虽然前不久温州医学院的同学在上海进行的生存体验中,很多同学都去了医院,有的还参与了救人,但是,大多数学生的暑期生存体验与他们的专业没有多少关系。记者手记

  12天的生存体验已经结束了,同学们又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一群“贵族”的孩子经历了最平民的生活,而这段生活的体验对他们的人生将起到多少作用,这几天的俭朴生活会留给他们多少回忆,我们都不知道。只是希望,他们重新回到过去生活时能够明白,人生的路不会是一片坦荡,经过这次,他们能够走得更好。

  

编辑: 王巍纠错:171964650@qq.com

从月花4000到一天花5元 贵族学生初识生活艰辛

稿源: 今日早报 2005-08-09 09:10:54

  中国宁波网讯带50元钱,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你将怎样度过近两周的时间?8月7日,宁波一所民办高校的12名学生,在南京完成了12天的生存体验,回到了学校。

  同学们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但是,这短短的几天,能给他们的人生带来多大的变化,曾经远离社会的他们,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了解到社会呢?在这12天里,记者也和他们一起,在南京记录下12个贵族学生的“陌生生活”。

  从一个月花4000元到一天花5元

  “今天,我吃了两个馒头,一根棒冰,加上公交车费,我总共花了5块钱。”8月5日中午,记者在南京青年旅社里,看到了大二学生杨煜超8月3日的日记。

  这是一个像普通学生宿舍一样的房间,2张高低床和6张单人床密密麻麻地挤在房间里,没有多少空出来的地方。

  带队老师钱铮让学生们每天都记日记,把一天的工作、生活情况写下来。他们的日记里,一般都会记上每天花钱的数目。记者发现,他们一般最多一天只花7元钱,有的一天只花3元钱。除了基本的生活需要,他们能省则省。

  那么,这些同学平时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

  “一个月,我差不多花4000元吧!”瘦小文静的女生倪君燕这样回答记者。

  “4000元一学期吗?”虽然早就听说民办学校的学生大多家庭条件优越,但一个月花4000元还是让记者有点难以相信。

  倪君燕说,她几乎每星期要去一趟服装店,不是名牌的衣服一般不会买,还经常和同学们去外面的饭馆吃饭,再加上化妆品、送同学的礼物、平时的零食等,花去的钱就很多了。

  倪君燕的生活水平,在这12个参加生存体验的同学里只能算是一般,按他们的话说,一个月花费如果在1000元左右,那绝对算是“贫困线”了。

  而现在,由于身上只能带50元钱,无论过去的生活是怎么样,现在,他们都只能过着最最朴素的生活:每天吃馒头、面包,坐公交车、走路,住着很普通的宿舍,而买零食和新衣服的欲望,也暂时被埋藏下去。

  倪君燕说:“一天花5元钱,这是我过去想都不敢想的。这是一种与过去完全不同的体验。”

  这些学生中,季建军是8月1日过生日的,在他生日的这一天里,同学们买来花生米、馒头、黄豆,用凉开水代酒,帮他在青年旅社过了一个生日。而季建军之前的每一个生日,基本上都是在高档的宾馆或酒店里过的,一次生日怎么说也要花几千元。这样简单的生日,季建军没有想到,但他会永远记住这个生日。

  找工作,上百次被拒绝

  在南京市区的一家小饭店里,记者找到了倪君燕,此时,她正穿着红白相间的工作服,认真地擦着桌子。

  “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真的很累,不过,自己第一次挣到钱,心里真的很开心。”倪君燕对记者说。

  但是,这样一份工作,也是倪君燕被拒绝了60多次之后才争取来的。她对记者说:“第一天来到南京时,我几乎走遍了大半个南京城,看到每一个门口贴着‘招聘’的单位都进去询问,一次次地被拒绝,在我差不多要失望时,才找到这一家的!”

  相对而言,倪君燕是幸运的一位,十多天时间里,她加起来挣了有100多元钱,差不多是所有同学里挣钱最多的。而60多次地被拒绝,也算是比较少的。一些同学被拒绝一二百次,在五六天后才找到了活干。

  “从小,在家父母都是听我的,我很少遭到拒绝,当我第一次被人拒绝的时候,我觉得特别难受,感到很难接受,后来,被拒绝多了,我也就习惯了,现在大学生找工作不都是一次次被拒绝的吗?”一位找了4天才找到活干的学生这样对记者说。

  有的遭受冷眼有的交到朋友

  生存体验的第二天,回到旅社后,小女生欢欢就哭了。

  “我不干了,我要回家,我要回去了!”欢欢哭着说。

  “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和大家说吧,我们出来了,就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有什么事情说出来,大家帮你解决!”同学们安慰她说。

  原来,欢欢工作的那家饭店,老板娘非常凶,常常骂她,只要她干活稍微慢一点,老板娘就会骂她“猪”,骂她没用,这回,饭店里丢了10多瓶啤酒,老板娘又说是她丢的,从小娇生惯养的欢欢哪受过这种委屈啊,当时就跑回了旅社,整理起行李,准备回家了。

  “欢欢,你别走,我们大家都会帮你的,我们第一次出来,都不容易,都受到过很多挫折,就像我吧,老板还骂我笨得像头驴呢!”杨煜超安慰她说。

  大家都过来安慰欢欢,帮她擦眼泪,逗她笑,在大家的劝说下,欢欢终于决定不走了,第二天继续找工作。

  到了第二天下午,在杨煜超的帮助下,欢欢又找到了一家饭店,那一家的老板娘比上一家要和蔼多了。

  “以前,除了同学和家人,我基本上不和别人打交道,现在,我和别人交往的能力强多了。

  而刚才提到的挣钱最多的倪君燕,现在已经和饭店的服务员姐妹们打成了一片,有时候下班了,她们还邀请倪君燕去她们那儿玩呢,而饭店的老板也和她关系非常好。

  “我们现在是学生,但我们终究是要走上社会的,如果毕业那一天,我们还是不会和人打交道,肯定是不行的。”倪君燕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在体验中成长

  钱铮(带队老师):带同学们参加这次活动,我一开始是有点担心的,他们的人生经历都非常少,没有多少阅历,我怕他们适应不了,但是他们的表现比我想象得要好一些。

  他们的人生道路还很长,这段体验究竟会给他们带来多少变化,我不知道。虽然他们家都很有钱,有的也有很多的社会关系,但是,人生的路是要靠自己走的,希望他们能够记住这次体验,认真面对人生路上的种种挫折。

  欢欢(学生):工作第一天,就受了老板娘的污辱,还被冤枉,我哭了,真的,我从来没受过这样的气。

  那一天晚上我给妈妈打电话,告诉她我想回家,妈妈告诉我:“我说嘛,你这一个娇小姐,哪能受得了什么苦!”当时我就不服气了,我偏不做娇小姐。

  同学们真好,他们安慰我,鼓励我,帮我找工作,能够坚持下来,真的很感谢这些同学。

  杨煜超(学生):这段日子的体验,真的很有收获,也许我能做得更好,也许到明年暑假的时候,我会一个人出来,进行一次真正的生存体验。

  李先生(饭店老板):这些同学很努力,他们干活也不错,态度是很好的。但是,他们还是显得太嫩,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思考

  如果没有大学生的身份

  “我们是来自浙江的大学生,这回来搞活动的,你们支持一下好吗?”这是学生们在找工作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好吧,既然你们是大学生,那么我就支持一下吧!”有些饭店的老板一听说他们是大学生,才愿意支持一下。趁学生不注意,记者问了一家饭店的老板,如果他们不是大学生,而是个普通的打工者,会不会接收他们呢?

  “不会的,我们一般要熟练工,而且要长期的,他们不太适合!”这位老板说。

  这些学生们也说,他们中间没有哪一个愿意卸下大学生这个光环。

  如果没有大学生的身份,这些大学生们能不能够生存下去呢?这也是带队老师钱铮所担心的。

  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

  这回去的12名大学生,可以说是一个比较严密的团队。虽然不是在一起工作,但是他们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可以说合作得非常愉快。

  在这段体验中,带队老师钱铮做了不少工作,不仅给学生们指导和鼓励,还帮他们安排好了住宿和行程。

  但是,如果不是以集体的形式,如果没有老师,而是个人去呢?

  如果没有这个集体,他们将不再有谁帮助安排行程,他们不仅要自己找工作,还要自己找住的地方,这无疑将更有难度和挑战。

  倪君燕同学说:“如果让我一个人,我是不敢的,我怕我没有这个能力,怕被人骗了,而且家里人肯定也不同意。”

  如果不是餐饮业

  这12位同学找的工作,全是在饭店,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专业和餐饮有关。

  为什么非要找餐饮业呢,同学们的解释是,这个行业要的人多,而且也比较容易干。

  其实,同学们也希望能够找一份与自己的专业有关的工作,而且基本上大家也都做了这方面的努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都没有成功。

  也有一些男生想到去工地干些体力活,但是,当那些建筑工地的负责人一看到这些白净瘦弱的学生时,说什么也不要。

  也有同学想尝试过摆地摊,卖气球、饮料,但是都没有成功。

  虽然前不久温州医学院的同学在上海进行的生存体验中,很多同学都去了医院,有的还参与了救人,但是,大多数学生的暑期生存体验与他们的专业没有多少关系。记者手记

  12天的生存体验已经结束了,同学们又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一群“贵族”的孩子经历了最平民的生活,而这段生活的体验对他们的人生将起到多少作用,这几天的俭朴生活会留给他们多少回忆,我们都不知道。只是希望,他们重新回到过去生活时能够明白,人生的路不会是一片坦荡,经过这次,他们能够走得更好。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