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特别推荐
全国“两会”新闻中心发现七八家非法新闻单位
稿源: 新华网   2006-02-20 18:34:50报料热线:81850000

  中国宁波网讯 近日,全国“两会”新闻中心在登记、核实所有报名要求采访“两会”的新闻单位时,竟然发现有七、八家报名者都是非法新闻出版单位。

  去年,全国“扫黄打非”办在天津检查时发现,市场上79种报刊中竟有64种都是假冒正规出版单位正式刊物名称的非法出版物。

  这些,都是当前“扫黄打非”行动中遇到的新问题。

  2006年1月17日,第十九次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举行。2月6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新闻出版总署关于2006年“扫黄打非”行动方案》。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柳斌杰,请他详细介绍当前“扫黄打非”的新情况。

  “扫黄打非”形势依然严峻

  从出版物市场情况看,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柳斌杰副署长说,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扫黄打非”的形势相当严峻。主要体现在:

  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数量持续攀升。不同于前几年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西方敌对势力加紧推行“颜色革命”,近年来不断针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二是我国对外开放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内地公民出国出境旅游,看到当地各种形式出版物感到好奇购买,有些夹带回国,被内地某些人非法印刷复制。这是过去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淫秽色情出版物通过多种渠道传播。以青少年学生为读者对象的不良出版物、不良影视节目、不良网络游戏和制黄贩黄、网上传播淫秽色情活动,已成为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生产经营者不顾国家明令禁止、无视其对未成年人的伤害,仍通过各种方式大量传播淫秽色情内容。这是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

  侵权盗版现象屡禁不绝,盗版光盘尤其严重。盗版光盘危害严重:一是扰乱正常光盘市场秩序。正版由于自主产权,先期投入、照章纳税等原因,价格很难降低。而盗版除复制费外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低价倾销导致正版几乎不能生存,以至于有些生产正版的企业也被迫参与到盗版行列。二是破坏了民族创新能力。光盘这种信息技术很高的产品背后需要花费制作人员无数精神创造和技术性的生产劳动,但盗版窃取了这些果实,这就使研发人员失去创新的动力。三是破坏了知识产权。中国承诺对外开放时就相应承诺保护知识产权。在大国交往中,以前人权是第一位的,现在知识产权上升到第一位,盗版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形象。

  未经批准擅自出版的非法报刊大量出现。柳斌杰副署长介绍,目前国内未经批准擅自出版的非法报刊大致分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利用在境外注册的刊号、报号到国内出版。第二种是假冒正规报刊。鉴于“李逵”的声誉,“李鬼”也大量出现。假冒一些有品牌、有权威的报刊名称出版非法报刊的行为一段时间相当严重。第三种是自己伪造报号、刊号。这些非法出版活动基本都是以盈利为目的,但任由其发展是很危险的,破坏了我国的法制,在群众中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教材盗版盗印突出。在任何国家,教材出版都是对国民教育负责的严肃行为,必须经过审订、批准,才能在学校特定的范围内使用。现在盗版教材教辅相当多,数量很大。不法出版商贩与一些学校教材采购者内外勾结,非法制售,损害学生利益。每年都要查处一批案件、收缴一大批教材类非法出版物。

  网络传播非法出版物,侵权问题严重。由于互联网无国界、海量存储和传输迅速的特点,给出版传播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目前,相当一部分的网站未经授权,大量提供电影、音乐、软件等作品的非法传播或下载;一些不法分子盗取网络游戏源代码,破坏技术保护措施,以“私服”、“外挂”等方式从事互联网游戏的侵权盗版活动。2005年新闻出版总署查处了五十多项淫秽色情凶杀暴力的网络游戏,关闭了七十多家非法网站。但技术的发达使得这些问题防不胜防,采取的措施很快就被破解。比如去年为了限制未成年人上网成迷,采取“限时”政策,但很快就被人破解并采取规避行为。从传播技术变革来说,“现在的一天真是等于过去的二十年!”柳斌杰副署长感叹,随着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越来越充分,信息传播领域技术越来越发达,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扫黄打非”将越来越成为我国长期的艰巨的战略任务,必须常抓不懈,必须与时俱进。

  被动应付转向主动出击

  “扫黄打非”是思想文化战线的长期斗争,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一刻也不能放松。在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央领导一再强调“扫黄打非”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是战略思想。柳斌杰副署长说,在新形势下,“扫黄打非”工作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方面,“扫黄打非”的工作模式由被动应付转向主动出击。造成过去被动局面的原因,柳斌杰副署长分析,主要是信息不灵,过去一般都是接到举报后才采取行动,事后查处,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如何加强情报、抢占先机,如何关口前移、主动管理,这是成败的关键所在。

  为此,柳斌杰副署长谈了信息预警方面的四点改进措施:一是时刻关注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局势的看法和针对中国的新闻出版动态,建立网上24小时信息收集制;二是设立市场调查组,与海关等各部门通力合作,掌握境外相关信息和市场状况;三是在全国设立“扫黄打非”信息网点,聘请有责任感的关心出版市场的同志为信息员,聘请对“扫黄打非”很有经验的同志为督察员,专注于各地区苗头、倾向性的问题,从炮制、印刷、仓库这些环节上提前动手,把一些犯罪活动消灭在事发之前;四是明查和暗访两种市场调查方式并举。定期集中大检查,不定期暗访重点地区。做到信息灵、反应快。

  另一个方面,是由过去各部门分散检查转变为集中统一行动。柳斌杰副署长说,过去的“扫黄打非”是公安、工商、文化、法院、新闻出版等十多个部门都按照各自的分工去管,各部门是分散检查,往往形不成合力,力度不够。现在,每遇险情都成立专项小组,集中力量统一行动。(建立全国“扫黄打非”办)与公安部快速反应、联合办案、协调查处机制,与海关总署在打击境外非法出版物走私方面的联动工作机制,(与中央政法委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扫黄打非”工作考核机制等)。

  第三个方面,是由过去处理零星案件转变为处理大案要案。柳斌杰副署长说,依法打击各种制假贩黄犯罪活动。严厉查处大案要案,是“扫黄打非”先发制人的关键。2005年依法查处了5000多起案件。仅全国“扫黄打非”办就重点协调和督办了二十多个大要案。其中目前已审结的有7个。

  第四个方面,是加大行政执法改革,理顺体制机制。在文化体制改革中,中央也部署了文化综合执法的改革试点。当前,试点地区新成立的文管领导小组与“扫黄打非”领导小组、文管办与“扫黄打非”办实行一个机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执法队伍是多支执法队伍的整合,执法力量大大加强了,如广东省执法力量增加了五倍。没有列入省(市、区)、市(州)、县的“扫黄打非”机构也得到了加强。“扫黄打非”的整体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协调优势,体现在文化体制改革中,“扫黄打非”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要求得以落实。

  2006年“扫黄打非”新举措

  我国将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新媒体。近两年,网络出版、电子出版、数字出版突飞猛进。在数字出版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网络出版图书已达15万种;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短信新闻,以及电子刊、电子报这些新媒体的违法制黄贩黄、非法出版等也纳入到了“扫黄打非”综合管理范围。

  柳斌杰副署长语重心长地说,技术进步的力量是无法抗拒的,只有积极引导,为我所用。2006年,如果还用传统的方法管理新媒体下的新闻出版工作,只会边缘化,甚至完全插不上手。不承认新技术,那是无知。因此我们要用全新的思维方式从容面对新媒体,主动认识,加强研究,为我所用。

  2006年,我们总的部署是五个重点、六大行动、八项措施。要将封堵和查缴非法出版物作为重中之重,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要及时行动,集中整治淫秽色情等有害出版物,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尤其是要对不良网络游戏、不良卡通画册和“口袋本”图书进行专项治理。要对盗版光盘、非法报刊、出版教材教辅、网上不法出版行为按季进行四次集中行动。

  资料: “扫黄打非”

  “扫黄打非”是依法开展的治理文化市场的特别专项行动。简言之,“扫黄”是指扫除淫秽色情出版物及有害出版物;“打非”是指打击非法出版物及侵权盗版出版物。从1990年开始,全国规模的“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开展至今,已连续16年。

  “扫黄打非”在国外也很普遍。“扫黄”一词就源自英国,英国宫廷里最早提出不允许有淫秽色情存在。至于在“打非”,各个国家在涉及国家安全、文化安全、民族种族团结这些敏感问题的非法出版活动,都作为犯罪行为处理。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于滨实习记者张心远)

编辑: 王坚纠错:171964650@qq.com

全国“两会”新闻中心发现七八家非法新闻单位

稿源: 新华网 2006-02-20 18:34:50

  中国宁波网讯 近日,全国“两会”新闻中心在登记、核实所有报名要求采访“两会”的新闻单位时,竟然发现有七、八家报名者都是非法新闻出版单位。

  去年,全国“扫黄打非”办在天津检查时发现,市场上79种报刊中竟有64种都是假冒正规出版单位正式刊物名称的非法出版物。

  这些,都是当前“扫黄打非”行动中遇到的新问题。

  2006年1月17日,第十九次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举行。2月6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新闻出版总署关于2006年“扫黄打非”行动方案》。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柳斌杰,请他详细介绍当前“扫黄打非”的新情况。

  “扫黄打非”形势依然严峻

  从出版物市场情况看,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柳斌杰副署长说,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扫黄打非”的形势相当严峻。主要体现在:

  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数量持续攀升。不同于前几年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西方敌对势力加紧推行“颜色革命”,近年来不断针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二是我国对外开放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内地公民出国出境旅游,看到当地各种形式出版物感到好奇购买,有些夹带回国,被内地某些人非法印刷复制。这是过去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淫秽色情出版物通过多种渠道传播。以青少年学生为读者对象的不良出版物、不良影视节目、不良网络游戏和制黄贩黄、网上传播淫秽色情活动,已成为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生产经营者不顾国家明令禁止、无视其对未成年人的伤害,仍通过各种方式大量传播淫秽色情内容。这是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

  侵权盗版现象屡禁不绝,盗版光盘尤其严重。盗版光盘危害严重:一是扰乱正常光盘市场秩序。正版由于自主产权,先期投入、照章纳税等原因,价格很难降低。而盗版除复制费外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低价倾销导致正版几乎不能生存,以至于有些生产正版的企业也被迫参与到盗版行列。二是破坏了民族创新能力。光盘这种信息技术很高的产品背后需要花费制作人员无数精神创造和技术性的生产劳动,但盗版窃取了这些果实,这就使研发人员失去创新的动力。三是破坏了知识产权。中国承诺对外开放时就相应承诺保护知识产权。在大国交往中,以前人权是第一位的,现在知识产权上升到第一位,盗版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形象。

  未经批准擅自出版的非法报刊大量出现。柳斌杰副署长介绍,目前国内未经批准擅自出版的非法报刊大致分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利用在境外注册的刊号、报号到国内出版。第二种是假冒正规报刊。鉴于“李逵”的声誉,“李鬼”也大量出现。假冒一些有品牌、有权威的报刊名称出版非法报刊的行为一段时间相当严重。第三种是自己伪造报号、刊号。这些非法出版活动基本都是以盈利为目的,但任由其发展是很危险的,破坏了我国的法制,在群众中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教材盗版盗印突出。在任何国家,教材出版都是对国民教育负责的严肃行为,必须经过审订、批准,才能在学校特定的范围内使用。现在盗版教材教辅相当多,数量很大。不法出版商贩与一些学校教材采购者内外勾结,非法制售,损害学生利益。每年都要查处一批案件、收缴一大批教材类非法出版物。

  网络传播非法出版物,侵权问题严重。由于互联网无国界、海量存储和传输迅速的特点,给出版传播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目前,相当一部分的网站未经授权,大量提供电影、音乐、软件等作品的非法传播或下载;一些不法分子盗取网络游戏源代码,破坏技术保护措施,以“私服”、“外挂”等方式从事互联网游戏的侵权盗版活动。2005年新闻出版总署查处了五十多项淫秽色情凶杀暴力的网络游戏,关闭了七十多家非法网站。但技术的发达使得这些问题防不胜防,采取的措施很快就被破解。比如去年为了限制未成年人上网成迷,采取“限时”政策,但很快就被人破解并采取规避行为。从传播技术变革来说,“现在的一天真是等于过去的二十年!”柳斌杰副署长感叹,随着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越来越充分,信息传播领域技术越来越发达,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扫黄打非”将越来越成为我国长期的艰巨的战略任务,必须常抓不懈,必须与时俱进。

  被动应付转向主动出击

  “扫黄打非”是思想文化战线的长期斗争,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一刻也不能放松。在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央领导一再强调“扫黄打非”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是战略思想。柳斌杰副署长说,在新形势下,“扫黄打非”工作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方面,“扫黄打非”的工作模式由被动应付转向主动出击。造成过去被动局面的原因,柳斌杰副署长分析,主要是信息不灵,过去一般都是接到举报后才采取行动,事后查处,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如何加强情报、抢占先机,如何关口前移、主动管理,这是成败的关键所在。

  为此,柳斌杰副署长谈了信息预警方面的四点改进措施:一是时刻关注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局势的看法和针对中国的新闻出版动态,建立网上24小时信息收集制;二是设立市场调查组,与海关等各部门通力合作,掌握境外相关信息和市场状况;三是在全国设立“扫黄打非”信息网点,聘请有责任感的关心出版市场的同志为信息员,聘请对“扫黄打非”很有经验的同志为督察员,专注于各地区苗头、倾向性的问题,从炮制、印刷、仓库这些环节上提前动手,把一些犯罪活动消灭在事发之前;四是明查和暗访两种市场调查方式并举。定期集中大检查,不定期暗访重点地区。做到信息灵、反应快。

  另一个方面,是由过去各部门分散检查转变为集中统一行动。柳斌杰副署长说,过去的“扫黄打非”是公安、工商、文化、法院、新闻出版等十多个部门都按照各自的分工去管,各部门是分散检查,往往形不成合力,力度不够。现在,每遇险情都成立专项小组,集中力量统一行动。(建立全国“扫黄打非”办)与公安部快速反应、联合办案、协调查处机制,与海关总署在打击境外非法出版物走私方面的联动工作机制,(与中央政法委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扫黄打非”工作考核机制等)。

  第三个方面,是由过去处理零星案件转变为处理大案要案。柳斌杰副署长说,依法打击各种制假贩黄犯罪活动。严厉查处大案要案,是“扫黄打非”先发制人的关键。2005年依法查处了5000多起案件。仅全国“扫黄打非”办就重点协调和督办了二十多个大要案。其中目前已审结的有7个。

  第四个方面,是加大行政执法改革,理顺体制机制。在文化体制改革中,中央也部署了文化综合执法的改革试点。当前,试点地区新成立的文管领导小组与“扫黄打非”领导小组、文管办与“扫黄打非”办实行一个机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执法队伍是多支执法队伍的整合,执法力量大大加强了,如广东省执法力量增加了五倍。没有列入省(市、区)、市(州)、县的“扫黄打非”机构也得到了加强。“扫黄打非”的整体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协调优势,体现在文化体制改革中,“扫黄打非”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要求得以落实。

  2006年“扫黄打非”新举措

  我国将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新媒体。近两年,网络出版、电子出版、数字出版突飞猛进。在数字出版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网络出版图书已达15万种;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短信新闻,以及电子刊、电子报这些新媒体的违法制黄贩黄、非法出版等也纳入到了“扫黄打非”综合管理范围。

  柳斌杰副署长语重心长地说,技术进步的力量是无法抗拒的,只有积极引导,为我所用。2006年,如果还用传统的方法管理新媒体下的新闻出版工作,只会边缘化,甚至完全插不上手。不承认新技术,那是无知。因此我们要用全新的思维方式从容面对新媒体,主动认识,加强研究,为我所用。

  2006年,我们总的部署是五个重点、六大行动、八项措施。要将封堵和查缴非法出版物作为重中之重,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要及时行动,集中整治淫秽色情等有害出版物,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尤其是要对不良网络游戏、不良卡通画册和“口袋本”图书进行专项治理。要对盗版光盘、非法报刊、出版教材教辅、网上不法出版行为按季进行四次集中行动。

  资料: “扫黄打非”

  “扫黄打非”是依法开展的治理文化市场的特别专项行动。简言之,“扫黄”是指扫除淫秽色情出版物及有害出版物;“打非”是指打击非法出版物及侵权盗版出版物。从1990年开始,全国规模的“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开展至今,已连续16年。

  “扫黄打非”在国外也很普遍。“扫黄”一词就源自英国,英国宫廷里最早提出不允许有淫秽色情存在。至于在“打非”,各个国家在涉及国家安全、文化安全、民族种族团结这些敏感问题的非法出版活动,都作为犯罪行为处理。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于滨实习记者张心远)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王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