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2006-03-28 08:39:00 稿源:  

刘乃生

谭国顺

张万虎

  夏德平

  中国宁波网讯

  编者按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继三峡大坝、青藏铁路之后由全国总工会直接领导组织立功竞赛活动的重点工程,在立功竞赛活动的鼓舞下,从南岸慈溪庵东到北岸嘉兴海盐,无论是在陆上预制梁工地,还是在海上平台浇筑现场,群众性创新活动无处不现,这中间涌现了不少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自主创新技术,但更多的是简单实用的技术革新。这里向大家介绍几个建设队伍中的平凡人物。

  两三个月内头发白了一半

  ———记中铁二局杭州湾跨海大桥Ⅹ合同段副经理刘乃生

  今年30多岁的刘乃生看起来要比他的实际年龄大一些,黑黑的头发贴在脑门上,说话的声音偏低,似乎有点疲惫。他的同事“举报”说前天他刚刚染过头发,“本来有一半是白的,就在去年的两三个月里一下子变白的。”

  那两三个月在刘乃生的记忆里是“黑色”的。那是2005年的5月~7月,是“梁上运梁架梁”里至关重要的五套机器拼装上线的最紧张时刻。

  2001年3月,大桥工程指挥部决定采用每跨50米整体箱梁“梁上运梁架梁”的最佳方案,解决滩涂区架梁的世界难题。2004年3月,中铁二局在招投标中胜出,承担了杭州湾大桥50米整体箱梁预制、运输、架设的第X合同段工程。

  刘乃生是这个合同段工程的副总,也是攻关中的一个关键人物。199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机械系的刘乃生以前也参加过大型箱梁的研制,但是接触过的只有900吨以下的,而这次的重量级一下子拔高到了1430吨,就是放眼世界,也没有成功的先例。他主持了“梁上运梁”工艺方案的设计,翻译了设备图纸,编制了设备拼装方案和实施架桥的施工组织设计,并指挥现场工人们拼装作业,纠正了意方高强螺栓扭矩值、管线布排等错误,从技术优化方面抢回了许多宝贵的时间。

  “当时从国外来的散件有70个集装箱,国内各地来的散件有3500吨,我们工地上到处都是各种散件,大家为了赶进度,早晨6点就开工,晚上10点还有人在干活。”那是处于高度紧张的几个月,刘乃生说,“说实话,我心里没有底,架梁前夜,我们几乎是干了个通宵,如果不干活,也是睡不着的。”

  2005年7月28日世界“第一架”成功后,刘乃生住了一个多月的医院,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复原。

  百项创新应对世界性难题

  ———记中铁大桥局杭州湾跨海大桥Ⅷ项目部经理谭国顺

  谭国顺,中铁大桥局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兼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Ⅷ合同项目部经理、党工委书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谭国顺说,建造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给他带来了这枚“五一”劳动奖章,而谭国顺和他的同事们带给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则是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杭州湾为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施工受风、流、潮、涌的影响较大。中铁大桥局承建的Ⅷ合同段施工条件差,技术复杂,70米箱梁单片梁重近2200吨,为亚洲第一,号称“中华梁王”。2200吨大型构件的制造、移运和架设,不仅是国内建筑业的难题,同时也是世界性的课题。

  谭国顺带领全体员工在宁波杭州湾大桥工地抗台风,战酷暑,斗严寒,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工程进度上,仅用半年时间建成了具有现代化水准的大型箱梁预制场,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当年的箱梁预制任务;提前46天架设首片70米箱梁,又提前67天完成了架设100片70米箱梁的年奋斗目标。工程质量在浙江省质检站联合检查评比中名列全桥之首。安全生产保持开工以来零事故记录,并通过中铁工程总公司“安全标准工地”评审。

  在科技创新上,谭国顺组织开展的70米箱梁钢筋整体绑扎、吊装以及内模整体吊装的新技术已在浙江全省推广。他提出并运用振动桥和收浆平台对梁面进行收浆的方法,确保了梁面平整度,有效地防止了混凝土构件表面的收缩裂纹。他组织试验、确定的箱梁横、纵移最佳方案,研制成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2400吨纵向移梁台车。该合同段开工以来,近百项创新成果为项目部全面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天24小时都不属于自己

  ———记中铁四局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经理部一分部常务副经理张万虎

  见到张万虎的时候,他正匆匆忙忙地跑进办公室,连安全帽也来不及摘下。同事说他一天24小时都不属于自己,工地上有事情随时会来找他。所以这个名片上印着“副总工程师”头衔、技术出身的管理干部,一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地度过的。

  早在2003年3月,张万虎就随着一部分同事进入杭州湾,承担试验段工程任务。2004年四五月份,技术人员们要把原先的方案做进一步的细化和优化。这是一段在大家记忆中都很深刻的辛苦经历。几乎是没日没夜地干了一个多月,“有时候通宵也干,大家都处于一种比较亢奋的状态,因为虽然我们以前也做过大的工程,可是像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这样大的工程还是第一次,而且还要面对这么复杂的海洋环境,这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挑战。现在我们做起来比较顺手了,想想那段时间的辛苦也是值得的。”

  浅海滩涂区墩台施工在国内尚属首例。张万虎在主桥施工中带领全体工程技术人员,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在他的钻研下,先后完成了海上钻孔平台的设计优化,长大钻孔桩的施工工艺研究,滩涂区承台施工钢吊箱围堰的设计与实施,有环氧涂层钢筋的墩身施工工艺等,各项施工方案在现场的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可行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俗话说“一心不能两用”,在工作上勇往直前的张万虎对家庭照顾实在太少了。前年3月份他家房子装修,正好大桥全面开工。他只能在电话里安慰妻子。母亲积劳成疾,哥哥打电话催他回家看看,他又因为工作繁忙不能成行。后来,他给母亲打电话时,刚说了几句,就听见电话那头母亲忍不住哭了起来。

  绣花针也难逃过他的眼睛

  ———记宁波交工集团杭州湾跨海大桥Ⅺ标项目部质检部副部长夏德平

  当被同事叫作“拼命三郎”的夏德平出现在记者眼前的时候,一头几近全白的头发让人大吃一惊,怎么工地上还有这么高龄的施工人员啊?等知道夏师傅今年才50岁时,大家又吃了一惊。“相信吗?他刚来的时候(2003年底)只是两鬓有点斑白,可是等我去年来这里工作见到他的时候,已经是满头白发了。”夏德平的一个同事告诉记者说。

  记者原来以为质检,就是事后看一下活干得合不合格,夏德平听了连连摇头:“那怎么行,要是事后才看,做得不好的东西报废,那公司的损失要有多大。”记者发现,一到了工地,他的眼睛就像大了一圈,目光炯炯,似乎地面上有一根绣花针也逃不过他的眼睛。他的同事告诉我们,夏德平的血丝眼就是2003年底的时候熬出来的。

  那是交工集团进入杭州湾大桥工地的,灌注第一根桩的时候,虽然有试验段的工作经验作参考,但由于正式中标以来还是第一根桩,而夏德平作为质检的总负责人深感肩上担子沉重。12月正值严寒,风雪交加,而杭州湾的风可不是一个“刺骨”所能形容的。可他硬是从开钻到灌注完毕都紧紧盯着现场,几天几夜不合眼不说,连吃饭他都嫌耽误时间,能省都省了,实在饿了就吃方便面,嫌泡着吃麻烦,干脆干啃,冻得不行了,就把军大衣裹紧点。开钻、验孔、灌注……所有的细节他都要做到心里有数,在场的人看着他那双肿得发亮的血丝眼,担心他这样下去身体会吃不消,坚持要他休息。他却总是摇着头说:“怎么睡得着啊,还不如在现场心里踏实呢。”首根灌桩顺利完成了,他心里的大石头也放下了,可是由于长时间强制性睁着眼睛,再加上生物钟被打乱,他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调整过来。而那双30天里有24天都有点肿胀的血丝眼更是在同事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故事

  廖光炎

  进工地后穿破了5双鞋

  “廖书记,你的皮鞋又开口了!”“又破了,这是进工地后的第五双了吧。”

  廖光炎是中铁大桥局Ⅷ合同项目部党工委副书记,除了主抓项目部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抓工地安全生产和文明工地建设。

  Ⅷ合同工程分海、陆施工两大块。70米箱梁预制占地近300亩,走一圈下来近3公里,要40多分钟。如果检查工作,在制梁台座和钢筋绑扎、加工区穿梭,没两个小时根本走不完。50多岁的廖光炎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现场去转一圈,有时一天两趟。如果以平均每天5公里计算,廖光炎一年就在工地走了1800多公里。鞋子虽然磨平、磨破了,但换来了Ⅷ合同项目部进场以来无人员伤亡事故的好成绩,连续两年获得指挥部安全奖。

  田洪雁

  快手绝活令洋专家叹服

  中铁二局Ⅹ合同段的田洪雁是个快手,这一点连洋专家也很服气。

  “梁上运梁架梁”所需的特制设备中有50吨、800吨的搬运机。它们各有4个编码器,是控制设备转向、同步和安全保险的重要部件,每个编码器上有24根很细的导线要分别焊接,工艺要求极高。开始,意大利专家马可不信中国人能焊接好,亲自操刀电焊。一个小时过去了,浑身是汗的马可连一个接头也没完成,还一个劲地埋怨电焊锡有杂质,电烙铁有问题。最后,他无奈地让身边的田洪雁“来试试”。田洪雁拿起电烙铁不慌不忙地擦了擦焊口,粘上焊锡,轻轻地往线头上一点,魔术般地线头被牢牢地接上了。马可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用万能表一次又一次地测试,高兴地连声“OK”!计划5天的工作量,田洪雁们一天就完成了。

  王毅勋

  绑扎钢筋有独特功夫

  宁波交工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湾跨海大桥Ⅺ标项目部钢筋工王毅勋是2004年11月到工地的。脸色黝黑,一身尘土的王毅勋已经干钢筋加工、安装的工作整整20个年头了。“都是造桥,算算这些年我干过活的桥有10来座了吧,这座桥是最大的。虽然在这里干活,要求要比别的地方高很多,也更累,可是能参加造这个桥,我很自豪的。以后年纪大了,我还可以跟儿孙吹一吹,这么大的桥当年我也造过。”王毅勋笑着说。

  这“吹”可也得有吹的资本。一片30米的箱梁,所需的钢筋有55吨,如果算上预应力钢绞线,足足有68吨,即使把这些钢筋挪个地方也是很费事的事情。可是王毅勋跟他的同事一共不到30人,绑扎好一片只需三天半时间。

  本报记者杨继学周静/文戚颢江涛/摄

编辑: 王定焕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稿源: 2006-03-28 08:39:00

刘乃生

谭国顺

张万虎

  夏德平

  中国宁波网讯

  编者按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继三峡大坝、青藏铁路之后由全国总工会直接领导组织立功竞赛活动的重点工程,在立功竞赛活动的鼓舞下,从南岸慈溪庵东到北岸嘉兴海盐,无论是在陆上预制梁工地,还是在海上平台浇筑现场,群众性创新活动无处不现,这中间涌现了不少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自主创新技术,但更多的是简单实用的技术革新。这里向大家介绍几个建设队伍中的平凡人物。

  两三个月内头发白了一半

  ———记中铁二局杭州湾跨海大桥Ⅹ合同段副经理刘乃生

  今年30多岁的刘乃生看起来要比他的实际年龄大一些,黑黑的头发贴在脑门上,说话的声音偏低,似乎有点疲惫。他的同事“举报”说前天他刚刚染过头发,“本来有一半是白的,就在去年的两三个月里一下子变白的。”

  那两三个月在刘乃生的记忆里是“黑色”的。那是2005年的5月~7月,是“梁上运梁架梁”里至关重要的五套机器拼装上线的最紧张时刻。

  2001年3月,大桥工程指挥部决定采用每跨50米整体箱梁“梁上运梁架梁”的最佳方案,解决滩涂区架梁的世界难题。2004年3月,中铁二局在招投标中胜出,承担了杭州湾大桥50米整体箱梁预制、运输、架设的第X合同段工程。

  刘乃生是这个合同段工程的副总,也是攻关中的一个关键人物。199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机械系的刘乃生以前也参加过大型箱梁的研制,但是接触过的只有900吨以下的,而这次的重量级一下子拔高到了1430吨,就是放眼世界,也没有成功的先例。他主持了“梁上运梁”工艺方案的设计,翻译了设备图纸,编制了设备拼装方案和实施架桥的施工组织设计,并指挥现场工人们拼装作业,纠正了意方高强螺栓扭矩值、管线布排等错误,从技术优化方面抢回了许多宝贵的时间。

  “当时从国外来的散件有70个集装箱,国内各地来的散件有3500吨,我们工地上到处都是各种散件,大家为了赶进度,早晨6点就开工,晚上10点还有人在干活。”那是处于高度紧张的几个月,刘乃生说,“说实话,我心里没有底,架梁前夜,我们几乎是干了个通宵,如果不干活,也是睡不着的。”

  2005年7月28日世界“第一架”成功后,刘乃生住了一个多月的医院,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复原。

  百项创新应对世界性难题

  ———记中铁大桥局杭州湾跨海大桥Ⅷ项目部经理谭国顺

  谭国顺,中铁大桥局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兼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Ⅷ合同项目部经理、党工委书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谭国顺说,建造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给他带来了这枚“五一”劳动奖章,而谭国顺和他的同事们带给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则是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杭州湾为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施工受风、流、潮、涌的影响较大。中铁大桥局承建的Ⅷ合同段施工条件差,技术复杂,70米箱梁单片梁重近2200吨,为亚洲第一,号称“中华梁王”。2200吨大型构件的制造、移运和架设,不仅是国内建筑业的难题,同时也是世界性的课题。

  谭国顺带领全体员工在宁波杭州湾大桥工地抗台风,战酷暑,斗严寒,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工程进度上,仅用半年时间建成了具有现代化水准的大型箱梁预制场,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当年的箱梁预制任务;提前46天架设首片70米箱梁,又提前67天完成了架设100片70米箱梁的年奋斗目标。工程质量在浙江省质检站联合检查评比中名列全桥之首。安全生产保持开工以来零事故记录,并通过中铁工程总公司“安全标准工地”评审。

  在科技创新上,谭国顺组织开展的70米箱梁钢筋整体绑扎、吊装以及内模整体吊装的新技术已在浙江全省推广。他提出并运用振动桥和收浆平台对梁面进行收浆的方法,确保了梁面平整度,有效地防止了混凝土构件表面的收缩裂纹。他组织试验、确定的箱梁横、纵移最佳方案,研制成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2400吨纵向移梁台车。该合同段开工以来,近百项创新成果为项目部全面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天24小时都不属于自己

  ———记中铁四局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经理部一分部常务副经理张万虎

  见到张万虎的时候,他正匆匆忙忙地跑进办公室,连安全帽也来不及摘下。同事说他一天24小时都不属于自己,工地上有事情随时会来找他。所以这个名片上印着“副总工程师”头衔、技术出身的管理干部,一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地度过的。

  早在2003年3月,张万虎就随着一部分同事进入杭州湾,承担试验段工程任务。2004年四五月份,技术人员们要把原先的方案做进一步的细化和优化。这是一段在大家记忆中都很深刻的辛苦经历。几乎是没日没夜地干了一个多月,“有时候通宵也干,大家都处于一种比较亢奋的状态,因为虽然我们以前也做过大的工程,可是像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这样大的工程还是第一次,而且还要面对这么复杂的海洋环境,这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挑战。现在我们做起来比较顺手了,想想那段时间的辛苦也是值得的。”

  浅海滩涂区墩台施工在国内尚属首例。张万虎在主桥施工中带领全体工程技术人员,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在他的钻研下,先后完成了海上钻孔平台的设计优化,长大钻孔桩的施工工艺研究,滩涂区承台施工钢吊箱围堰的设计与实施,有环氧涂层钢筋的墩身施工工艺等,各项施工方案在现场的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可行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俗话说“一心不能两用”,在工作上勇往直前的张万虎对家庭照顾实在太少了。前年3月份他家房子装修,正好大桥全面开工。他只能在电话里安慰妻子。母亲积劳成疾,哥哥打电话催他回家看看,他又因为工作繁忙不能成行。后来,他给母亲打电话时,刚说了几句,就听见电话那头母亲忍不住哭了起来。

  绣花针也难逃过他的眼睛

  ———记宁波交工集团杭州湾跨海大桥Ⅺ标项目部质检部副部长夏德平

  当被同事叫作“拼命三郎”的夏德平出现在记者眼前的时候,一头几近全白的头发让人大吃一惊,怎么工地上还有这么高龄的施工人员啊?等知道夏师傅今年才50岁时,大家又吃了一惊。“相信吗?他刚来的时候(2003年底)只是两鬓有点斑白,可是等我去年来这里工作见到他的时候,已经是满头白发了。”夏德平的一个同事告诉记者说。

  记者原来以为质检,就是事后看一下活干得合不合格,夏德平听了连连摇头:“那怎么行,要是事后才看,做得不好的东西报废,那公司的损失要有多大。”记者发现,一到了工地,他的眼睛就像大了一圈,目光炯炯,似乎地面上有一根绣花针也逃不过他的眼睛。他的同事告诉我们,夏德平的血丝眼就是2003年底的时候熬出来的。

  那是交工集团进入杭州湾大桥工地的,灌注第一根桩的时候,虽然有试验段的工作经验作参考,但由于正式中标以来还是第一根桩,而夏德平作为质检的总负责人深感肩上担子沉重。12月正值严寒,风雪交加,而杭州湾的风可不是一个“刺骨”所能形容的。可他硬是从开钻到灌注完毕都紧紧盯着现场,几天几夜不合眼不说,连吃饭他都嫌耽误时间,能省都省了,实在饿了就吃方便面,嫌泡着吃麻烦,干脆干啃,冻得不行了,就把军大衣裹紧点。开钻、验孔、灌注……所有的细节他都要做到心里有数,在场的人看着他那双肿得发亮的血丝眼,担心他这样下去身体会吃不消,坚持要他休息。他却总是摇着头说:“怎么睡得着啊,还不如在现场心里踏实呢。”首根灌桩顺利完成了,他心里的大石头也放下了,可是由于长时间强制性睁着眼睛,再加上生物钟被打乱,他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调整过来。而那双30天里有24天都有点肿胀的血丝眼更是在同事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故事

  廖光炎

  进工地后穿破了5双鞋

  “廖书记,你的皮鞋又开口了!”“又破了,这是进工地后的第五双了吧。”

  廖光炎是中铁大桥局Ⅷ合同项目部党工委副书记,除了主抓项目部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抓工地安全生产和文明工地建设。

  Ⅷ合同工程分海、陆施工两大块。70米箱梁预制占地近300亩,走一圈下来近3公里,要40多分钟。如果检查工作,在制梁台座和钢筋绑扎、加工区穿梭,没两个小时根本走不完。50多岁的廖光炎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现场去转一圈,有时一天两趟。如果以平均每天5公里计算,廖光炎一年就在工地走了1800多公里。鞋子虽然磨平、磨破了,但换来了Ⅷ合同项目部进场以来无人员伤亡事故的好成绩,连续两年获得指挥部安全奖。

  田洪雁

  快手绝活令洋专家叹服

  中铁二局Ⅹ合同段的田洪雁是个快手,这一点连洋专家也很服气。

  “梁上运梁架梁”所需的特制设备中有50吨、800吨的搬运机。它们各有4个编码器,是控制设备转向、同步和安全保险的重要部件,每个编码器上有24根很细的导线要分别焊接,工艺要求极高。开始,意大利专家马可不信中国人能焊接好,亲自操刀电焊。一个小时过去了,浑身是汗的马可连一个接头也没完成,还一个劲地埋怨电焊锡有杂质,电烙铁有问题。最后,他无奈地让身边的田洪雁“来试试”。田洪雁拿起电烙铁不慌不忙地擦了擦焊口,粘上焊锡,轻轻地往线头上一点,魔术般地线头被牢牢地接上了。马可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用万能表一次又一次地测试,高兴地连声“OK”!计划5天的工作量,田洪雁们一天就完成了。

  王毅勋

  绑扎钢筋有独特功夫

  宁波交工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湾跨海大桥Ⅺ标项目部钢筋工王毅勋是2004年11月到工地的。脸色黝黑,一身尘土的王毅勋已经干钢筋加工、安装的工作整整20个年头了。“都是造桥,算算这些年我干过活的桥有10来座了吧,这座桥是最大的。虽然在这里干活,要求要比别的地方高很多,也更累,可是能参加造这个桥,我很自豪的。以后年纪大了,我还可以跟儿孙吹一吹,这么大的桥当年我也造过。”王毅勋笑着说。

  这“吹”可也得有吹的资本。一片30米的箱梁,所需的钢筋有55吨,如果算上预应力钢绞线,足足有68吨,即使把这些钢筋挪个地方也是很费事的事情。可是王毅勋跟他的同事一共不到30人,绑扎好一片只需三天半时间。

  本报记者杨继学周静/文戚颢江涛/摄

编辑: 王定焕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