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后两年我市将投入200亿元建设新农村,农民得到的实惠无疑会达到一个新高度。”市农办副主任周建飞说,这是对“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这个科学判断的最好回应。
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我市已经确定:到2010年,建设100个以上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和20个以上都市农业园区,同时建设8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这些基地和园区将在农业关键技术和新产品引进推广中起到示范作用,从而引领我市农业走上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产品品牌化之路。
在宁波农业日趋国际化、市场化的今天,需要大量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市场主体,并加快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和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当前,我市虽已有800家专业合作社,但入社的农户和带动农户数还比较少,经济实力不强,市场竞争力比较弱,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滞后,这些方面都需要加大扶持。
另外,现代农业还需通过与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和衔接。与二产融合就需要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使之可以有实力采取保护价收购、股份合作、二次分配、直补等多种方式,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与三产融合就需要大力培植“农家乐”、观光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的休闲旅游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增效增收。
如今,随着农民收入逐渐提高,对农村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就是要做这件千家万户都想办、每家每户都受益的事。经过几年建设,我市已基本完成农村道路建设、电网改造、农村改厕、农民饮用水等工程,今后将着力在提升档次上做文章,把目标放在成片连线推进村庄整治和村庄环境的“绿、洁、清、齐”的高标准上面。
我市今后将通过拆迁新建、整理改建、梳理改造等建设模式,力求现代村庄和传统风貌浓厚的民俗村共存;通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村级河道治理、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建立,全面提高农村整体大卫生水平……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硬件设施共享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通道”,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宁波市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又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其目标就是要在全市范围内,不管住在哪里,无论收入高低,每个人都能公平享受到高品位的体育、卫生、文化、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产品。
农村社区化是尽快实现农村服务共享的主要抓手。当前,我市已经启动了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尝试跨村、镇建造农民住宅小区,引导农民向建成区和农村新社区梯度转移。与此同时,这些农村社区将配套建设连锁超市、村落文化宫,并实现社区学校和标准化卫生院配套等,建立集治保、调解、警务、民防、外来人口管理、法律援助为一体的综合治理网络……
编辑: 庄伊岚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