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华
2008可谓打了一场漂亮的网络反腐人民战争。“天价烟”事件又一次显示了网络反腐的力量,近日,南京市纪委已明确表示对这一事件进行调查,尽管还未水落石出,但在寒冷的冬天,人们热切期盼着下回分解。
在网络反腐之火越烧越旺之际,我们发现,其手段和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变得越来越直接、越来越冲击人们眼球。从“出国考察门”事件到“天价烟”事件,显性监督已成为网络反腐真正的投枪。所谓显性监督,即把明显直接的问题(证据)呈现在公众视野,让公众评判的一种监督方式。尽管举报者并非实名,但考察日程及费用明细表,自然抓住了“纲”,纲举必定目张。这种显性监督无疑是一把锋利无比的矛,再牢固的盾也难以抵挡;而“天价烟”事件,“九五至尊”、“江诗丹顿”,赫然呈现在公众面前,也是利用了不对称性的显性推理,即公务员抽天价烟、戴名表的不合理性,从而使人们有足够合理的理由怀疑,毕竟眼见为实,事实无可争辩,引起共鸣也是必然,加之网络信息传播时效快、空间广、持续久,因此,有关部门便不得不查,不敢不查,否则便没有办法向群众和上级交待。
那么这种廉价监督会否遭遇尴尬?也是人们担心的问题。网络反腐通过网友曝光、媒体跟进、有关部门调查处理这一程序,但其中显性证据的完整性显得尤为重要。就“天价烟”事件而言,虽然一目了然,但仅通过一点(一个镜头)而推面,以一概全,显然显性证据不足,是周久耕局长经常性抽还是偶或为之呢?可以假设,如果没有强大的舆论监督,以及南京市纪委的高度重视,仅靠“一点”是很难以此立案的。同时,显性证据的不完整性,使得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如果调查结果并非人们相像的那样,或许周局长是个好官、清官,岂不是演出了一出闹剧,虚惊一场。人们由此会产生疑惑,贴几张照片或者人肉搜索一番,搜出个腐败案件可能性概率有多大?某些人也会有充分理由得出网络信息的不可信、不足取的结论。另外,凡事是欲速则不达的,有些信息必定会打草惊蛇,给真正腐败分子金蝉脱壳之机。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能过高寄希望于这样的监督,因为腐败分子鲜有招摇过市的,把腐败戴在手上、夹在手上的毕竟是少数。换句话说,更要盯紧那些“朴素”的贪官。
网络监督是自由式的监督,对于某些处于萌芽状态的腐败迹象,网络上曝光腐败行为的帖子及网站必定越来越多,监督遭遇尴尬也在所难免,说明网络监督还需要改进。作为网民也得反思,多学几招,一方面,要擅于发现些“偶然”,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另一方面,要学会科学监督,尽量为纪检监察机关提供可靠的线索。作为纪检机关,也必须抱着积极的态度,迅速积极回应,彰显反腐决心,不要让群众伸长脖子,因为即使遇到尴尬,群众也会宽容待之。
编辑: 张晓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