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
昨日,在金湾红旗镇八一农场,市民踊跃采摘购买桔子的爱心行动持续进行。在热心市民的帮助下,部分果农的桔子已基本卖完。但市农业部门提供的数字显示,仍有上千吨桔子在枝头待售。为此,农业部门呼吁全市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到我市西部地区去购买“爱心桔”。(《珠江晚报》12月29日)
这个冬天也是属于桔子的“冬天”,但是桔子滞销所带来的困境却不应该由果农去独自承担,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部门呼吁市民公众去分担果农的困境,倡议各企事业机关和市民去果园购买“爱心桔”,当然无可厚非。某种程度上,“爱心桔”无疑这个冬天里释放出公众抱团互助的暖意。
不过,在笔者看来,“爱心桔”恐怕不宜仅仅在田间地头去等待“爱心市民”的光顾,更不能被动的全部指望“爱心”来让滞销的桔子热销。事实上,既然桔子滞销是亟待求解的当务之急,那么,当然不能因为滞销便放弃营销的努力,甚至坐等爱心的惠顾。恰恰相反,桔子滞销的原因何在?桔子的消费市场是否真的达到饱和?是否还有尚未开发的市场存在?假如“枝头桔子”多往出走几步,又是否能卖到一个更好的价格?是否能够赢得更多的销路和市场?在这些营销的努力被做出之前,恐怕并不宜把枝头的桔子全部标上“爱心牌”,并被动的坐等“爱心桔”大卖。
在这方面,农业部门也应该担当起信息共享与发布者的责任才是,相比单个的果农,农业部门当然拥有更多的信息,对于桔子的市场需求情况,也应该更心知肚明才是。因此,帮助果农营销水果,为滞销水果寻找需求和市场,让“枝头桔子”更多的走出去,也是农业部门的责任才是。
从这个角度来看,桔子滞销其实未必真是没有需求使然,而极有可能是对于市场需求的开发力度不足所致。事实上,即便是桔子的销售确有困难,“爱心”也不能成为唯一的销售途径。
编辑: 张晓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