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上午,湖南年轻学者黄守愚在网上发帖称,“春节”应改为“元旦”,认为“元旦”作为夏历正月初一的代称,从汉武帝时沿用到辛亥革命之后,可谓历史悠久,被袁世凯改名为“春节”,丧失了其岁时意义与文化意义等,同时他还建议将现行公历的“元旦节”改名为“洋旦节”。(1月21日红网、新华网)
牛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黄守愚作为研究历史文化的学者,提出“春节改称元旦”,其保卫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用意明显。笔者注意到,尽管黄守愚从文化传统、历史沿革、史料记载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引经据典对此进行了论证。但是在网上仍然挨了无数板砖。许多的网友认为这种建议“不靠谱”,是庸人自扰。还有人认为黄守愚是在故意炒作自己,甚至翻出他发表麻辣烫语录“中国人是猪的传人,不是龙的传人”的旧账。
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学者的惊人之语呢?客观地讲,黄守愚作为一名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提出“春节”改称“元旦”的建议,并非全是哗众取宠的炒作之言。从前几年的春节申遗,到学者为春节“正名”,表达了专家学者对传统节日文化式微的一种文化焦虑。在我看来,学者从复兴传统文化的角度主张对春节正名,代表了一种学术诉求。我们对此可以提出质疑,反对他的观点,但不必一味上纲上线,进行无端指责。套用一句流行语“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尊重你说话的权利”。我的观点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初衷可以理解,但是春节改名元旦大可不必。与其为春节正名,还不如挖掘新春佳节的传统文化内核。
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给传统节日文化与国人原有价值观念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与冲击。圣诞节、情人节等一些洋人的节日已经走入我们的生活,成了不少年轻人的新宠。传统节日确有式微倾向。为此,许多人感叹洋节抢了传统节日的风头,春节年味淡了。国家对节假日休假政策做出调整,增设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除夕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正是对公众传统节日文化诉求的回应,受到了舆论的好评。
尽管袁世凯当初把农历新年改称春节未必符合民意,但是,这就像古文里面的错别字一样,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通过改名来给传统节日正名。其实,对农历新年叫“春节”也好,“元旦”也罢,都只是一种形式,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核才是最重要的。不管它是叫春节,还是叫元旦,在大多数国人心目中仍然叫“过年”。一家人从四面八方团聚在一起,图得都是一种氛围,过年就是过的“年味儿”。
尽管有人感叹“年味”淡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春节作为中国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仍然承载着百姓举家团圆、喜庆这种沉甸甸的传统文化。其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并未根本改变,这一点远非公历新年(现在的元旦)与西方的圣诞节能够比拟。而且春节一直是传承传统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地域文化与亲情伦理的重要载体。这一点从中国特有的春运现象中也可以得到佐证。
换个角度说,包括春节在内的传统文化习俗是一种集体性行为,给传统节日改名称,几个专家学者的态度并不能决定其兴衰变更。现代社会,通讯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世界越变越小,春节原有的团聚基因、饮食基因也会逐步发生变化。这是一种社会规律,为春节正名,也阻挡不了这种渐进式的变化。
一言以蔽之,挖掘、保留传统文化,主要在于挖出、留住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底蕴。改名并不能说明什么,改变什么。“过年”过的是一种氛围。营造更有吸引力,更加喜庆祥和的春节氛围比为春节正名更重要。(叶祝颐)
编辑: 王索奇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