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两会期间,记者发现日照市委书记杨军代表手里有个“民情本”,里面记满了他在调研中了解到的民情民意。今年两会,记者惊喜地发现他手里又多了一本小册子——《日照市民生手册》。(2009年2月16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大众日报》)
从“民情本”到“民生手册”,同样是小本子、小册子,但是却有着不同的内容,更有着不同的含义,看似只是名字变化了,但是笔者认为,变化的不仅仅是名字。
从相对封闭到绝对公开。过去,政府工作总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老百姓对政府的一些工作内容,包括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一些项目、事由,通常都很难知晓。干部下基层调研时,老百姓问及有关事项,特别是一些敏感的问题,干部也常常是闪烁其辞。这种相对封闭的状态,搞得不好,很容易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与融洽,使群众不愿意与政府打交道,不愿意与干部多交流。所以,有时干部下基层,即便带上“民情本”,也很难听到真实的声音,听到群众的心里话,很多情况下,“民情本”也就成了一种做给群众看的“形式”而已。而《民生手册》从学校教育、求职就业、 投资创业,到婚姻生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再到惠农政策、土地房屋、交通运输等,凡是政府部门向群众提供的服务项目、服务标准、办事程序、办理期限,都写得明明白白,一目了然。此外,手册还收录了各种投诉、举报、咨询电话和公交、列车、航班的班次、时刻表……可以说,群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解答。这份《民生手册》免费发放到每家每户,群众想了解什么,只要翻开它,就可以知晓,政府和群众之间没有了隔阂,有的只是信任、理解和支持。
从倾听民声到服务民生。干部带着“民情本”下基层调研的目的主要是随时记录在工作中发现的民情民意。把民情民意收集起来,目的是用作决策参考,创新工作思路和措施,形成有效解决民生问题的机制。听民声,不是目的,解民忧才是根本。如果干部下去了,听到了一些情况,也记录在了本子上,回来后,束之高阁,而不去很好地加以解决和落实,也就失去了走访、记录的意义。《民生手册》的发放,将政府或部门要办的实事工程告知民众,一是方便群众办事,群众通过手册可以了解到自己应该享有的权益,了解到办事程序。二是更好地接受群众监督,督促政府部门严格履行服务承诺。这样,《民生手册》成了服务民生的一个桥梁与纽带。
从体察民情到体谅民需。干部下基层走访调研,体察民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是,畅通民意必须在体谅民需的基础之上。就是说,老百姓到底在想什么、盼什么、需什么,我们必须清楚地把握,并且要千方百计地予以满足,要体谅他们的苦衷,要多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的实际需求考虑。《民生手册》的发放,使老百姓能够很方便地找到他们想找的信息,并且也能够很方便地联系到他们想要联系的领导和部门。这种以群众需要为第一信号,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有了这样的《民生手册》,干部下基层时,也能够有重点、有目的地去调查了解,而不是扰民式的走过场,甚至是劳民伤财的搞形式了。
从单向交流到双向交流。以前,上边来了新政策,都是用村里的大喇叭喊一喊,说的说不清楚,听的听不明白。现在,群众有啥问题,看看小册子,不行再打个电话,就明白了。过去,干部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你说我记,也是一种单向的交流。因为群众对干部到底想干什么,又能干什么,自己心里不清楚、不了解。而有了《民生手册》,群众就可以针对手册中的一些政策问题,进行主动地咨询和询问,甚至提出自己独到的意见和见解,从而更好地发挥好主人翁的作用,变干部的单向服务为干群之间的双向服务、双向交流,有利于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要我办事到我要办事。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非常突出也非常普遍。那是因为群众对国家和地方的一些政策不了解、不熟悉,到了机关是求人办事,人家态度好坏、肯不肯办,自己也没办法。现在好了,人人手上都有了小册子,政策规定一目了然,该办的不办也不行。上面还有联系或举报电话,态度不好,还可以进行举报。这样也就逼着机关办事人员转变作风,从要我办事变为我要办事,而且要办好事,否则就是跟自己过不去,而不是与群众过不去了。正如许传江代表所说的,村里经常有人托他到县和市里办事,每次他都揣上那本《民生手册》,“理直气壮”地站在工作人员面前。哪些政策走了样、打了折扣,他都对照手册,一一指出。他说,几次下来,他发现这个手册很管用,“有威力”,机关办事人员的脸好看了,效率也大大提高了,他很满意。《民生手册》带来了政府部门服务理念的变化,也折射出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俗话说,一滴水可以折射整个太阳的光辉。同样,一本小册子,也映照出了以官为本向以民为本理念的变化。从民情本到民生手册,除了名字变了,还带来了其他喜人的变化。群众心里亮堂了,干群矛盾随之化解,社会也就和谐安宁了。
编辑: 张晓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