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三江口时评  >  快评热论
市长无权承诺:房产商赔了算我们的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09-03-13 08:51:02报料热线:81850000

  胡艺

  全国各地都在积极保增长、扩内需,廊坊也不例外,凭着处于京津间的地理优势,河北省廊坊市市长王爱民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发布了他的招商口号:“房地产商来我市投资,赚了算他们的,赔了算我们的!”(3月12日《第一财经日报》)

  客观地讲,在金融风暴来袭,经济形势下滑的当下,地方政府确实需要招商引资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提供利税支持,创造就业机会,官员也需要经济增长制造政绩资本。但是再冠冕堂皇的招商理由也不能突破正义底线,伤害民生利益。作为一市之长在表达招商引资观点时应该摆出令人信服的事实与理由。不能以市长身份误导公众舆论。

  “房地产商来我市投资,赚了算他们的,赔了算我们的!”市长拉动内需、拯救楼市的急迫心情也清晰可见。A;S!?%v.l p W&H6政府对房地产商作出服务承诺本没有错,但是政府对房地产商的承诺,不能突破法律底线与市场游戏规则。“连京津之廊,环渤海之坊”,应该承认,廊坊作为紧靠北京、天津的城市在房产开发方面确实具有相当大的地域优势,市长承诺在廊坊开发房地产稳赚不赔,这样的雷人承诺确实具有视觉冲击力,容易吸引眼球。

  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本来就没有只涨不跌,持续走牛的楼市。楼市非理性上涨,百姓忍受高房价盘剥时,没见地方政府拿出诚意平抑房价。现在,楼市步入调整期,政府不维护市场秩序,引导房价理性回归。市长不认真履行保民生的职责,反而利用自身公众人物身份,赤膊上阵向房地产商讨好献媚,政府如此越权刺激楼市,令人费解。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房产政策时除了强调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以外,并没有提到楼市振兴规划,没有提到房价,更没有提到房地产商商与房地产行业的支柱地位。而王爱民市长把房地产当成立竿见影拉动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岂不与中央宏观决策背道而驰?

  拿公共财政资金与公共政策做担保,承诺房地产商“稳赚不赔”,夸下如此海口,更是违背了纳税人利益与公共财政政策。如此选择性作为难以服众,也违背了建设部“地方政府不得越权救市”的规定。市长难道不知晓中央部委政策,不明白自身职责?王爱民市长如此急迫刺激房地产业发展,为房地产商两肋插刀,我看王爱民市长改名“王爱商”或许更合适。

  从本质上讲,公共财政资金应该为公共事务服务,为广大纳税人办事。增加公共服务项目,提高公共服务品质,关爱弱势群体,才是公共财政的正解。政府拿公共财政资金对房地产商做稳赚不赔的担保,对广大纳税人不公平。《圣经》的“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政府罔顾民生利益,准备拿公共财政资金做担保诱导房地产商投资,正是对这种“损不足而奉有余”的“马太效应”的最好注解,不仅伤害民生利益与百姓感情,更会损害社会公平与政府形象。

  换个角度说,面对楼市低迷,楼市发展潜力被严重透支的现实,政府承诺房地产业稳赚不赔,也未必能激起房地产商的投资兴趣。如果地价不合理,税费不下降,导致房价居高不下,与百姓的购买力相差太大,政府又拿什么担保房地产商稳赚不赔?政府没有白纸黑字签订承诺合同,房地产商又如何相信市长的口头承诺不是空头支票?如果房地产商真的赚不到钱,或者一味喊亏叫穷,政府岂不要百姓勒紧裤腰带帮政府赔偿房地产商?如此,民生利益又体现在哪里?

  面对政府拿公共财政资金托市,把屁股坐到民意对立面的执政乱象,一方面,决策者应引起反思,检视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另一方面,上级有关部门应该介入干预,加大地方政府部门违规成本,避免更多荒唐托市举措伤害民生,透支政府公信。

编辑: 张晓纠错:171964650@qq.com

市长无权承诺:房产商赔了算我们的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09-03-13 08:51:02

  胡艺

  全国各地都在积极保增长、扩内需,廊坊也不例外,凭着处于京津间的地理优势,河北省廊坊市市长王爱民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发布了他的招商口号:“房地产商来我市投资,赚了算他们的,赔了算我们的!”(3月12日《第一财经日报》)

  客观地讲,在金融风暴来袭,经济形势下滑的当下,地方政府确实需要招商引资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提供利税支持,创造就业机会,官员也需要经济增长制造政绩资本。但是再冠冕堂皇的招商理由也不能突破正义底线,伤害民生利益。作为一市之长在表达招商引资观点时应该摆出令人信服的事实与理由。不能以市长身份误导公众舆论。

  “房地产商来我市投资,赚了算他们的,赔了算我们的!”市长拉动内需、拯救楼市的急迫心情也清晰可见。A;S!?%v.l p W&H6政府对房地产商作出服务承诺本没有错,但是政府对房地产商的承诺,不能突破法律底线与市场游戏规则。“连京津之廊,环渤海之坊”,应该承认,廊坊作为紧靠北京、天津的城市在房产开发方面确实具有相当大的地域优势,市长承诺在廊坊开发房地产稳赚不赔,这样的雷人承诺确实具有视觉冲击力,容易吸引眼球。

  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本来就没有只涨不跌,持续走牛的楼市。楼市非理性上涨,百姓忍受高房价盘剥时,没见地方政府拿出诚意平抑房价。现在,楼市步入调整期,政府不维护市场秩序,引导房价理性回归。市长不认真履行保民生的职责,反而利用自身公众人物身份,赤膊上阵向房地产商讨好献媚,政府如此越权刺激楼市,令人费解。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房产政策时除了强调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以外,并没有提到楼市振兴规划,没有提到房价,更没有提到房地产商商与房地产行业的支柱地位。而王爱民市长把房地产当成立竿见影拉动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岂不与中央宏观决策背道而驰?

  拿公共财政资金与公共政策做担保,承诺房地产商“稳赚不赔”,夸下如此海口,更是违背了纳税人利益与公共财政政策。如此选择性作为难以服众,也违背了建设部“地方政府不得越权救市”的规定。市长难道不知晓中央部委政策,不明白自身职责?王爱民市长如此急迫刺激房地产业发展,为房地产商两肋插刀,我看王爱民市长改名“王爱商”或许更合适。

  从本质上讲,公共财政资金应该为公共事务服务,为广大纳税人办事。增加公共服务项目,提高公共服务品质,关爱弱势群体,才是公共财政的正解。政府拿公共财政资金对房地产商做稳赚不赔的担保,对广大纳税人不公平。《圣经》的“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政府罔顾民生利益,准备拿公共财政资金做担保诱导房地产商投资,正是对这种“损不足而奉有余”的“马太效应”的最好注解,不仅伤害民生利益与百姓感情,更会损害社会公平与政府形象。

  换个角度说,面对楼市低迷,楼市发展潜力被严重透支的现实,政府承诺房地产业稳赚不赔,也未必能激起房地产商的投资兴趣。如果地价不合理,税费不下降,导致房价居高不下,与百姓的购买力相差太大,政府又拿什么担保房地产商稳赚不赔?政府没有白纸黑字签订承诺合同,房地产商又如何相信市长的口头承诺不是空头支票?如果房地产商真的赚不到钱,或者一味喊亏叫穷,政府岂不要百姓勒紧裤腰带帮政府赔偿房地产商?如此,民生利益又体现在哪里?

  面对政府拿公共财政资金托市,把屁股坐到民意对立面的执政乱象,一方面,决策者应引起反思,检视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另一方面,上级有关部门应该介入干预,加大地方政府部门违规成本,避免更多荒唐托市举措伤害民生,透支政府公信。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