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登贵
3月19日,笔者有幸被镇海中学邀请去讲课,结果倒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们给我上了一堂课,使我坚定了对“90后”的看法。
镇海中学今年针对高一年级新开了两门选修课,一门是“时政与生活”,一门是“新闻热点与生活”,原准备各开一个班,报名结果却大出意料。高一年级500多名学生,报名者有近190人,结果只得开设四个班。我讲课的题目为“怎样看新闻热点”,其中有20来分钟是与学生互动。学生们不仅发言踊跃,提的问题也有“高度”。如: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就职演说,我们刊登时为什么删去了一些话?政府投入4万亿元资金救经济,会不会留下后遗症?这次经济危机能否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契机?网络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它的负面作用如何防止?“范跑跑”的行为是不太好,但地震中先于学生逃跑的老师不止他一个,但只有他讲了真话,讲真话是否应予肯定?等等。从学生的发言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如果平时不关心时事、政治,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对人生观价值观这些严肃问题缺乏思考,是绝对提不出这些问题的。
正如几年前人们议论“80后”那样,这几年,随着“90后”逐渐长大成人,人们对“90后”的议论也多了起来。而且,对“90后”议论的倾向,也几乎与当年对“80后”的一样,负面的占了多数,认为他们自私,任性,贪图享受,关注实惠,缺乏责任感。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大学里,连“85后”都瞧不上“90后”,认为自己与“90后”是两代人。
以前,面对关于“80后”的议论,我一直是“挺8派”,曾经在新闻和评论中有意突出“80后”的优点,在闲谈中也经常列举一些我所了解的优秀“80后”,企图以此说服那些“贬8派”。现在,对“90后”的负面议论开始出现的时候,我又很自觉地成了“挺9派”。不过,这次“挺9”我自感底气不足。倒不是因为“90后”真的不如“80后”,而是因为,在我的生活和工作圈子里,几乎没有一个“90后”。镇海中学的事实,给我的“挺9”提供了很有说服力的事实支持。
无独有偶。第二天,即3月20日,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又给了我更为有力的论据。报道说,南开大学最近对所属8个学院的500名本科新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经过分析,调查组的结论是:“90后”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政治热情、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关心国内外重大政治问题,热心社会公益和志愿者活动。调查还显示,“90后”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强,热衷高科技电子产品,有更强的职业规划意识等。南开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杨克欣博士说,这些品质决不是突然间说有就有的,这说明“90后”大学生本来就是优秀的一代。
我总觉得,我们的成人,特别是家长和老师,在对孩子的评价时有点像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总认为“一代不如一代”。1998年,国家级课题组对这些尚处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90后”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中小学教师对他们的评价,70%是批评性、否定性的,在一所学校3个多小时的访谈中,教师们都在指责、抱怨,似乎这些孩子一无是处。
社会总的发展方向是前进而不是后退,人类总的发展方向是进步而不是退步。这是基本规律。“九斤老太”之所以总认为“一代不如一代”,是因为她老了,跟不上时代了。而我们一些年纪轻轻的家长、教师,可不能未老先衰啊!
编辑: 张晓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