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快城市化步伐,提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增强中心城市功能。做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加快“中提升”功能区块建设步伐,全面开工建设湾头休闲商务区、鄞奉路滨江商务居住区,推进东部新城中央商务区、长丰滨江休闲居住区、江东核心滨水区等区块建设,启动姚江区块规划建设。积极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穿山疏港高速、杭甬客运专线、铁路枢纽多站点、绕城高速东段等项目建设,推进宁波空港发展,基本建成“五路四桥”,力争绕城高速6条连接线建成通车。加强城市生态绿化建设,提升“数字城市”管理水平。推进副中心城市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重点功能区块,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完善市、县域总体规划和中心镇、中心村布局规划。全面开展中心镇改革、发展卫星城市试点,推进块状经济集群和新兴产业投引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开发建设体制、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体制、集约节约用地机制、公共服务投资和经营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放宽本地农民城镇户籍限制,吸纳符合条件的外地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深入实施“百千工程”,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实施“中心村培育工程”,完善中心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基层组织建设。加快农村电网、农田水利、流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提高农村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集中改建,完善农村老宅基地置换、流转和退出机制。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进农村宅基地整理,严查违法用地行为。
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创新余慈区域合作开发管理体制,推进宁波主城区至余慈副中心城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工作,抓好余慈高铁区块和余慈中心城姚周片区开发建设,统筹四明山区域发展。发挥区位优势,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强化象山港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一批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重大产业项目,加快生态经济型港湾建设。改善山区、海岛的发展环境,加快下山移民,促进相对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完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优化海洋经济发展布局,高水平谋划推动北仑滨海、宁波三门湾等区块开发建设,构筑一批海洋经济发展新平台。加快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发展步伐,大力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完善大宗散货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编制宁波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发展纲要,进一步推进宁波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物流枢纽中心、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和空港规划及物流中心建设,提升第四方物流市场服务水平。合理布局发展石化、船舶、钢铁等先进临港产业,扶持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等海洋新兴产业,提升发展海洋旅游、海洋渔业和海水产品加工等产业。
(四)深化改革开放,构建科学发展新优势
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抓好省级扩大对外开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推进市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落实新一轮市对县(市)区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推进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积极申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加大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力度,完善基础设施用地有偿使用、新兴工业用地定向招拍挂出让、建设用地退出等机制,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地方金融创新,扩大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探索发展农村互助保险,推进企业上市,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推进公用行业企业改革,完善国有投资公司体制。鼓励民营企业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继续推进社会领域各项改革。
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创新招商方式,加大招商选资力度,重点引进龙头型、基地型、效益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力争实际利用外资20亿美元以上。积极组建现代贸易大企业,吸引更多境内外贸易企业来甬落户。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深化科技兴贸和品牌强贸战略,提高外贸产品以质取胜能力。引导加工贸易企业集聚发展,提高加工贸易增值率。鼓励兴办特色进口交易市场,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紧缺能源原材料和适销消费品进口。加快外经合作步伐,推动有条件企业扩大境外投资,鼓励并购境外知名品牌、营销网络和研发机构,支持企业有序向外转移一般加工能力,积极承接境外重要工程项目。加快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推动宁波化工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确保梅山保税港区如期封关运作。
推进内外开放合作。深化与港口城市、中西部地区城市和国家部委的合作,加强无水港和港口联盟建设,积极构建文明和谐高效服务的大口岸。推进与浙东经济合作区和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合作,积极接轨上海世博会,承办好“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扩大与国内外友好城市的合作交流,以“宁波周”活动为平台推进经贸、文化、旅游等合作。力争引进内资180亿元、重点机构100个。抓好对口帮扶、“山海协作”和甬衢资源产业合作,继续做好对口支援青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