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支教
胡惊雨生于1990年,是宁海西店人,和新疆结缘于2005年夏天。
那一年,胡惊雨的父亲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做生意。暑假,正在上高二的她去看望父亲。一天,她在一所中学门口看到一张通知,说有一位新西兰志愿者在学校里办了一个暑假班,有意者可以去听。出于好奇,她去了。志愿者叫司棣华,教当地孩子学英语。
“新疆很需要英语教师,如果你以后有机会,可以来新疆支教一段时间。”两个月的假期结束时,胡惊雨和司棣华依依惜别,司棣华说。
“外国人都能到中国支教,我是中国人,更应该来!”胡惊雨心想,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来的。”
2010年9月,胡惊雨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国际商务管理专业毕业,并选择到宁波英孚教育当助教。工作之余,她不断地通过网络联系支教的事,最后联系上了鄯善县达浪坎一中,该校需要英语志愿者。
“你做好事,妈妈很支持,你可以将全部工资用于资助当地孩子,你的生活费,我来负担,你不一定要去那么荒凉的地方支教。”胡惊雨的决定遭到了妈妈的反对。胡惊雨苦苦恳求妈妈,妈妈终于让步了。
2011年9月初,胡惊雨辞去了年薪4万元的工作,一路颠簸来到了达浪坎一中。
民族情深
达浪坎一中有13个班级,300多名师生。除了胡惊雨,所有师生都是维吾尔族人,她被安排负责8个班级的英语教学。
“她是我们学校最优秀的老师!”这是达浪坎一中校长斯迪克·尼亚孜对胡惊雨的评价。这评价里,有对胡惊雨高超的英语教学水平的肯定,更多的是对她人品的肯定。
刚去时,胡惊雨住在学校的一间小房子里。没几天,她得知,由于学校宿舍有限,几名离学校很远的学生每天晚上不得不赶回家居住,她便让出了这间房,自己借宿到一名学生家中去了。一个月后,为了不打扰这名学生家庭的生活,她搬到了镇政府一间废弃的地下室里,由于阴暗,各式各样的虫子常爬进来,好几次半夜里,她被爬到自己脸上的小虫子吓醒了。
双休日,她经常应邀到当地的孩子家中去做客,天热时,她会和孩子们一起露天睡在房顶上,“不用席子,一条被子往身上一裹,睡觉前还可以边聊天边看星星和月亮,”在胡惊雨眼里,这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看星星和月亮,有时也会给胡惊雨带来苦涩。去年中秋节,达浪坎上空的月亮特别圆,当地人是不过中秋节的,她呆坐在操场上,突然生出一种时空交错的茫然——我在哪里?在干什么?
如果说胡惊雨走进这个沙漠中的小镇,是因为无法忘记对一位外国志愿者的承诺;那么,让她产生了带当地孩子去看海的念头,则是她在当地感受到了太多的关爱。
学生们视胡惊雨为姐姐,还给她取了个维吾尔族名字——玉尔吐斯艾,寓意为“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最让胡惊雨感动的是今年1月3日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胡惊雨给初一(3)班的孩子们去上课,她发现七八个学生围在一起用维吾尔语商量着什么。当天中午,一群女同学来到她的办公室,将一个盒子交给了她,齐声用不太标准的汉语喊——生日快乐!她打开盒子,里面露出了一个红色的电子表,这是全班同学用你五角、我一元地凑出来的30多元钱,给她买来的。
家长们对胡惊雨也非常好,去年古尔邦节那天,胡惊雨应邀到一名女生家去做客,她被冻得有些发抖,这名学生的妈妈不停地给她搓手,直到她的手暖和起来,才去烧饭。
胡惊雨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她想在自己离开时,圆孩子们最向往的梦——去看海,以回馈这片土地。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