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图片新闻 正文

甬优超级稻破纪录背后的故事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2年11月29日 09:42   【 】 【打印
0

  

  许跃进操作收割机实割测产。(沈庆炜摄)

  2012年11月27日。拥有七千年历史的稻作故乡续写新的辉煌———单季晚稻最高亩产突破1000公斤大关,达到1014.3公斤。由我市科研人员自主研发的甬优超级稻犹如一颗“明星”,再次成为国内关注的焦点。高产的背后,凝结了广大育种、推广和种植农户的汗水和心血。他们的故事朴实而感人。

  一粒希望的种子

  甬优系列品种,是以马荣荣为首的宁波水稻育种团队的杰作。繁育这粒“金种子”,花了一群“田间科学家”24年的时间。

  1988年,浙江省推出8812计划攻关杂交粳稻育种,后因遭遇技术瓶颈,各兄弟市的杂交稻团队纷纷放弃,只有马荣荣团队坚持了下来。2000年,杂交粳稻“甬优1号”通过审定,成为浙江省第一个比照增产10%以上的稻种。在“甬优1号”的选育基础上,马荣荣团队又把目光瞄向“籼粳杂交稻”这一多少同仁想过、试过,也失败过的世界性水稻杂交难题。

  在宁波科研界,马荣荣被称为“最像农民”的科研人员。一年中至少有150多天泡在田头;重点试验田、制种地的每一株稻,他看过不止一遍;第一株水稻何时开花何时谢,开花时两根花蕊张开的角度有多大,这些细节全部精确记录在田间档案。马荣荣带领的这支水稻育种团队,人数不多,却要完成每年从田里收集8万多份水稻材料的“功课”。团队里不善言辞的陆永法负责抗性鉴定,每年要完成田间1万多份材料的抗稻瘟病性鉴定和抗白叶枯病性鉴定,10多年来累计鉴定了20多万份材料。

  每年早春和初夏,团队成员都要完成一次“南渡北归”,从宁波飞往海南南繁制种基地加种一季水稻,再把稻种带回宁波试种、分析试验结果。他们十几年如一日地泡在田里,农忙季节天蒙蒙亮就赶到田头,晚上坚持到看不清稻了才收工,每年只有寥寥十几天可以休息。天道酬勤。2004年,以“甬粳2号A”为母本培育的籼粳杂交稻“甬优4号”在宁波横空出世,次年,马荣荣团队又育成“甬优6号”。两年后,它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从此“超级稻”中多了“籼粳杂交稻”这个新分类。

  2008年,针对“甬优”籼粳杂交稻推广中发现的不足而精心改良的“甬优12号”通过品种认定,开始大面积推广。此后,这粒“金种子”的产量开始狂飙。

  一位大户的梦想

  好的水稻品种,只有落地试验,才能“开花结果”。在甬优系列品种推广过程中,许多农民承担着试种任务。而许跃进是其中的佼佼者。

  “亩产突破1000公斤!”去年创造943.1公斤单产纪录时,许跃进就透露了新目标。与土地打了十多年交道,这也是老许一直追求的梦想。如今,他终于梦想成真。

  “种稻,好比是养孩子。”说起高产经验,许跃进形象地说,稻子会“说话”,但不会出声。这就要你用眼睛去跟它“交流”———每天早、中、晚各一次,观察稻叶颜色的变化,判断其生长状况。田间缺水了,补水;水多了,放掉一点。钾肥、氮肥等肥料,施多施少,亦是如此。

  这些天,示范方验收让许跃进忙得团团转。但一有空闲,他还是赶紧把头一天农事生产要点记录到电脑中,“有了这些数据,心中才有底。”

  做记录的好习惯,老许已经坚持了14年。2007年以来,农技部门委托的多个科技试验项目放在许跃进田间展开,每个品种的特性、生长规律、施肥要求、秧苗间距包括技术缺陷……新的种田“套路”让他的记录本越来越厚,经验也越来越丰富。

  合作社引进大学生后,许跃进开始在电脑上制作表格,分门别类进行记录。在前天的测产现场,当许多人讨教高产“秘诀”时,这位全国优秀种粮售粮大户不无自豪地说,粮食大丰收,管理放在第一位。

  一个团队的“法宝”

  2007年,鄞州区农技站开始试种“甬优12号”超级稻。“有好品种还不够,得有更多的技术配套。”高级农艺师、区农技站站长杨筠文说。

  鄞州区农技站组建了一支集种子、栽培、植保、土肥技术于一体的粮食生产科技创新团队。一年250个工作日,他们180多天在田间。播种、插秧、施肥、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要在本子上记录。高产科创团队的“田间笔记”就这样开始形成。

  6年中,鄞州区农技站每年安排十多项栽培试验,总结出近200条经验及教训,“田间笔记”因此不断“升级”。现在,无论是区里的种粮大户,还是外地同行,这些材料成了索要的“法宝”。

  不单单是鄞州区。这几年,一支支由首席专家组成的科技攻关团队联基地、联大户,分16个子课题进行科技攻关,为解决粮食生产中的疑难杂症倾心尽力,在高产、稳产和生产效率的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发表论文62篇,制订技术标准9个,申报专利5项。多项技术迅速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为我市粮食增产提供了技术支撑。记者 孙吉晶 余方觉

编辑: 陈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