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教育界的声音:
公交车上做作业,非共性现象
据宁波市教育局相关统计,全大市共有476所小学,7.3万名小学生。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市教育局已经要求全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留书面作业。而按目前学生们的实际课业量分析,孩子基本可以在晚上八点半之前完成。
对于这些现象,宁波市镇安小学校长顾秋红有自己的看法。她说,作业做到深夜、在公交车上做作业等情况,属个别现象,非共性问题,不能就此认定为小学生课业负担重。她以自己所在的学校举例,全校有1200多学生,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量,都能保证学生在正常情况下可在晚上八点半之前完成。
她认为,之所以会出现“作业写到深夜12点”之类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同量的作业,有些学生20-30分钟就能轻松完成,而有些学生要拖上2-3个小时可能都完成不了。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王浩博士认为,小学生应该接受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能体验到童年幸福和快乐的教育,并且能在获得幸福、快乐的健康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思考及学会独立的能力。
他认为,之所以会出现小学生在公交车上做作业等现象,有诸多因素。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在公交车上做作业,任其长期发展,毫无疑问是不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