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五条”细则中关于二手房严格按转让所得的20%计征个人所得税的条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而网上传出了多个虚假诉讼的“避税攻略”。对此,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有着丰富办案经验的法官邢绍轩表示,这些匪夷所思的“避税攻略”不但不可行,而且存在很大法律风险。
假离婚避税?
易酿家庭悲剧
受抢搭政策末班车效应影响,二手房交易已经进入高峰期。根据目前的政策规定,满五年且是卖方家庭唯一住房的房产,可免征二手房个人所得税和5.5%左右的营业税,较高的性价比使此类房源备受买方和改善类住房业主关注,卖方获得的利益也最大。因此部分拥有两套以上住房的家庭,想通过诉讼协议离婚将某套满5年房产变成家庭唯一住房,从而赶在“新国五条”地方细则出台前尽快将房屋高价出售。
法官观点:该避税行为看似钻了政策的空子,实则风险极大,往往出现因原配偶售房获利后不肯复婚,引起家庭纠纷和经济纠纷,进而对簿公堂。在司法实践中,此类诉讼不仅难以获得法院支持,还会因之前虚假诉讼受到罚款、拘留的处罚,构成犯罪的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所以假离婚不仅存在人财两空的风险,更易造成家庭伦理的悲剧。
房屋买卖虚假诉讼?
税款照缴,还可能被罚
根据网上的说法,可通过房屋买卖虚假诉讼,借法院判决或调解过户避税。例如,购房人A与房主B签订房屋买卖合同,A向B交付了购房款后诉至法院称B拒不履行合同过户,请求法院判决B继续履行合同,B承认合同的真实性且收到购房款。双方希望通过强制执行避税。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