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罗乡村游“真金白银”
登山徒步骑行,甬城市民家门口健身“一张网”网进健康的同时,还网进了真金白银的经济收益。
“以前农产品要肩挑背扛到县城售卖,现在村民坐在家里,客人自己会找上门,还能卖个好价钱。”宁海茶院许家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锡和说,游步道开发最直接、看得见的好处便是,昔日人烟稀少的村落逐渐“火”了。他说,自从4年前许家山修整完9.2公里的游步道后,这个山间小村的访客量逐年递增,带动了当地健身休闲经济的发展。北仑大碶街道相关负责人则介绍,发展森林游步道的一大优势,是吸引了大量的客源,使景区周边形成统一的产业链,“九峰山100多公里的森林游步道每年创收已过亿元。”
而随着步道经济、骑行经济和赛事经济对健身休闲产业形成的利好刺激渐成规模,传统的农家乐也开始升级发展。
北仑大碶街道九峰山新农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张科杰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新业态、新商机的集聚,更加规范、更大规模的农家餐饮公司正逐步走进人们视野。据介绍,早在2007年,北仑九峰山便成立了管理规范的“公司制”形式农家乐碧秀山庄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李进告诉记者,去年全年山庄旅客接待量已跃过30万人次大关,“‘健身经济’成为公司的主要增长点,周末的餐饮消费人数已经超过2000人次,去年公司营业收入接近800万元。”
除农家乐旅游外,北仑还提出“大九峰”发展规划,今后将在休闲步道的串联带动下,大力发展梅花节等旅游节庆,兰花展等花卉产业,以及全国山地赛等赛事经济,促进景区内新农村的联动发展。“4年前,九峰山景区内9个村庄平均村级经济收入只有28万元,去年已经超过110万元。”张科杰说。
目前,鄞州的古道游、宁海的百里游步道,还有东钱湖的自行车道游等等,都成为市民假日休闲的好去处。在这些天然健身的“绿色长廊”上,一些大的旅游景区、生态资源、农产品被整合升级“串联”,最大激发乡村经济新活力。
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宁海为例,目前已建成500余公里的登山游步道,全县398个行政村中,近一半的村庄“串联”在纵横交错的游步道上。
-配套设施建设亟待跟上
随着“健身经济”日益成为一种主流的休闲方式,一些随之而来的“幸福劫”逐渐显现。
这两年,每逢周末,健身游步道附近停车难、住宿难和卫生问题等,已经成为游客关注的焦点。
“景区内现有停车位300个,按照目前的游客接待规模,可能还缺100多个车位。”宁波九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福昌告诉记者,九峰山景区今后将增加600个停车位,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健身游客需求。
发展“健身经济”的困惑不止于此。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部分游步道特别是天然古道还缺乏公司化管理,卫生环境脏乱差等“另类的风景”,难以让游客“开心而来,舒心而归”。同时,游步道附近的住宿接待水平也亟待进一步提升。在许家山,古村的农家客栈只有10个左右的客房标间,与旅游旺季庞大的游客量相比,确实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业内人士认为,我市在大力发展“健身经济”的同时,还应加快相关区域的服务功能建设,加强开放式休闲空间的营造,提高休闲步道和景区的软硬件配套设施。
新闻内存
宁波拟构建“两纵三横”绿道体系
有没有这样一本“健身指南”,能让市民按图索骥轻松迈出徒步运动和低碳骑行的步伐?近日,记者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了解到,我市拟构建贯穿南北的“生态画廊”、“滨海蓝色”两条绿道,以及横贯东西的“山水人文”、“休闲揽胜”和“登山健身”三条绿道,形成一个“两纵三横”的生态绿道体系。
纵向的“生态画廊”将贯穿宁波西线,从杭州湾湿地开始经余慈绿心、余姚古城,沿四明山直到奉化溪口,再延伸到宁海前童古镇;纵向的“滨海蓝色”则贯穿宁波东线,从杭州湾湿地出来,一路沿海到九龙湖畔,跨越甬江连接东钱湖,再经象山港进入象山松兰山景区,并连接石浦和三门湾湿地。
横向最北的“山水人文”连接余慈古城和九龙湖,一路山湖密集,沿途富有江南特色;横向居中的“休闲揽胜”从奉化溪口到东钱湖,再进入北仑山区一直通到穿山半岛;横向最南的“登山健身”则从宁海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基地一直到象山松兰山景区,形成一条特色的山地徒步或骑行路线。(施超)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