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必拆、六先拆
用公平破解拆违难
“许多市民心里都清楚违法搭建是不对的,但是周围的人都这么做,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而且温州违法搭建多还有自身的原因。”温州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温州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违法搭建之风颇盛,老百姓持观望态度,眼睛盯着党员干部,导致拆违断断续续,效果不明显。此外,2011年前,温州的违建在拆迁时都要给予一定的赔偿,而各种拆迁补偿政策不统一,拆迁户与政府讨价还价,造成拆违推进难。
在调查走访中,温州市委市政府坚定这样的理念:拆除违法建筑,更深远的意义在于维护社会公平,只要政策公平,做事过硬,拆违并不难。
找准了这个关键“穴位”,温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违必拆、六先拆”原则,只要是违法搭建,一律拆除,而且没有半分钱补偿。此外,对于沿路、沿河、妨碍建设、存在公共安全隐患、大型违章和顶风违建等六类违建,发现一起,拆除一起。
政策公开了,做法一致了,大家对待拆违的心态也就平和了。市区一居民小区近三分之一违法搭建是党员和公职人员所为,温州市委督查组现场办公,党员干部自行拆除后,其余居民纷纷配合城管人员拆除。
为了保证“三改一拆”工作顺利进行,温州对党员干部和公营单位进行严厉监管。温州市委办公厅出台专门文件,要求每个单位、每名党员干部填表,报告有无违法搭建。如有,在承诺时间内自行拆除,纪委监察部门不予追究。如有隐瞒不报或延期拆除的,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据介绍,2011年下半年以来,温州拆除市级行政事业及公营单位违建180处,9.7万平方米;因为不作为被免职的党员干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不在少数。此外,温州还要求党员干部在拆违中“三带头、三不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群众心中有杆秤。在党员干部和公营单位的带头下,温州“三改一拆”的整体进度大大提速。去年,温州市区开工城中村改造项目59个,建筑面积596万平方米;旧房拆除建筑面积259万平方米;市区拆违1914万平方米,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面对更为复杂的城中村改造拆迁,温州更是进行了全方位的制度设计。针对征收难、安置难、补偿难问题,温州采取“四策合一”办法,将城中村改造房、在建制镇实施的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安置房、城市建设房屋征收安置房统一纳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体系,享受国家有关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政策支持。
此举不但打通了在拆迁安置过程中的政策难关,还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鹿城区双屿街道村民张大伯一家三口,住的是基底面积60平方米的三层楼房。他按照城中村改造提出的三种转换方案,选择了按人均30至50平方米,并且独生子女可增加一个人口数的最佳方法置换。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