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过程中,遵循先建设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再建设公交专用道的顺序。因为基础较好,建设周期也短,可确保对市民出行影响降低至最小。
“而且相对于国内其他城市公交专用道建设,环城西路投资较小。”专家说。
“人非共板”会不会造成干扰?
也有市民提出了一些专业性的问题。“为什么在有些公交专用道建设中,要把行人和非机动车‘赶’到一块,实行‘人非共板’。”
专家说,‘人非共板’主要是为了避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互干扰。将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设置在一个平面上,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通过高差自然分离,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利用立柱、栏杆、窄绿化等分隔。
“‘人非共板’并不会造成非机动车和行人相互混杂。目前在上海应用较广,效果较好。”
环城西路为何选择路侧形式?
专家解释,环城西路现状道路宽度在31~49米,以34米左右为主,无中央分隔带,且道路拓宽条件有限。“如果设置中央式公交专用道,势必涉及到很大的改造工程量与拆迁量。”
同样,由于环城西路公交车站间距不大,平均为540米,公交停站频繁。因此,不宜设置次外侧公交专用道。
综合以上情况,本次环城西路公交专用道设计方案采用了路侧公交专用道形式。
记者林伟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