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王建明:那些藏在花钱背后的民俗文化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4月28日 07:39   【 】 【打印
0

  据王建明介绍,花钱雅称“花泉”,又称“厌胜钱”,是一种不具备货币功能的非流通民俗钱币,通常为贺岁、节庆、玩赏、馈赠、装饰、纪念、压邪、祈福之用,其功能与现代的纪念币、纪念章相似。最早出现于汉代,经唐宋各朝,至明清而大盛。材质主要以铜为主,也有金、银、玉、料(玻璃)、铁、木等材质的。文字与图案涉及政治、历史、地理、宗教、神话、风俗、民情、文化、娱乐、书法、美术、工艺制作等各方面的内容。

  王建明说,好的花钱现在已越来越难寻,如果说,十年前还能在宁波古玩市场有幸寻觅到一两枚的话,如今这样的机会已越来越少。前阵子,他听说一位朋友手里有一枚比较好的方孔“苏炉花钱”,当即表示愿意以高价购买,那位朋友考虑再三还是婉拒了他,对此,他深表理解,“毕竟现在好货难寻啊!”

  那些藏在花钱背后的民俗文化

  据悉,古时佩戴花钱颇成时尚:祝寿的老人佩戴一枚,祈求“延年益寿”;进京赶考的人喜欢戴着“连中三元”、“官居一品”。甚至人们的烟荷包坠上、拄的拐棍上、剃头匠的剃头刀把上也都挂着花钱。花钱按其用途及题材大致可以分为宫钱类、吉语类、民间故事类、宗教类、游戏类、特殊用途类等几大类。

  当然,最让王建明痴迷的还是花钱背后所隐藏的民俗文化。花钱中的文字图案千姿百态,各具姿容,堪称古代的“铜版画”,是各代民俗民风的缩影。

  王建明向记者展示了两枚他最珍爱的花钱。一枚是“一品当朝”花钱,为清朝挂牌形花钱。通长68mm,直径50mm,厚3.3mm,重55g。钱面上一只仙鹤悠然自得地在一块礁石上梳理羽毛,礁石边惊涛拍岸,浪花飞溅。在明清时期,鹤意喻长寿,又可代指官至一品,因此此花钱有“一品当潮(朝)”之意。钱币的背面为一青年男子骑在麒麟之上,手拿一枝灵芝,其意“麒麟送芝”,因“芝”与“子”谐音,故含有“麒麟送子”之意。显而易见,这是一枚吉语钱。因其又是一枚母钱,意义非凡,留存量也极少,所以如今在市面上价格挺高。

  另一枚“周处除三害”是民间故事钱,此类花钱内容多为一些历史故事或神仙传说,就像古钱里的“连环画”一般,讲故事,说道理,是古时长辈送给晚辈的礼物。花钱的正面是“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周处是三国末期东吴人,从小死了父亲,缺乏管教,喜欢骑马打猎,性情暴躁,动不动就和人争斗。村里人讨厌他,把他和山上的猛虎、水里的蛟龙合称为“三害”。他为村里人射死老虎宰杀蛟龙后,才发现自己也是人们眼中的三害之一,难过之极,于是痛下决心,改过自新。背面为“田氏哭荆”,见于梁人吴均撰《续齐谐记》。花钱上表现的两个历史故事,以生动的画面告诉人们知错就改、弃恶从善的道理。

编辑: 郭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