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养殖围网密布 城郊河道变鱼塘 渔民:垂钓需交费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5月14日 07:33   【 】 【打印
0

渔民生计与自然生态如何共处?

姜山镇淡水渔业队的同志介绍说,渔业队存在几十年了,该镇数十公里长的河流,都是渔民的“田地”,现在以捕鱼为生的,还有几十人。以前,个人分散承包,每年上交到队里总共才几万元钱,去年被一个老板承包去了,每年上交承包款逾60万元,对全体渔民有好处。

“这里一直就是渔民的鱼塘,只是外人不了解罢了。”渔业队的同志说,虽说有点“扎眼”,但围网养殖是发展趋势。

鄞州区渔政执法大队同志介绍,这些渔民都有养殖证,承包河流开展养殖是合法的。以前渔民多为捕鱼,现在为提高经济效益,逐步转为网箱养殖和围网养殖,作业方式变化了。

河道养殖会不会污染河流?渔政部门人员认为,这个不必太担心。现在乡村河流的水质大多是富营养化,而渔民养的多为花鲢、小龙虾,基本不需要投喂饵料。

围网养殖,最大的问题是可能影响河道行洪,渔政和水利部门对此观点一致。

据介绍,由于历史原因,鄞州区每个乡镇有一两个渔业队。河流就是渔民耕种的田地。区渔政执法大队的刘大队长说,河流具有多项功能。渔民有养殖证,围网养鱼是可以的,但要适度,合理布局,不能影响航运、行洪以及农业灌溉。如果围网太密,到了汛期或台风来袭,上游水草冲下来受阻,对行洪构成威胁。这时,养殖围网往往也会倒掉或被冲走,经营风险挺大的。

根据有关法规,如果禁止养鱼、捕鱼,让河道保持自然生态,就得让渔民上岸。政府为此要支付补偿金,帮助渔民另谋出路,收上养殖证,就跟农田征用一样。刘大队长介绍,一年前,鄞州区在新城规划建设中曾考虑过,但算下来,补偿金数目巨大,难以承受。

这些年,市区慢慢向农村拓展。开发河道养殖,与维护自然生态景观“碰撞”到了一起。这个矛盾,一时还难以解开。水利部门表示,如果围网养殖影响水利排洪,市民可以投诉,执法部门会要求整改甚至拆除。(记者余建文)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