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近期梭子蟹大量上市致货增价跌 东海有鱼还是无鱼?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8月27日 07:34   【 】 【打印
0

  狂捕滥捞

  渔场资源跌破红线

  水产专家普遍认为,东海渔业资源日趋衰退是事实,而且形势非常严峻,但还没有到东海无鱼的境地。

  据科研部门估测,浙江渔场渔业资源年蕴藏量为400万吨左右,年最大持续可捕量约200万吨。近5年来,我省平均捕捞量为308万吨,超出最大可捕量的54%。海洋渔业资源长期处于过度捕捞状态。目前,全省各类渔船3.7万艘,功率达到400万千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其中涉渔“三无”船舶竟有1.23万艘,功率约44.2万千瓦,大大超过了资源承载力,加上渔具渔法不科学发展,渔船出海捕捞大小通吃,“赶尽杀绝”,直接导致了东海资源的日趋衰退。

  与此同时,随着近海工业化发展,工业排水、生活用水对海水造成的持续破坏,导致了渔业资源生存环境恶劣。此外,日渐增加的滩涂围垦、海底管线以及繁忙的海上交通等,对经济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和洄游通道造成了严重影响,加速了东海渔业资源的衰退,并已跌破了“资源红线”。目前,浙江渔场的带鱼、小黄鱼捕捞量逐年减少,而大黄鱼、乌贼等已濒临灭绝。

  恢复资源

  多管齐下才能奏效

  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在浙江海域非法从事渔业生产的“三无”船舶,既有本省的,也有山东、福建等外省的。这些船舶捕捞时往往不计后果,尤其在伏休期也敢违规出海,酷渔滥捕,严重破坏了海洋渔业资源。去年10月份以来,我市已查扣涉渔“三无”船舶41艘,并全部进行了拆解。

  对此,有关专家认为,东海渔业资源衰退的原因很复杂。客观上,生态环境的破坏,海水污染及大气变化,影响了鱼类繁殖和数量。主观上,渔船的迅猛增加也导致了海洋捕捞强度过大。因此,要恢复海洋渔业资源,除了严打涉渔“三无”船舶外,要多管齐下才能奏效。

  为此,有关水产专家呼吁,渔业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尽管目前浙江渔场资源状况已跌破“资源红线”,但只要采取减船减能、休渔禁渔、增殖放流等一系列“休渔养海”措施,渔业资源就有望逐步恢复。反之,“东海无鱼”将成为现实。

记者 王量迪 通讯员 刘御芳 实习生 卢琼翔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