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金川:爱洒乡间四十载
龚金川,奉化市城东小学校长。他14岁时因意外事故失去右手,凭着坚韧毅力和顽强意志完成学业,走上教师岗位。从教40年来,他多次放弃“升迁”机会,倾情奉献农村教育,被当地人尊称为“独臂校长”。
2012年10月30日清晨6时20分左右,龚金川照常到奉化县江畔晨练,突然看到一位老太掉进江里,他见状,径直跳入冰冷刺骨的江水。江水几乎可以没过龚金川的头顶,虽然熟悉水性,但他还是呛了几口水。好不容易才将老太太推到岸边,众人合力将老太拉上岸。救人回到家后,妻子、女儿看他全身湿透,他轻描淡写地回答,“不小心掉河里了。”
认识龚金川的人都说,他独臂救人看似偶然,实则必然。69岁的邬作义,退休前是奉化市教委副主任,看着龚金川一路成长。“初中时,龚金川读书很刻苦,别人出去玩了,唯独他独自坐在教室里,用左手练习写字,抿着嘴,背挺得直直的,一笔一划,村里的大人们经常拿他独臂刻苦学习的例子来教育子女。”
1973年,19岁的龚金川初中毕业,走上了三尺讲台,自此他将一生扑在了乡村基层教育上,用自己的单臂,给学生撑起了一片爱的蓝天。
1979年,25岁的龚金川被调到了西坞镇石桥小学出任校长,由于石桥小学的校长经常更换,教学质量很差。一开始,村里人对这个独臂的年轻人有些怀疑:“双手健全的校长都管不好,这个一只手的,能行吗?”为了让家长们放心,龚金川立下了军令状:“试用我一年,不行,我主动下课。”当时学校只有7个教师,却要管5个班级的学生。龚金川全身心地扑在改善教学质量上,短短一年,学校的初中录取率从72%提高到了97%。从此,村民们对这位“独臂校长”刮目相看,他的名声也一炮打响。
40多年的乡村小学教书生涯,龚金川从未向上级提过调入城里的申请。一次,组织上想安排他去当乡镇干部,他婉拒了。还有一次,他有机会出任原教育局印刷厂的厂长,可他还是没有去。在同事眼里,这样的好差事,打着灯笼也找不到。龚金川则笑着说:“我喜欢教书,喜欢教农村娃,在基层教书让我很有成就感。”
除了教书育人,龚金川还热心社会工作,连续两届担任奉化市肢残协会主席。他经常鼓励残疾朋友:“我们肢体残疾了,但心不能残,一定要自强自立。”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