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宁波新增18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唱新闻面临消亡危险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11月26日 07:15   【 】 【打印
0

有的邀约不断 有的后继乏人

传承人水春华(龙舟竞渡)

有的邀约不断 有的后继乏人

传承人史翠珍(金银彩绣)

有的邀约不断 有的后继乏人

传承人朱秀定(唱新闻)

本次公布的传承人名单

鄞州有7人:朱英度(灰雕)、张立群(戏台螺旋顶)、马宝春(大头和尚)、闻海平(宁波走书)、朱秀定(唱新闻)、史翠珍(金银彩绣)和水春华(龙舟竞渡);

余姚有4人:杨松炎(十番锣鼓)、刘永章(木偶摔跤)、符永江(精武拳(械)技)和金星乔(石雕);

慈溪有4人:杜松根(上林湖传说)、王耀国(水火流星)、郑飞民(红铜炉制作技艺)和郭永尧(慈溪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北仑1人:周翠珠(造趺);

象山1人:谢才华(剪纸);

海曙1人:董幼祺(董氏儿科)。

记者昨日获悉,浙江省文化厅日前公布了第四批省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我市18人上榜。至此,我市共有省级非遗传承人58名。

记者调查发现,此次新增的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有的是表演邀约不断,有的是后继乏人,而有的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木偶摔跤人气很旺

木偶摔跤是流传于余姚姚北泗门一带的民间民俗舞蹈。它源于民间艺人的一种搞笑活动。表演时,两个木偶人相对缠臂,扭在一起,在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中展开激烈的搏斗,直斗得难解难分。

提起木偶摔跤,余姚文化馆非遗办的沈信标很是自豪:“我们的木偶摔跤是宁波乃至全省所独有的一种民间舞蹈样式,还上过央视呢。”

今年年初,一场别开生面的浙江省非遗展演晚会在杭州上演,参加展演的11个精彩的民间非遗均由各地推荐、网民票选产生。而木偶摔跤就是其中之一,足见它人气之旺。

分析木偶摔跤在民间如此受欢迎的原因,沈信标认为,这与其本身的特点有关。用他的话说,那就是“有木偶摔跤的地方,总会有欢声笑语。”正是因为木偶摔跤极具趣味性,“有人愿意学,也有人愿意看。”当然,政府的支持也是一个原因,“每次参加活动,政府都有补贴,这也使得表演者积极性比较高。”

沈信标一点都不担心木偶摔跤的传承问题,“省级传承人刘永章定期会去传承基地授课。我们会木偶摔跤的有四五十人,随便拉哪个出来,都能独立承担表演。”

与木偶摔跤有着相同命运轨迹的,还有造趺、大头和尚、龙舟竞渡等群众基础良好的表演技艺性非遗项目,在当地政府的重视下,一些业余团队经常开展表演、竞赛等活动。

唱新闻面临消亡危险

此次上榜的宁波走书,则是最近几年才打了个“翻身仗”。一度走向沉寂的宁波走书,借着作品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的契机,并通过“天天演”采购名录的进一步推动,如今在鄞州及周边地区,演出市场日渐走向繁荣。

去年一年,沈健丽夫妇演出数百场,足迹遍布鄞州五乡、石碶、姜山、云龙等多个乡镇。用沈健丽的话说,是“去年一整年,几乎没怎么休息过。” 

据了解,目前,两名宁波走书的省级传承人沈健丽和闻海平正在积极寻找年轻一辈传承人,努力将这项技艺发扬光大。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此次上榜的灰雕、戏台螺旋顶、唱新闻等非遗项目,传承人几乎都是唯一的。

灰雕和戏台螺旋顶,都是用于古建筑中的传统技艺,这类民间艺人因时代变迁,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虽然省级传承人朱英度也将灰雕技艺带进校园,但对于学生来说,这只是普及性的了解和部分技艺的传承。而张立群所带的徒弟中,能够独立从事戏台螺旋顶设计和制作的,依然乏人。

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我区几乎看不见唱新闻的表演了。”鄞州区文化馆副馆长陈素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长年在舟山一带演出的传承人朱秀定已过古稀,如果还找不到合适的弟子,“数年后,唱新闻这项省级非遗项目就要消亡了。”

记者 梅薇 通讯员 陈科峰/文龚国荣/摄

稿源: 宁波晚报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