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不单是减少小、散养殖场数量,更是倒逼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的契机。”市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成熟的畜禽养殖,一定要将养殖与环保两者有机结合,走可持续生态循环之路。
象山:畜牧小区养出“生态猪”
5月8日下午,在象山县新桥镇一个山坳里,一个占地8亩多的畜牧小区正在紧张建设之中。按照计划,这个畜牧小区将在今年8月建成,可以同时养1万头猪,届时新桥镇个体养猪户全都要搬进来。
象山县新桥江东畜牧小区建设项目是2012年度中央财政支持畜牧产业项目,项目由象山新源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实施,项目总投资275万元。
象山新源畜牧合作社的史成告诉笔者,整个小区将配套建设母猪舍、种猪舍、妊娠舍、配种舍、产房、保育舍、猪粪棚等,旁边还有沼气池、曝氧池等,污水都经过净化处理才排出去。
据了解,目前象山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畜牧小区有7个,生猪存栏3.5万头;在建畜牧小区两个;计划在三年内再建设5个畜牧小区,到2016年全县将建成生猪畜牧小区14个。
宁海:三级生态循环变污为宝
作为首批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县)创建单位,宁海县开创了“点上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三级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并不断加以完善和提升,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统筹发展。
该县在利用种养殖业所产生的废弃物上做文章,采取农牧结合的发展方式,大力实施畜禽粪便加工还田、沼气工程、秸秆过腹等资源循环,在各大相关企业间建立了“畜—沼—果”、“畜—沼—粮”、“畜—沼—鱼”等多种生态种养模式。目前已建成减排典型农业企业20家,其中9家被列为宁波市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在浙江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形成了中小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生物物种共生互利、物质多级循环利用等7种循环发展模式,总结出了“农业废弃物—奶牛养殖—有机肥加工—农作物”、“畜牧养殖—粪(肥)—有机复合肥—瓜果菜”、“鱼虾—贝藻”等多种立体化生态型循环模式。区域内60%以上农产品通过优质加工达到转化,60%以上农产品出口创汇,90%以上的农作物废弃物有效转化利用。
奉化:猪粪变成“营养肥”
近日,笔者来到奉化溪口镇新建村的永伦生态养猪场,看到流经养殖场前后的两条小溪清澈见底,没有受到污染的迹象。养殖场负责人介绍,猪场有近7000头的饲养规模,令人头疼的排泄物,如今经氧化塘发酵后变成沼液,并通过输送管道直接进入桃园、竹园、花木园,让农作物吃上了“营养肥”。如今,永伦猪场的沼液已成了周边几千亩农作物的“营养肥”。
此外,养殖场工作人员还将生猪干粪堆积起来,经过发酵,成为作物的有机肥。猪尿经发酵产生沼气,于是养殖场建起沼气管道,免费输送给周边80多户农户,用作烧饭做菜的燃料。
今年,猪场还在试验建人工湿地来吸纳沼液。笔者在试验场地看到,用生化处理过的沼液浇灌的美人蕉等水生植物生长情况完好。本报记者孙吉晶黄剑跃通讯员余燕玲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