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新闻网记者吴 文应于波
今年78岁的朱秀定,是大名鼎鼎的“唱新闻”非遗传承人。今年老人感染结核菌,辗转在多家医院住院治疗。正当朱秀定无人照料、别人害怕传染也都避之不及之际,80岁的侯爱红却主动接下“烂摊子”,义务照顾他。朱秀定连转三家医院,她都不离不弃,还主动拿出1万元做寿钱垫付医药费。她对朱秀定说:“别担心,至少你还有我这个姐姐。”
陪护床前不怕传染
6月6日14时许,在宁波二院的传染病病房内,医护人员个个戴着严实口罩,没任何防护措施的侯爱红格外显眼。
她舀起一勺粥,送到朱秀定口边。朱秀定摆了摆裹着纱布的手,示意胃不舒服,等会再吃。
简单的一顿饭,要吃上个把小时,侯爱红和护理人员轮换着喂食,天天如此。
朱秀定没老伴、没子女,入院后无人照料。而令朱秀定感动的是,今年4月,侯爱红得知他住院消息的当天,就不顾传染的危险,和老伴一起匆匆赶到医院,主动挑起了照顾他的重担。
“这么大岁数了,无依无靠,一个人住院怎么行!”自此,侯爱红以往轻松的生活彻底打乱了节奏。清晨,她出门去医院,傍晚,喂完朱秀定饭后才回家,俨如早出晚归的上班族。
“阿姐对我真是好得没话说,她年纪比我大,还每天陪我看医生,照顾我。”这句话,朱秀定常挂在嘴边。
为了安抚朱秀定,不让他多思多虑,80岁的侯爱红出入医院从不戴口罩。
儿时玩伴情深谊长
侯爱红与朱秀定都是咸祥人。上世纪30年代,他俩还是孩子时就在一起玩。
朱秀定3岁时,家庭遭遇变故,他被寄养在一户音乐教师家里,自幼便受音乐熏陶。当时朱秀定的养父母家门口,有片绿树成荫的园子,是周围孩子的玩耍场地。住在附近的侯爱红是朱秀定童年最好的玩伴,朱秀定是“弟弟”,侯爱红是“姐姐”。
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侯爱红唱越剧,朱秀定为她伴奏二胡,一唱一和,两人默契十足。忆及那段温暖的童年生活,侯爱红脑海里总浮现起鸟语花香的场景。“小时候朱秀定性格内向,特别安静,老和女孩子们呆一块,男孩间打架嬉闹,他从不参与。”
侯爱红20岁以后,因工作缘故长住邱隘,婚后忙于家庭,但在那个没有电话的年代,两人还是彼此牵挂,亲如姐弟。每次回咸祥,侯爱红总会拉上朱秀定唠家长里短。聊到浓处,朱秀定的家门口就会传出熟悉的音乐声,恍如回到年少青葱的岁月。
二胡是两位老人半个多世纪来情谊的见证。侯爱红说,病中的朱秀定念念不忘“唱新闻”传承,当时他右手指要动个小手术,还特地嘱咐医生:“我只有一个要求,以后还能拉二胡!”
做寿的钱垫了医药费
入院头4天,朱秀定小腿肿得厉害,走路不稳,可一天要挂七八瓶点滴,平均2个小时上一回厕所,腿脚不好的侯爱红搀扶着朱秀定,一天十几个来回折腾在厕所和病床之间。
侯爱红有高血压,一操劳就头晕。两个月来,她兜里揣着药,累得头晕了就坐下来歇歇,吃颗药。
朱秀定吃不惯医院的饭菜,为让他多吃点,侯爱红找遍医院附近各种点心,馄饨、小笼包子、蛋糕……每天都不重样。
5月中旬,朱秀定特别想吃芋艿,侯爱红陪床走不开,让老伴去买。可5月本地芋艿刚播种,菜场根本没有,老伴跑了好几趟都空手而归,最后只得请农民挖出了刚种下的芋艿。次日一大早,侯爱红把一碗热气腾腾的芋艿端到了朱秀定面前。
其间,朱秀定需要转院治疗又暂时候不到床位,侯爱红便把“弟弟”接回了自己家。
今年5月,侯爱红迎来了自己的80大寿,儿子催她办酒,侯爱红说:“你舅舅这个样子,我哪有心思做寿。”生日当天,老人一如既往陪“弟弟”度过。
侯爱红每天早出晚归为朱秀定操劳,家人非常担心她会被传染,反对声越来愈强烈。“这件事,我要帮到底。”侯爱红一脸坚定。对此,老伴分外心疼她,但他知道妻子的脾气倔,只能尽力帮着分担。
朱秀定是走南闯北的街头艺人,没多少积蓄,医疗费、护理费全靠社会资助。这次,咸祥镇政府紧急救助了5000元,区文广局捐助了1万余元,咸祥文化站、区文广局的工作者们也自发为他捐款,而侯爱红则拿出1万元准备做寿的钱帮朱秀定垫付了医药费。
“朱秀定住院,侯爱红忙前忙后,这样的珍贵的情谊哪里找!”一起帮助朱秀定老人的咸祥文化站站长邵鹏翱,非常感慨这段积累了70多年的深情厚谊。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