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遗失半世纪的《乌氏盛房支谱》重现天一阁

乌氏家族几代人重视教育,曾设立宁波大学首个私人助学金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08-16 08:32:54   稿源: 东南商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遗失半世纪的《乌氏盛房支谱》重现天一阁,乌氏家族几代人重视教育

1957年,为了庆祝父母六十岁生日,在乌统旬的提议下,在大陆的兄弟姐妹和父母拍了一张全家福,后排右一为乌统旬。

遗失半世纪的《乌氏盛房支谱》重现天一阁,乌氏家族几代人重视教育

收藏于天一阁的《乌氏盛房支谱》。

乌隘(gà),这个用宁波话读起来别具特色的地名,见证了宁波乌姓族人的起落和变迁。

今年初在天一阁发现的《乌氏盛房支谱》中,关于宁波乌姓的来源有这样的记载:“始祖觉省公始迁以来世居镇海县西管乡。”

“寻根问祖,认祖归宗,是中华民族的情结。人到晚年,此情更切。常会自问,祖从何来?”83岁的乌统旬,是觉省公的第十六世孙。50年前,记载数百年历史的《乌氏盛房支谱》在他手中不慎遗失,愧疚伴随了他半个世纪;如今,在天一阁博物馆重获家谱,续谱重任他打算继续下去。

1乌氏家族一度显赫

乌统旬的曾祖父乌法垚年轻时白手起家,早年和朋友在宁波三江口创设了恒大木行,1912年,又与郑氏合伙在东门口开设了一家凤宝银楼。乌法垚在乌隘当地是一位乐善好施的富绅。村里有一座年久失修的宗祠,乌法垚决定出资重建,以供每年族人祭祀之用。后来又在祠堂旁边买下田地,收取的田租当做祭祀费用,不让族人有所负担。

“到了我祖父乌子英(名显元)手里,乌家的家产几乎占了金木水火土各行业。除了凤宝银楼和恒大木行(1921年改为涵德木行)之外,还有永耀电力公司的许多股权和在东乡东钱湖的一些土地。”1914年初,乌子英和蔡良初合伙创办了位于东大路(今中山东路)的宁波第一家自来水公司,此事在《鄞县通志》的第六册工程志中有过简单提及。

东后街86号,是乌家的祖屋原址,现在天一广场1号门的位置,自来水厂就在乌家祖屋的大门对面。据乌统旬回忆,自来水公司五层楼的顶层上有一个圆形的大型蓄水塔,只是自来水厂自建成后,从未正式营业过,大概是水质不好的缘故。“那年代宁波人吃的是雨水,差不多每家每户都有大水缸储水,有条件的人家还筑有水柜(用水泥筑的水箱)。我家大门内有两口井,一口是公用井,设在进门的大天井中间,一口为我家独用,在里面内屋的小天井角上。一般老百姓只有在久旱无雨时节,家中水缸见底了,才会去买自来水。”

后来因为经营不善和不慎受骗,乌家的家业每况愈下。即便如此,乌子英为人诚恳,在宁波商界一直颇有声望。1935年,宁波民间正在筹建灵桥,乌子英虽已无力资助,仍被推举为“改建宁波老江桥筹备委员会”委员,并在会计股任股员。股长是和丰纱厂的经理俞佐震。在宁波帮博物馆中收藏的《改建灵桥纪念册》中,一张黑白头像照是乌子英留给乌家后代的唯一影像纪念。

2教育为重屡有助学善举

“我祖父是前清的秀才,平时喜欢吟诗,自己也有诗集。父亲乌人孚原来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求学,因为祖父生意发展需要,迫不得已把正在读大学一年级的长子叫回宁波协助家业。父亲的英文和数理根基都不错,常在家给我们补习功课。”乌统旬说,在乌子英经商失败破产后,乌人孚在家待业,因为学历有限而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许正因如此,父亲才特别强调我们兄弟姐妹都要学工科,要掌握一门技术。”

乌家对子女的教育素来极为重视,到了乌统旬这一代,一到上学的年纪,兄弟姐妹们就被送到鼓楼附近的私立星荫小学,这是一家在当时十分有名气的学校(现更名为海曙区中心小学)。

在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捧乍镇,有一座“信严小学”,2010年5月,乌统旬受远在美国的三哥乌蔚庭所托,以父母的名义出资80万元改建,乌统旬夫妇追加了10万元购买30台电脑及一些电气化教育设备。

17岁的乌蔚庭离乡求学,在1947年考入台湾大学农业化学系后,专攻制糖化学。26岁辗转去到美国求学,1997年,成为临床化学最权威的组织美国临床化学学院的第一位华人院士。退休前是美国新奧尔良市路州大学医学院病理系检验专家。离家七十载的乌蔚庭乡音未改,在他心里,爱国爱家的热忱更是从未改变。

1986年,宁波大学创立时,乌蔚庭在学校里设立了“乌人孚清寒学生助学金”,藉此来纪念父亲一生重视子女教育的苦心。乌统旬介绍说,“这个助学金并不强调课业分数,只把重心放在清寒上。”这是宁波大学诞生时即设有的第一个私人助学金,也是当时各种奖助学金中金额最高的一个。助学金在17年间帮助了14位学生完成大学教育,直到2003年终止。

3与蔡康永家是世交也是姻亲

乌人孚常年在外工作,妻子庄严对子女影响很大。庄严是镇海庄市人,出身名门,18岁时嫁到乌家。因为受过中等教育,在亲朋好友中一直有很高的威望。“她的老师是宁波著名的办报人金臻庠先生的母亲。民国初年,提倡妇女解放反对缠小脚,她积极响应。”有一件事在乌统旬记忆中印象深刻,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制造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暴发,庄严发动子女组成募捐团,上街去募捐支援前线。7月中旬的一天,她把大家召在一起讨论怎様去募捐。“除了教一些宣传抗日意义的演说词,还亲自弹风琴教我们唱抗日歌曲。”

抗日战争时期,乌家曾经避难到宁波南乡一个叫做高郎桥小镇(今属于姜山镇)的蔡家大宅中居住。“那时父亲还在上海工作,母亲带着我们一家老小在灵桥南侧的码头上船,沿着奉化江南下。”奉化江下游流经甬江直通大海,有潮水涨落,南下行船应该选在涨潮时刻。船快到目的地时,经过一处坝头,由外江转入内河航行。没多久,就到了蔡宅后门的河埠头。

大宅的主人是当地颇有名望的蔡良初。“蔡先生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长子蔡慰堂娶了乌统旬的三姑乌芸卿为妻,算是乌家女婿,小女儿嫁给乌统旬的四叔乌人式,就是乌家媳妇。我曾在自来水公司里见过两块招牌,分别是蔡慰堂会计事务所和蔡慰墅律师事务所。”蔡良初的次子蔡慰墅,字天铎,是台湾著名综艺节目主持人蔡康永的父亲。后来蔡慰墅去上海做轮船生意,又到台湾做律师,虽然几经辗转,但因为三姑的关系,两家一直有来往。

在蔡家住了一年多,庄严又带着一家老小回到了娘家庄市,从南到北,租了两条船,“外婆家有很多亲戚照顾,还有一个原因,庄市的教学条件比南乡更好一些,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可以继续上学。”在父母的言传身教和不懈坚持之下,乌统旬兄弟姐妹十人中,六人成为不同专业的工程师,两人为注册会计师,两人为医学院教授,均在各自的领域有所成就。

4继承祖训续谱系家人

从衣食无忧到家道中落,乌子英一直坚持救济穷人,每年夏季在开明街碶石街口摆设茶摊,给往来劳力者免费饮用。庄严也继承了祖上美德,夏天给劳力者施茶,冬天给乞讨者施粥,即使自己不在宁波,也会出资请人代办。

失而复得的家谱让乌统旬释怀了半个世纪的歉疚,也让他下定决心,利用晚年时光,将族人近百年来的血缘脉细、荣辱经历续写下去。目前收藏于天一阁博物馆的《乌氏盛房支谱》,正是在乌法垚的主持下历时27年修续完成的。“1888年,我的曾祖父法壵公和他的堂兄法森公两人发起撰修家谱,并由族婿汤蕊卿协助完成初稿。1907年至1909年,法壵、法森两公相继去世,祖父接手续编,直到1915年才脱稿付印,历时27年。印全之后,祖父立即送了一册到天一阁久存,今天才能再查到原谱。”

续修家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因为不少亲人在外地甚至海外生活,乌统旬绘制了表格,一一发邮件向各个家庭收集回忆,“自从决定要续谱以后,和大家的联系又多了起来。还是遗憾晚了二三十年,如果父辈还在,就能了解更多的家族历史。家谱是社会历史的补充,可以为晚辈留下些文字记录。不仅仅是给本族人看,也可以让全社会阅读。”续谱与原谱不同的是,为了体现男女平等,乌统旬打算将本姓出嫁女子也独立入谱,并且记述及三代,以体现外孙儿女辈对外公外婆家的亲情。

宁波乌氏起源

关于宁波乌氏的起源,在日本学者本田治《明代宁波沿海地方的开发和移民》中还有另一种说法:“乌姓先世河南颍川望族,明末清初有兄弟逃荒来此,以烧窑为业,建成村落。”颍川,古郡名,为历史上除京师之外的大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州,是中国众多姓氏的发祥地。

按照地域,宁波乌氏族人分为东乌、西乌两派,乌隘村属西乌派。

乌蔚庭家乡助学

1999年5月,乌蔚庭又投入人民币100万元,在宁波大学医学院助建“张克玲生物化学实验室”以纪念其因肺癌去世的爱妻。

2011年,他在参观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之后决定在该院的护理学院设立为期共23年(到2032年止)的“乌氏健律助学金”,每年选拔新生4名,帮助他们直到毕业。此项助学金一次性投资人民币1565300元。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东南商报记者 林旻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