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人员展示抽出的稻叶。
(孙吉晶 摄)
中国宁波网讯(宁波日报 孙吉晶 康庄严)按说早稻一个月前就已归仓,可在镇海澥浦镇庙戴村的一块田,两亩多水稻昨天才收割。这是咋回事?庙戴村种植户余国华道破“玄机”:这是今年试种的“准两优608”再生稻,种一季可收两次,头季成熟期比常规早稻迟一个多月。
再生稻由袁隆平率领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团队育成,目前在我省金华、衢州地区已大面积推广。而我市今年在奉化、鄞州、镇海等地第一年试种。
再生稻是一个早稻杂交品种,其特点是在头季稻收割后,留下约二十厘米长的植株和根系,经过施肥和培育管理,在10月底又能收获一季稻谷。在昨天的收割现场,农技人员从田里随手拔了一根水稻,笔者注意到,在成熟的再生稻的根部和基部茎节,都已抽出新叶,开始了新一季的萌芽。
据余国华介绍,再生稻种植方式和本地甬优系列水稻种植方式相似。不同的是,头季稻收割前十来天,需施肥一次,因此成熟的稻杆看上去还是嫩绿的。水稻专家、高级农艺师郭守斌表示,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获后的稻桩,经肥水管理,使休眠芽萌发,长成稻株抽穗成熟的水稻,其生长习性类似于割后再生的韭菜。近几年生育期较长的晚稻品种面临寒露风提前到来等风险影响,再生稻种植成为不少水稻种植区新的生产模式。
经测量,昨天收割的头季稻亩产量约630公斤。农技推广人员表示,第二季稻亩产量预计350公斤,两季合计1000公斤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此外,再生稻用药少,灌浆成熟期间温度适宜,米质和适口性好也是其优点。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