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和儿媳用轮椅推着石娇娣老人在小区里散步。
俗话说:“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江东区王隘社区的老人石娇娣却安然度过了101个年头。
四十多年来,老人就住在儿子边峰涛家中,和儿子儿媳同吃同住。近半个世纪以来,一家人从未红过脸。石老太每天看看电视,唱唱戏文,乐悠悠地度过每一天,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不已。
当记者问到老人的长寿秘诀时,她乐呵呵地笑着说:儿女孝顺就是长寿秘诀。
乡下少有的“文化女性”
得知有客人要上门,这几天身体抱恙的石老太早早起床,穿了身半新的衣裳,坐在轮椅上等。看到有人进门,正对着门口的她直招手:“来,快进来坐。”
虽已百岁高龄,但石老太的身体还算硬朗,口齿清楚,耳聪目明。就在十天前,她不小心闪了腰,这几天行动不便。“知道你们要来,她很高兴。本来这几天吃过早饭她就去床上躺着,今天一定要出来迎接你们。”儿媳钱亚娟说。
石老太记忆力惊人,从她记事起,所有家族事情和年份记得清清楚楚。她老家在鄞州姜山一带石家,父亲是账房先生。和那个年代大多数同龄人不同,她小时候被送去念了几年私塾,是当时乡下少有的“文化女性”。
丈夫死于日军轰炸
早年日子过得清苦,她13岁时到了上海一家日企纱厂做童工。“一个月工资12块(元),8块给爸妈,3块给奶奶,一块我自己留着吃早饭。”石老太掰着手指头说。
3年后,她嫁到隔壁边家。因为识字,她跟随丈夫到了家族开在新河头的黄酒铺。就在日子逐渐好转的时候,意外发生。在她28岁那年,丈夫准备坐船去上海,江北出发的船刚到灵桥附近,就被日军飞机给炸翻了。“船上100多人,没有一个活下来。”丈夫留给她的是,5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为了养大孩子,她吃尽了苦头。最困难的时候,她做过保姆,去袜厂当小工,甚至晚上再帮人洗衣服赚钱。1958年,她成为了居民委的消毒员,后来归并到镇安联合诊所,也就是现在的江东中医院。
99岁前经常打麻将
“姆妈平时的生活很有规律,洗脸、吃饭、上厕所,基本生活都能自理。前阵子,还会在院子门口扫扫地。”钱亚娟说,石老太99岁以前,还经常打打麻将。可现在,老伙伴们的身体状况也都每况愈下,牌局就组不起来了。
老人的牙齿几乎都掉光,能吃的东西不多。为了让婆婆吃得好,钱亚娟每顿饭都要做些容易吸收消化的饭菜。“像鱼肉、蔬菜这些吃起来还算软,她自己能吃得下,肉就咬不动了。那我们就给她经常煮些骨头汤、肉汤,补充营养,她也很喜欢喝。”
石老太喜欢看电视,每天晚上要看到十点才睡觉。新闻联播、古装大戏和戏曲节目每日必看。为此,孩子们特意给她买了个大电视机。
每天四代同堂进晚餐
每天的晚饭时间是石老太最幸福的时候。每天这个点,两个孙子会各自带着媳妇、儿子回来吃饭。一家四代九口人一起吃晚饭,聊聊白天的开心事,气氛融洽。看着儿孙满堂,石老太十分欣慰。
“媳妇好,两个孙媳妇也好,总给我买各种各样好东西吃。”
晚饭后,大家就围坐在客厅里陪老人看电视。要是播到哪出她熟悉的戏曲,她还会一一讲解。
孙子和曾孙子们常常还会让她把旧社会的事情翻出来“淘老古”。石老太每次都能兴致勃勃地说上几个小时。为了不让老人感到寂寞,子孙们还经常陪着老人出去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一大家子人共享天伦之乐,过得其乐融融。
前阵子,姜山老家的房子拆迁了,现在正在造高层小区。每隔一个月,孙子们就会开车载她去新房子看看进度。“阿娘,马上好住新房子类!”听到孙子传达的喜讯,石老太直点头,“好好好,好足类!”笑得合不拢嘴。
记 者 陆麒雯
通讯员 王 芳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