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余姚 正文

牟山老中医黄旭恒年近古稀考取执业医师证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11-06 11:48:52   稿源: 余姚日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记者李 挺 通 讯员 赵剑彪

  11月3日,朗霞街道的童先生起了个大早,当天他要带父亲前往牟山拜访一位老中医。

  童先生的父亲两周前上嘴唇开始出现红肿、痛痒症状,在当地医院挂了一星期盐水也不见好转。偶然一次机会,童先生听亲戚介绍说,牟山有位名叫黄旭恒的老中医医术不错,推荐父子俩去试一试。

  在黄旭恒所在的牟山镇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诊所内,每天类似童先生这样慕名前来寻医问药的患者还有不少。50年的中医生涯,让黄旭恒不仅在牟山当地颇有名气,甚至连上海、山东等地都有人赶来就诊。

  不过,“声名远扬”的同时,“赤脚医生”的身份却始终伴随着黄旭恒。“我要当一名真正的医生。”尽管已年近古稀,但凭着对中医事业的执着追求,去年,67岁的黄旭恒终于如愿以偿,通过了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成了正规医生。

  少时一场病与中医结缘

  黄旭恒68岁,土生土长的牟山人。18岁时生了一场病,让他与中医结缘。

  “当时我得了‘钩端螺旋体病’,发烧一个月不退,四处求医都治不好。”黄旭恒回忆说,后来经人介绍,到上虞一名姓罗的老中医处医治,我的病很快被他治好了。“罗医生开了五贴中药给我,还叫我下次不用过来了。”

  “他这样说,可见是对我的病非常有把握。我吃完药后,病确实好了。”黄旭恒说,从那会起,他便被奇妙的中医所吸引,并立志将来要成为一名中医治病救人。

  黄旭恒学医初期,得到了两位医生的帮助。“一位名叫夏一鸣,是上海过来的中医,当时他55岁,我19岁,跟着他学了6年;另一位是我们当地有名的土郎中,叫陈小康,对草药十分了解。”

  “到24岁,我就熟悉了500多种草药,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在村里当起了医生。”他说。

  因兴趣迷上中医,自学成才声名远扬

  黄旭恒学历不高,少时因家境贫寒,读到初中便辍学务农了。而学中医又是一条艰难的路。“那时候,除了治病就是自己看医学书,或上山找草药,几乎余姚所有的山我都爬过好几次了。”

  “但我从没感到痛苦过。”他说,因为兴趣才对中医着迷,也正是靠着对中医的热爱,他才走到了今天。

  凭着对中医的执着追求,黄旭恒很快掌握了中医理论及治疗方法。30岁时,他被推荐去梁弄卫校进修两年,在当时的马渚片区,进修的也只有11人。

  “进修回来本来可以去正规的医院当医生,但因为要照顾家庭,所以放弃了。”他说。回到牟山后,他又过回了上山采药、看病救人的土郎中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旭恒的医术在不断提高,名声也越来越大。“我们都找黄医生看病,他医术高,人也好。”谈起黄旭恒,一名当地人这样对记者说。

  除了余姚本地来看病的患者,宁波、上海甚至山东都有患者慕名而来找他治病。去年,山东一名患者半个月才拉一次大便,去了不少大医院也没看好,本来准备手术了,后来找到黄旭恒看病,回去吃了一个月中药就康复了。如今,黄旭恒每月还要去一次上海,专门为那边的一些患者就诊。

  声名远扬除了因为过硬的医术,还源于黄旭恒高尚的医德。“医生不但要为病人解除痛苦,也要尽力减轻病人经济上的负担。”为此,黄旭恒坚持能用单方土方,就不用大方;能用便宜药,就不用贵药……使患者少花钱治大病甚至不花钱也治病。

  年近古稀考取执业医师证

  在1999年《执业医师法》颁布实施前,不管是师承还是医学院校培养的,都可以行医。但之后,他们必须通过医师资格考试才能行医。尽管当时黄旭恒已经从医几十年,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知识都非常丰富,但“赤脚医生”的头衔却仍伴随着他。

  “我学历不够没机会考。”黄旭恒遗憾地说,但自己想从赤脚医生“转正”的想法一直留在心里。

  机会在黄旭恒步入花甲之年后终于来了。2007年,国家颁布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为黄旭恒这样的老中医取得执业医师证书开了路子。“它是考执业医师证的前提。”黄旭恒解释说,自己在第二年成功报考且拿到了合格证书。

  2013徐恒旭年再接再厉,一举通过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记者从市卫生局了解到,2013年全市报考执业助理医师(包括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的人数共98人,最后通过的只有23人,这一年徐恒旭已经67岁了。

  黄旭恒说,他自行医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学习,对于考试,他也没有刻意去复习。“都与实践相关,所以对我来说并不难。”黄旭恒说,“考取它是我的梦想,是对我行医多年的一种肯定。”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