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制精美柱础
当地文保所:
经费有限,仅靠守庙人帮忙
对于千年古庙被盗的事,当地文保所的一位负责人深感痛心。“民居里被盗柱础的有听说,但文保点出这个事情的,还真是第一次。”
近七年来,千年古庙的安防,就靠两个守庙人坚守,一般就是早上七八点上班,下午四点就关门了。
千年老庙屡屡被盗,附近不少村民都说,这是文保部门监管不力。但负责人说,对于古庙的安保,其实他们已经尽力了。“文保单位没人管的也有,但奉化100多个文保单位、文保点,我们都配了人,不过都是民间力量配合政府工作,请的业余文保员,不拿工资的民间人士,也没有编制,都是义务帮忙的,像守庙人老戴,一个月就拿250元。”
该负责人说,对于文保点的保护,人员有限,经费也有限,大部分的费用都用于古建筑的修复了,光萧王庙修复,这几年就陆续投入了100多万。“假如是国家级文保点,会要求设置相应的保护机构,但省文保点,目前没有相应的规定。”
对于这次事件,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安已经立案,当地政府也很重视,会在庙门口安装监控,会加强巡逻,要求业余文保员守夜值班。另外,在柱础找回之前,会仿制再做一个柱础,先对柱子进行加固。
省文物局:
省级文保点众多,防盗压力大
记者就此也咨询了浙江省文物局,文物安全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浙江1990年就制定了《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规范细则》,一直沿用至今。所谓的“四有”,就是在文保单位外竖立标志说明,建立相关档案,划定保护范围,还有就是有人管。
“近年来,随着文保单位多了,每个地方都建文保所,就不太现实,毕竟人员有限。现在说的有人管已经放开了,有业余文保员管,也算有人管。”这名负责人说,这两年,文物被盗的事情也多了,以前是偷牛腿,花格窗,现在是偷柱础,门坎石,石雕,这和时下的收藏形势有关。
该负责人说,为了防止类似的案件再度发生,从明年开始,将启动全省文物平安工程,针对省级以上不可移动文物,做到防盗、防雷、防火。
“现在全省国保单位加上省保单位,就接近900处,数量庞大,我们去年做过相关报告,要给这些文保单位全部装监控,投资高达几十个亿。所以我们现在立足于风险比较大的省级以上不可移动文物,省财政从明年开始每年会安排3000万经费,补足地方来做安防。包括给文保单位装监控、报警系统等。”该负责人表示,先做三年计划,之后进行评估,如果效果好,以后可能会继续推行。记者 邹洪珊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