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安 绘
宁波日报记者 陈朝霞 海曙记者站 毛一波 通讯员 项月华
的 不记得昨天发生的事情、不认识熟悉的亲人、找不到回家的路、忘记自己是谁……这些症状多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当中,这种病被称为“阿尔茨海默症”,即大家常说的“老年痴呆症”。调查显示,目前宁波60岁及以上人群老年失智症患病率接近5%,失智老人超过5.5万人。
近日,海曙“乐慈老年发展服务中心”成立“失智不失爱,失智关怀社工行”公益项目,并在新芝社区、永丰社区和澄浪社区试点。该项目负责人李志强介绍,海曙区失智老人有近2000名。“老年痴呆症已成为导致老年人死亡的第四大病因,但由于人手和专业知识的匮乏,多数民间养老机构不愿意接收失智老人,因而社区的关爱成为预防和缓解失智老人病状的第一道防线。”
举行益智益脑健身活动———重在有效预防
据宁波市心理援助协会心理咨询师何婉玲介绍,老年失智症是一种因脑部伤害或疾病所导致的渐进性认知功能退化,它往往呈现慢性进行性发展,先引起脑功能紊乱,进而出现种种失智症状,最常见的有记忆力减退、语言困难、性情改变等。“除了家人的陪伴,让老年人多参加社区益智益脑健身活动,能有针对性地预防老人失智症的发生。”
今年9月10日教师节,海曙区澄浪社区邀请了宁波文化馆罗毅老师为社区退休老教师作了一场精彩的剪纸讲座,大家兴趣盎然。浙江万里学院退休老师老蒋说:“别以为剪纸很简单,它不仅要动手而且要动脑,在协调我们手眼能力的同时也激活了我们的大脑思维。”
这是澄浪社区“幸福老顽童”项目从2012年年底开始举行的三十场预防社区老年失智症活动中的一场。“平时社区聊天室全天开放,有专门的志愿者陪老人聊天,还邀请失智老人和其他老人一起织毛线、听经典老歌;节假日社区为老人送上精彩的文艺节目、慰问品等精神和物质关爱。”澄浪社区党委书记丁玲玲告诉笔者,“社区还邀请专业医生为独居、空巢老人讲授关于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等慢性病的饮食注意事项,并给社区82名服务对象及家属开展培训沙龙,解答老年失智预防等问题,这些举措对预防、缓解老人失智症起到了积极作用。”
建立服务队———帮助缓解病情
“阿婆,您知道这照片上是哪个地方吗?”现在每周三和周五,新芝社区新成立的失智老人服务队就会来到8个失智老人家中,陪老人聊天、做游戏、做手指操,帮助老人恢复记忆,陪伴老人孤单的心灵。
“我们召集社工和志愿者,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包括看护技能、心理辅导以及康复训练等,来帮助失智老人。”李志强说。
“效果挺不错的,不少老人的症状缓解了,我们社区有31个失智老人,现在对8个老人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跟踪,效果好的话这样的方法可以覆盖到整个社区。”新芝社区党委书记陈姗霞说,“现在有了志愿者的关怀,他们笑容多起来了。”
“失智症的病程很长,治疗费用也很高,又因为难以医治,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李志强说,“很多老人出现老年痴呆,一部分原因就是太孤独,因此除了来自家庭的呵护外,社区的关爱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能有效缓解失智老人的病情。”
志愿者心理按摩———让家庭社会安心
家住新芝社区的汪奶奶今年70岁,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外地,另一个工作忙碌,所以照顾老人的时间比较少,老人倍感孤独,开始出现记忆力差等症状。老人的状况让孩子很担心。
在澄浪社区类似汪奶奶一样的境况有好几例,社区里的郑阿姨家中有一个失智的母亲,记忆力差,离不开郑阿姨的照顾,可是最近郑阿姨的儿媳怀孕了,需要有人照顾,这让郑阿姨两头为难。
现在,这样的烦恼被志愿者接手。性格开朗的党员志愿者常阿姨主动提出,陪郑阿姨的母亲聊天。与老人结对后,常阿姨差不多每天会去阿婆家,帮她梳头,陪着阿婆在楼下老年聊天室坐坐,到众乐廊走走,“看着妈妈整天乐呵呵的,我放心了。”郑阿姨说。
“目前社区‘幸福老顽童’队伍里有6名社会工作师、20名心理卫生专业志愿者,专门以社区内缺少关心、较为孤独的80多位失智高危老人为对象,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丁玲玲说。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