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宁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就扫描:让文化馨香飘满四明大地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12-18 10:17:1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让文化馨香飘满四明大地

“天然舞台”

让文化馨香飘满四明大地

鄞州佳木斯操培训

让文化馨香飘满四明大地

象山鹤浦镇渔民在船上看书

让文化馨香飘满四明大地

余姚泗门镇电子阅览室助中老年人走进网络时代

让文化馨香飘满四明大地

阿拉音乐节

让文化馨香飘满四明大地

表演唱节目《哎格仑登呦》获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

周燕波 张武刚/文

去博物馆看一场艺术精品展,去图书馆听一堂名人讲座,去音乐厅欣赏一场高雅音乐会,去大剧院看一台精彩大戏……在周末或节假日,越来越多的宁波市民走进各类文化场馆,去享用丰富、精美的文化大餐,感受现代生活的绚丽多彩。这一切都折射出我市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全民文化大餐带来的一种社会新气象。

12月19日,首届中国文化馆年会·文化艺术博览会将举行。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宁波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11个县(市)区个个成为“浙江省文化先进县”,实现“满堂红”,其中有7个县(市)区还被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2011年,鄞州区被文化部列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一,慈溪市被列为“浙江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一。文化部有关领导充分肯定了宁波的成绩:“宁波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政府给力、部门合力、文化工作者得力,创造了许多新经验,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大型文化设施遍地开花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阿拉老百姓觉得逸夫剧院、民光影城这些文化场所已经蛮好了,没想到短短10来年时间,宁波又有了宁波大剧院、宁波音乐厅、宁波美术馆、宁波博物馆、宁波书城、宁波文化广场……一个比一个气派,阿拉宁波也越来越有大都市的格局了!”说起这些文化场所,在宁波化肥厂退休的卢师傅如数家珍。

正像卢师傅所说的那样,宁波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拔地而起,最近几年来,我市累计投入110多亿元,建设了一条约4公里长的“三江文化长廊”,一批地标性的文化建筑设施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美丽的三江六岸上。

10多年前,从浙江大学毕业来宁波从事广告设计工作的沈永亮感叹宁波的文化生活贫乏,不过,这几年,他却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宁波文化消费场所越来越多,文化生活也越来越精彩。他说:“不说别的,光电影院,刚来宁波时去看电影基本上就民光、影都几家,现在有时代、万达、海上国际、UME等林林总总10多家大牌影院,有时还要为到底去哪一家看电影纠结呢。”沈先生感受的变化可以说是我市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造福于民的一个缩影。去年1月,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委托第三方进行的《宁波市文化消费场所满意度调查》发布,结果显示:宁波市文化消费场所市民满意度超六成。

率先构筑“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

早在本世纪初,宁波市就提出了“人人享受文化”的理念,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作为国内较早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改革的城市,宁波经过多年努力,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城乡各个角落。

“在我们镇的34个行政村,两年前都设立了‘农家书屋’,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书、借书,方便极了,另外,我们还设立了‘渔嫂流动图书站’、‘海哨流动图书馆’等。就算那些出海一两个月在远洋渔轮上的渔民,他们的精神食粮我们也保证供应。”象山县鹤浦镇文化站站长杨平女说起这几年镇上的百姓文化生活喜上眉梢。据了解,2012年,我市就提前实现了村级“农家书屋”全覆盖的目标。 

为了践行“人人享受文化”的理念,宁波在全国率先构筑“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不断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形成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为城乡居民“就近、就便”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有效保障。全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基层文化宫实现了高标准全覆盖。全市建成文化礼堂440多个……一个个文化站点在宁波城乡大地星罗棋布,为居民不断输送精神食粮。

为促进不同群体公平享受基本文化权益,让新、老宁波人同等享受精神食粮,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还在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地、工地、海岛等建立了1000多个流动图书馆,每年图书流通量100多万册。此外,“广播电视进渔船”工程基本完成,到2013年底,全市大中型海洋捕捞船、海洋渔业运输船基本上都安装了接收直播卫星电视设备。

积极打造文化精品与活动品牌

要做到“人人享受文化”,光有好的硬件还不够,关键还要有丰富多元、精彩纷呈的文化产品供百姓选择、欣赏。这几年,宁波文艺界致力于打造精品力作,取得了累累硕果。甬剧《典妻》、《宁波大哥》,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越剧《阿育王》、《烟雨青瓷》等精品大戏屡获大奖,一演再演,甬城观众争相观看。

最近3年来,全市专业院团创作排演了30多台精品大戏,累计获得省级以上集体奖项12个,其中音乐剧《告诉海》、歌剧《红帮裁缝》获得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每三年举办一届的市音乐舞蹈节至今已成功举办11届,30多年来为市民奉献了大量优秀的文艺精品,已成为宁波群众文化建设的一个品牌。去年,我市共有7件音舞作品获得全国“群星奖”,获奖数量占到全省获奖总数的一半,这个成绩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此外,“天然舞台”、“天一讲堂”、“群星课堂”、“群星展厅”、“阿拉音乐节”、“农民电影节”、“阿拉非遗汇”等文化活动历经数年运作,已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他们的美妙歌声犹如天籁之音,观看这样的声乐比赛,真的是一种高雅艺术的享受。”今年10月,来自余姚的胡阿姨在观看了一场中国国际声乐比赛后,急不可待地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了自己的观后心情。10月20日至31日,第六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在宁波圆满落幕。比赛期间,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名选手同台竞技,一展美妙的歌喉,13场声乐比赛、3场世界著名歌剧表演及音乐大师班、评委讲座等文化活动,让甬城乐迷度过了一个音乐的节日。这是我市积极引进承办大型文化活动,为市民提供高雅文化产品的一个例子。从2005年至今,宁波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此外,宁波还承办过中国戏剧节、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中国越剧艺术节等国家级大型文化活动。宁波逸夫剧院、宁波大剧院、宁波音乐厅、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等演艺场所一年举办各类高雅文艺展演活动约500场,让甬城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了高端、精美的文化大餐。

大手笔送文化大餐给市民

在今年9月1日至10月31日的两个月里,宁波市首届市民文化艺术节暨惠民文化消费月以“文化,凝聚城市力量;艺术,点亮百姓梦想”为主题,在金秋时节为全市人民呈上一道由150项系列文化活动组成的文化大餐。广场文化活动、精品戏剧剧目展演、名家书画摄影展览、音乐会、诗歌朗诵会……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市民应接不暇。市民文化节俨然成了市民的节日,艺术的盛会。

在宁波文化广场,9月1日至7日的“文化夜市赶集活动”丰富多彩,热闹喜庆,时装秀、乐器演奏、折子戏等舞台表演满足了市民在家门口免费看好戏的愿望,那几日文化广场内总是人头攒动,欢声笑语……

为了做到“文化惠民”,促进群众文化消费,在市民文化艺术节暨惠民文化消费月启动之际,我市众部门联手推出宁波文化卡,免费向市民发放,让市民在看戏、购书、培训、游览时持卡享受优惠待遇。“一卡在手,畅享优惠”,宁波文化卡一推出就受到市民的热烈追捧,首批5万张文化卡短短几天就被“一抢而光”。

此外,自2008年以来,我市率先在全国探索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截至2011年底,全市所有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和综合博物馆均实现了“零门槛”开放。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这些文化场馆就挤满了前去学习、参观的人们。

我市按照“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运作模式,从2005年开始实施“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活动,每年有60多支电影放映队、50多个专业剧团活跃在农村,3年前在全国率先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和“一村一年演出一场戏剧”的目标。鉴于宁波的成功经验,2008年,首届中国农民电影节落户宁波,至今已连续举办了6届。电影节期间,农民兄弟不但看到优秀影片,还能与自己喜欢的电影明星面对面。农民电影节成了“农民的节日,电影的盛会。”

“这些年鄞州‘天天演’送戏到街道乡镇,让我们老百姓不出远门就能看好戏,我最爱看越剧了,他们演的戏我一场不拉都看下来了,太开心了!”鄞州区凤凰社区居民丁宝香阿姨说起看戏就眉飞色舞。据悉,鄞州区“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实施6年来,财政共投入2800多万元专项资金,演出场次累计近3000场,观看群众超过300万人次,已经成为当地百姓心目中一块响当当的文化活动招牌。

群众满意度带动“人人建设文化”

完善的文化设施延伸到城乡每一个角落,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滋养着城乡居民的精神生活。自2008年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委托第三方专业咨询调查机构对我市城乡群众的文化满意度进行调查测试。连续6年的测评显示,宁波城乡群众文化满意度均在85%以上,群众认为宁波文化生活需求总体上能得到满足。

群众的满意度既促进了文化部门、文化工作者的服务热情,同时也带动了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文化建设。记者了解到,我市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发达、民间参与文化事业建设热情高的优势,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运营、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重大文化节庆举办等方面初步摸索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支持、惠及全民”的新路子,形成了一系列多样化的社会力量参与模式。据统计,全市民办博物馆已占博物馆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仅鄞州区引导民间资本近10亿元投资兴办博物馆,至今已建成开放民办博物馆20多家,成为国有博物馆的重要补充,让一些企业和个人的收藏变成社会文化资源,实现与民共享。民资引进联和、万达等6条电影院线,上档次的电影院发展到近20家,从最初的2D到3D到巨幕,让百姓享受高层次的观影体验。

同时,我市还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探索社会化保护利用文化遗产新路子、新模式。华茂集团、广博集团等一批大型企业相继建成了企业图书馆、体育馆、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在服务企业内部的同时向社会免费开放。

“去年,我带着徒弟一共演了103场走书,今年不到半年时间我们在镇海、北仑、鄞州等地走村串户,共演了70多场,只要老百姓喜欢看,我们再累点也甘心。”镇海蛟川走书传承人之一、著名老艺人乐静感叹道。据悉,农民自办文化在我市农村呈欣欣向荣之势,全市400多个文化礼堂相继建立起自己的文艺队。今年国庆期间,慈溪、象山、宁海、余姚、北仑、鄞州等县(市)区的农村文化礼堂的文艺队还带着精心编排的节目,连续5天在宁波中山广场进行“农村种文化成果”展演,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鄞州区目前已有30多个评上等级的草根戏曲文艺团队。其中,西洋港明霞剧团在众多草根剧团中脱颖而出,今年6月在央视戏曲频道《一鸣惊人》栏目上登台表演,在宁波创下了一个村级业余剧团登上央视舞台的奇迹。

据了解,目前全市共有6000余支基层业余文艺团队,约70支民营职业文艺团队。如“飞越歌舞团”、“宁波东方民族歌舞团”、“鄞州嵩江越剧团”等长年活跃在广场、剧院,为群众送去精彩的节目。去年成立的宁波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已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多次送戏、送作品到基层活动,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从“人人享受文化”到“人人建设文化”,这是宁波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渐入佳境、初尝成果的体现。我们相信,在人杰地灵的四明大地上将到处飘满文化的馨香,结出丰硕的文明之果。

本文配图由市文广新闻出版局提供

编辑: 陈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