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海曙外国语学校举行的微共体成果展示会上,有“海外”学生表演的杯子舞引来了参会老师的围观。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几组临时拼凑的“微共体”用双手和杯子在地上打出整齐节拍,随着难度的增加,刚寻找到配合默契的小伙伴又要重新变换搭档,但表演效果依然整齐划一。
海曙外国语学校于2011年启动微型学习共同体建设,经过3年的摸索和尝试,这个介于班级授课制和个性化教育间的载体带动了一场班级管理革命。
微共体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
所谓“微共体”,顾名思义就是指学生、老师和家长在一定组建原则的指导下自主或经引导选择合作同伴而组成的相互协作的团队,这一团队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共同的任务驱动。
目前学校“微共体”类型有:“生生微共体”、“师生微共体”、“师师微共体”、“家校微共体”、“亲子微共体”等。
“每个微共体都有一名组长和导师,我们的微型学习共同体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学习小组,不是为了完成某个特定的教学任务临时随机拼凑的。它是一个教学常态,学生要在团队中学习和生活。”海曙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张文武告诉记者。
“我举个例子,假设一个班有35个人,7个人一组,正好分成了5个微共体,就像奥运五环一样,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张校长说,而这五个微共体组建后,分别与语数英科社5位导师结对。在这个过程中,组长是民主公开选举的,组员、导师都是双向选择的,而后结合“学习水平均衡”、“男女性别平衡”、“学科优势互补”等原则进行了微调。
“在小组里面,个人的优秀是不够的,必须让每个人优秀,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竞争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张校长惊喜地发现,学生们开始主动地开展合作,有效地管理团队。
学生们的自主管理能力不容小觑
同学小刘有一段时间作业常常不交。有一次,班主任把她叫去谈话,问她为什么不好好写作业。她沉默一阵后,突然“哇”地大哭,嘴里说着“她打我,用鞋底,还让我跪在阳台上,我恨他们,我恨作业!”
原来,小刘的父母深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对小刘非常严格,让她产生了逆反心理。老师一方面做家长的工作,一方面希望能在学校里帮到小刘。可是,小刘对老师有很强的戒备心理。不管是客观的指正还是适时的表扬,她都表现出不屑。
“我特意将她安排在了班级里为人最热情的组长身边,组长与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形成了一对一的帮扶。同时,微共体营造出团结友爱的氛围,让她也找到了几个志趣相投的好朋友。”小刘的班主任张老师说。
小刘偶尔作业和学习方面出现一些小状况时,老师会让组长与她沟通。在融洽友爱的氛围中,她绘画、写作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团队给予的点评和赞美给了她莫大的鼓励。在同学们的鼓励下,她通过竞选演说顺利当选为班级的宣传委员。渐渐地,她的作业越来越及时、完整、整洁,课堂上也时常能听到她响亮自信的回答。在一次市级展示课上,在300多位听课老师面前,她主动举手上台为大家展示了浮力的测量实验。
类似这样的一个个故事,让老师深信学生们的自主管理能力不容小觑。以微共体为单位进行的班级管理也有声有色,轮到的小组要负责班级的出操、值日、黑板报等管理,小组内自觉地有了分工与合作,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氛围。周 浩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