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亚波在上海看病,张建波时不时要和她通电话,了解病情。 记者 王鹏 摄
郑亚波和张建波的结婚照。
如果可以回到11年前,回到和丈夫张建波相亲之前,郑亚波一定不会选择结婚,尽管她觉得自己37年的生命中,唯一幸福的事就是嫁对了人。
18岁那年,正上高中的郑亚波查出身患系列性红斑狼疮,从此中断学业,成为医院的常客。她小心地控制病情,不让除了父母兄弟之外的任何人知道,包括后来成为丈夫的男友。直到婚后两年,她病情频发,倒了下来。
郑亚波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的重担全压在张建波的肩上,所幸,这个曾经蒙在鼓里的男人选择了接纳和承担。“都已经是夫妻了,我就不会丢下你不管。”
为了这个承诺,张建波拼命打工挣钱,为妻子治病。去年,40岁不到的他突然日渐消瘦,牙齿也几乎掉光了。医生的诊断,他所患糖尿病已经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两口子因此雪上加霜,还好这10年来一直有同学们的支持,这个风雨飘摇的小家庭才勉强维持。
但是,张建波的心依然悬着:当初的承诺他能兑现吗?记者 樊卓婧 程鑫
短暂的幸福
小小的照片已经有些模糊不清,还沾上了指印。照片记录着这个家庭短暂的快乐时光:那是2003年,他们在宁波月湖公园游玩时拍摄的。当时郑亚波的病情还不重,只要坚持服药就无大碍。那时的张建波身体壮硕,人也憨厚。
翻到这里,郑亚波停了很久,并且咧嘴笑起来:老天一直对她不公,这次终于眷顾了她,等来了一个好人。
郑亚波是不幸的,18岁,豆蔻年华,她正上高中,却因身患系列性红斑狼疮而辍学求医,疾病从那时候开始就如影随形地纠缠着她。
因为生病,她失去了谈恋爱的勇气,年龄一晃就到了25岁,成了名副其实的“剩女”。
2003年,热心人牵线搭桥,对象正是张建波,住在她隔壁乡镇的河姆渡镇芦山寺村,28岁。
10多年后的今天,两人对第一次见面都还记忆犹新。张建波记得,他们那天相亲的地点,就在郑亚波家外面的陆埠镇上的马路边,第一眼就感觉姑娘挺不错的,有一种安静温柔的感觉。而郑亚波对眼前的小伙子则怦然心动,高大,结实,憨憨地笑着。
“这样一个帅小伙咋到这个年纪还没成家?”这是她当时唯一的顾虑。
因为太穷,张建波身世也颇为坎坷。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是爷爷奶奶把他养大的,家里一贫如洗。眼看到了结婚成家的年龄,可家里啥都没有,住的房子是几十年前造的老屋,破旧不堪。在郑亚波之前,别人也给他介绍过好几个对象,可人家上门一看,就再也没有回头的。对他来说,讨个媳妇简直是奢望。
就这样,两个都自感命运不济的人在认识的当年就结婚了。婚后郑亚波问丈夫,和她结婚后不后悔,张建波觉得妻子问得很奇怪:“有什么后悔的,你肯嫁给我,我求之不得的呀。”
婚后的日子虽不算富裕,却是幸福甜蜜的。那时候,张建波在海曙宝善路租了间很小的店面修手机,郑亚波则到店里帮忙做饭,虽然一个月仅有3000多元的收入,但过过日子还是不成问题。他们还计划着,要一个孩子。
可幸福的日子是那么短暂。婚后第二年,2005年,她的病情恶化,严重的肠梗阻不得不住院治疗。直到这时,张建波才知道妻子得的是红斑狼疮,而非她当初所说的皮肤病。
一辈子的内疚
婚前没向丈夫道明实情,这成了郑亚波一辈子的内疚。
2005年,郑亚波因腹胀腹痛等症状到余姚人民就诊,后转到李惠利医院。经诊断,此病乃红斑狼疮引起的并发症。由于病情严重,她在李惠利医院住院20多天后又转往上海。
直到这时,张建波才知道妻子的真实病情。病床上的郑亚波泪流满面,她说,当初真不是有意要隐瞒病情,那时候她只知道这个病很难治,但绝没想到这么严重,认为坚持服药就能控制病情,所以谈对象时只告诉他说得了皮肤病。
她承认,自己是故意隐瞒的,有好几次,也想如实相告,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实在舍不得这份迟来的爱情。
张建波知道,妻子说的都是真心话。此次病发前,为了圆他的父亲梦,郑亚波曾试图怀孕,差点因此丢了性命。
婚后,郑亚波就盼着生个孩子,尽管她知道,得了这个病,生孩子非常危险,但她心里更清楚,有个孩子,对这个家庭有多重要。
结果似乎如她所愿,她果然怀孕了,却是宫外孕。“你这样的病还敢生孩子?”医生的这句话彻底打消了她做母亲的梦想。医生提醒她,这样的病是绝对不能要孩子的,否则自己的命也会搭上。
这又成了她对丈夫的愧疚,因为自己这样的身体,丈夫的父亲梦也破灭了。
对于妻子的自责,张建波很理解,“既然我们都结婚了,就得担起照顾你的责任,还提那些干什么呢?只要有一丝希望,我都不会放弃。”
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张建波守在上海的医院里,天天睡地铺。一个月时间,郑亚波终于痊愈出院,原本薄弱的家底也被彻底掏空了。
他们本想生活可以重新开始了,但苦难还远没有结束。
出院后不久,一天上午,郑亚波突然摔倒在地,全身抽搐。张建波将其扶起,她已牙关紧咬,不省人事。张建波用力地将其嘴巴掰开,结果手指被其死死地咬住。几分钟后,郑亚波才清醒过来。看到丈夫血淋淋的手指,她抱头痛哭。
张建波劝妻子:“没事的,过两天就好了。以后买菜的事都我来,不然你一个人在外面发作,可怎么办。”
药物引起的癫痫从此又成了郑亚波的噩梦,如今每年都会发作一两次,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作,而她的红斑狼疮也并未根治,隔一段时间就要发病。
雪中送炭
郑亚波在疾病的无底黑洞里挣扎,幸有丈夫的不离不弃,好心人的慷慨相助,她才走到了今天。特别是她的同学,虽然当年她因病辍学,很多同学跟她并无太多交往,但从她2005年发病开始,同学们就伸出援手,至今已坚持了10年。
陈亚飞是郑亚波的初中同学。初中毕业后到宁波读书、工作,之后就没再联系过。直到在一次回余姚的中巴车上,两人偶遇,陈亚飞才知道,郑亚波已结婚成家,在丈夫的手机修理店帮忙。同学久别重逢,备感亲切,相互之间留下了联系电话。
没过多久,她就听说郑亚波生病住进了李惠利医院,拨通其电话得知,病情非常严重。
陈亚飞联系了10多名初中同学前往看望。直到今天,她还记得当时惨不忍睹的情形:消瘦得皮包骨头,脸上、身上到处是溃烂了的皮肤。
这一次,10多名同学为她筹集了2万多元医药费,解决了她转院上海的费用。
郑亚波病发的消息传开后,她的高中同学也加入到了救助行列。在曹韩英的记忆里,高中时的郑亚波性格很内向,成绩也不是很突出,在班上一点也不起眼。她辍学的时候,大家只知道她生病了,但具体什么病却没人知道。
因为郑亚波,原本疏于联系的同学们又聚拢了,他们建了个QQ群,每年都会在群里筹集2万多元的捐款,至今已持续了10年。
不久前,郑亚波又一次发病到上海住院,所有费用几乎都是靠同学们募捐所得。
同学们感叹郑亚波多舛的命运,也为她找到了张建波这样一个不离不弃的丈夫而感到幸运,可如今,她的这个唯一依靠因积劳成疾也几近崩溃的边缘。
迷茫的未来
张建波穿着棉袄,双手插在袖筒里,坐在门口晒太阳。虽刚进不惑之年,他却已现佝偻,更严重的是,这个年纪的人,一口牙齿几乎都快掉光了。
去年开始,张建波日渐消瘦,体重锐减,从原先的60多公斤到了不足50公斤。医生检查发现,他的糖尿病已经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并发症。所有这些症状,都记录着他这些年的沧桑。
2005年,郑亚波病发,他在上海照顾了20多天,就睡在病房的地铺上。妻子病痊出院后,需要人照顾,他就关掉了宁波的手机修理店,回到河姆渡镇芦山寺村,在周围的厂里打工挣钱,并照顾家里。
一份工作的工资太低,他又向村里租了6亩地种茭白,起早摸黑地忙碌。在村民眼里,他简直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没日没夜地转个不停。
那时候,郑亚波还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洗衣服,烧饭……张建波回到家,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虽然很累,家的温暖倒也能让他忘却疲惫。
但后来,郑亚波发病越来越频繁,又有了癫痫的并发症,郑亚波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家中所有的担子都落在了他的肩头。
看着日渐消瘦的丈夫,郑亚波曾多次产生轻生念头,为了身后不让人家说丈夫的闲言碎言,她曾留下遗言,不是因为丈夫对她不好,而是她不愿再拖累丈夫而做出的解脱。但一想到丈夫的艰辛,想起周边那么多的好心人,她又坚强地挺过来了。
面对频繁发病的妻子,面对这个赤贫的家,虽然有当地政府和众多热心人的帮助,但如今已几乎丧失劳动能力的张建波不知道,他还能撑多久?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