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12}
李家坑村,靠山而居,依溪而建,灰瓦白墙,疏朗有致。
它是鄞州区四明山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村落。
村里的小弄堂瘦瘦的,穿堂而过,却能瞥见巍峨的青山。
屋宇依山,溪水绕屋,像是王维笔下的《山居秋暝》。
东南商报 记 者 陈也喆 通讯员 杨古城/文
记 者 崔 引/摄
1、通走环溪与鹿游
站在村口远眺,宽阔的溪流,穿村而过。鹅卵石铺就的道地,通向庭院深深。
村里有一处庭院,被唤作“新屋通走”。说是新屋,其实是清代晚期的建筑,当时是簇新的,因而命名。
通走,意为前后可走通,是东南西北四面的房屋围合成一个院落,多为二层楼房。
简单来说,就是当地老百姓对四合院的统称。旧时,有身份的家族才能居住“通走”。同姓、同族的几户人家才能组成通走。
新屋通走的东侧门匾上写着“水云居”三个字。住在里面的人,想必都是关起门来自成天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这是村里最大、最精美、保存最完好的四合院。为了更好地保护起来,宅子早已清空。如此一来,600平米的宅子显得更为空旷。
房子久无人住,打开门,“吱呀”一声,发出岁月沉重的叹息。村民说,这个宅子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居住着几十个人,慢慢地只剩下寥寥几位老人,再后来就不能住了。
院内的栓斗、牛腿样式各不相同,上面有刻雕,多是天神、武将等人物。窗闩上有穗状雕饰,细腻雅致。美则美矣,总有些冷清。
走出“新屋通走”,隔巷相对的就是环溪楼。这是李家坑村的名胜,光是听这名字,也是诗意盎然。
走几步,就是“下通走”。下通走,是由门屋、正楼、两厢组成的四合院。大门上有八字形门墙,门匾上写着“奠厥攸居”四个字。
奠厥攸居,典出《尚书·盘庚》:“盘庚既迁,奠厥攸居,乃正厥位,绥爰有众。”意思是盘庚迁殷以后,建立了一个很适宜居住的地方,人口渐渐兴旺起来。
文保专家杨古城先生说,这个地方原来地势参差不平,主人将地面垫平后才立基建屋,因此借用盘庚的典故,以“奠厥攸居”为名。
走进屋内,木雕精致,多用缠枝纹。缠枝纹,始于唐宋,盛行于明代,原本是瓷器上常见的纹样,以植物的枝枝蔓蔓为纹饰,用在木雕上,显得素淡清雅。
唐代的李德裕写过一首《鸳鸯篇》:“夜夜学织连枝锦,织作鸳鸯人共怜。”连枝锦就是绣有缠枝纹的锦缎。枝条绕转缠绵,是吉祥文化的象征。
有一副对联颇为醒目,刻在正楼背面,“劝业俭勤,传家耕读”,这是一个家族的传家之风。
有下通走,必有上通走。
果然,移步向前,看到了“上通走”。门楣上题着“凤竹鹤松”四个字,透着一股山间隐逸之气。
还有一处宅子,名为“里通走”,门楣上题着“与鹿游”,出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之句。
宅的两旁刻有一副对联:“溪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是对李家坑村民居最为诗意的概括。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