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调查
三类消费群态度大不同
情人节这个“舶来货”,如今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了,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在宁波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年人,甚至是老年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但是面对同样一个节日,三类人都有着不同的消费心态。
受访对象>>>
20至30岁的未婚人士
消费心理价位万元以内
孙逸和陈娜是一对相恋了2年的小情侣,由于还没结婚,年轻人都比较注重于物质上的拥有。为此,孙逸早就已经为自己的女友选购好了一份价格不菲的情人节礼物,打算情人节当晚交给心上人。孙逸告诉记者,过节吃个饭是必须的,一般的餐厅人都比较多,需要排队,这太浪费时间,他的打算是不管价格多少,选一家环境好人又少的饭店吃个温馨的晚餐,然后两个人去看一场电影。
采访中,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送出的礼物从戒指到苹果手机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但有一点是比较统一的,那就是礼物比较稀罕或者价格不菲。而在过节费用的预算中,这些礼物的比重占了一半以上,其次是吃饭的费用,最后才是娱乐消遣的费用。
受访对象>>>
30到60岁的已婚人士
消费心理价位4000左右
相比那些未婚的年轻人,这个年龄段的市民更偏向于实在。诸葛嵩结婚已经两年,作为一名外资公司中层,收入也不菲。对于情人节他的理解就是,给予妻子一个温馨的环境,在孩子降生之前,好好过二人世界。诸葛嵩告诉记者,这天,他会亲自下厨给妻子做一份别致的烛光晚餐,然后送妻子一份情人节的纪念礼物。“都已经结婚了,送礼物不在于多么贵重,只要有纪念意义就成,毕竟一旦结婚,不管是私房钱还是啥,这钱总是家里的,与其浪费,不如买点实用的东西。”
40多岁的市民吕鸣在采访中表示,家里已经有一个孩子了,过二人世界已经不太适合,就他而言,情人节显得相对简单了,买一束鲜花送给老婆,顺便也可以装饰一下家里,这样显得既大方又得体。吃完饭,夫妻两个可以考虑去散散步、购购物。
受访对象>>>
50岁以上的已婚人士
谈钱伤感情
沈辉今年已经56岁了,对于这个年纪的人而言,身边的儿女大都已经成家,少了儿女陪伴的他们过节显得比较简单。“之前我们都没有这个情人节的概念,但是既然现在年轻人在过,我们也就凑个热闹,体验一把年轻的感觉。”沈辉告诉记者。
张朝龙老伯今年65岁,说起年轻人经常过的情人节,张老伯表示,如果天气好,他会带着老伴出去走走。“我们都60多岁了,身体健康才是第一位的,年轻的时候我就告诉过老伴,我要带她走遍中国的山山水水。”张朝龙说。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