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村”不是村,是一座两层公寓。
小楼坐落于慈溪龙山镇凤浦湖畔小山的半山腰,山下是慈溪市皮肤病防治站。329国道车来车往,“麻风村”离它不过千米,却仿佛隐于深山冷岙,与世隔绝。
29名“村民”因为患麻风病进村,成为邻居,相伴终老。“村民”中年纪最大的老章83岁,最小的阿苗57岁。阿苗病发现得早,后遗症最轻。除了手指有点畸形,舌头不太好使,阿苗能走能说能劳动。
见到记者,阿苗一开始躲躲藏藏,熟悉后,就打开了话匣。阿苗说,得了麻风病是不幸的,但是大家在“麻风村”感觉挺温暖,不光因为这里衣食无忧,还因为这里有医生阿伟、护士杨燕和厨房的老翁夫妇,他们就像大家心里的灯塔。
阿伟:35年的坚守
阿苗爱到山下的皮肤病防治所转悠,跟门诊部阿伟说说邻居的新情况。
阿伟名叫童遵伟,54岁,门诊部的主力医生,同时负责麻风病人的康复修养。
1979年12月,阿伟高中毕业后,考进慈溪皮肤病防治站。进来后得知,当时这里专治麻风病。因为怕被传染,大学生走了好几拨,跳槽进了市里的大医院。谈“麻”色变,让病人们非常自卑,还有人寻短见。阿伟决定留下来。
从没学过医,阿伟从“零”开始:参加省麻风病防治所培训,到慈溪卫校、浙医大进修,还买来专业书“硬啃”。渐渐地,他成了专家。
尽管到上世纪80年代,麻风病治疗技术成熟,患者医治后没有传染性,但无一不留下严重的后遗症,需作长期康复治疗。
阿伟的手机24小时开机,好让病人随时联系上他。每周两次,阿伟要放下皮肤科门诊的活儿上山巡房,给“村民”检查身体。发病了就配药,病重的联系医院动手术,没病就嘘寒问暖,阿伟成了“村民”们最贴心的人。到今年元旦,这样的生活阿伟过了整整35年。
“从来不怕传染么?”记者问。
“刚开始担心,好在防护措施到位。”阿伟说。
“为何能坚持到现在?”记者又问。
“这行总得有人做,做着做着习惯了。”阿伟笑笑。
杨燕:被需要是一种成就感
一进“麻风村”,就能感受到当年麻风杆菌的无情肆虐。“村民”或双目失明、面部扭曲,或四肢畸形、小腿截肢。不少并发症延续到现在,“漏底风”致手脚溃烂,需要常年用药。
包扎、清洗、换药、再包扎,这活儿以前由山下门诊部的护士“兼职”。“村民”平均年龄接近70岁,岁数大抵抗力也差了,并发症明显增多。
三年前,医院决定聘请专职的护士。招人公告发布快一年后,有人来应聘,上山一看,转身就走。
杨燕是一家综合医院的护士,家离“麻风村”很近。为方便照顾家里,杨燕壮着胆到“麻风村”试做了几天。
听说请来了专职护士,“村民”很珍惜。几位“村民”怕自己的眼睛吓到护士,戴起了墨镜,还有的把脸洗了又洗。杨燕被感动了,她打算继续做下去。
包扎、换药、吸痰、量血压、帮卧床修养的村民翻身……上班时,杨燕每天到村里察看一遍,还跟村民聊天解闷。到了双休日,9岁的儿子没人带,她就带到山上跟这里的爷爷奶奶一起玩。
“现在还要壮着胆吗?”记者问。
“不用,心贴近些,恐惧感就没了。”杨燕说。
“换到这个岗位后悔吗?”记者又问。
“不后悔,被需要后有一种成就感。”杨燕回答。
老翁夫妇:幸福要分享
公寓楼每个房间都有锅灶,可以烧饭。麻风病人多数四肢皮肤神经坏死,即便摸滚烫的水也没感觉。做饭烧水,三天两头有人烫伤,引发伤口溃烂。
去年2月,政府拨款,“麻风村”食堂装修一新。医院还请来叶阿姨,给大家蒸饭做菜。
不少“村民”坐轮椅,行动不便。叶阿姨就把饭菜送进房间。看到被子脏了,她就帮着洗。抹窗擦桌,扫地洗菜,叶阿姨忙不过来。干了十几天后,她叫来了丈夫老翁,夫妇俩干脆住进了公寓楼。
“孩子们支持吗?”记者问。
“儿子反对,媳妇做通了工作。”老翁说。
“靠什么坚持下去?”记者又问。
“跟病人相比,我们已经感觉很幸福了,要让他们也分享一点幸福。”老翁回答。记者 吴华清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