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听金宇澄讲宁波故事 对宁波的印象最初来自母亲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6-01 08:42:05   稿源: 中国宁波网-东南商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繁花》的上海味道,让王家卫念念不忘

前天下午,著名作家、《上海文学》执行主编金宇澄在鄞州书城以“特殊语境下的文学世界”为题,与宁波读者分享了写作经历。

对宁波的印象,最初来自母亲

2012年,金宇澄以“改良沪语”书写上海市井的小说《繁花》问世,印量至今已有30万册。35万字长篇小说《繁花》细绘上海市井百态、人性嬗变及历史沧桑。小说出版后,获奖多多,被誉为史上最好的上海小说之一。上个月,《繁花》入围第九届矛盾文学奖。

5月30日,金宇澄从上海坐高铁来宁波,车程短暂,让他感触颇多。

金宇澄对宁波的印象,最初来自母亲,“我母亲生在上海,祖籍余姚,父亲是苏州人。上海有句俗语:‘宁愿跟苏州人吵架,不愿和宁波人讲话’,其实是反映了方言的丰富性,我父母一直很和睦。宁波话很好听,很亲切。”

近年金宇澄几次来甬参加文学活动,“有次我在镇海,看到甬江的感觉忽然就像看到黄浦江,百年来一代代宁波人从这里出发,坐一夜轮船到达上海十六铺码头,这条江和上海的关系极其密切,像脐带一样,把宁波和上海这两个城市联系在一起。”

王家卫买下了《繁花》的影视版权

《繁花》的缘起,是金宇澄用网名“独上阁楼”,每天用上海话写于“弄堂网”上的随笔。“开始就是玩,玩着玩着发现不对了,是长篇的一种架势,因此开始认真做结构,做人物表……如果喜欢写作,又不敢写大东西,可以先这样在网上慢慢写,可能比独自闷写的效果好些,在网上你会听到不同的声音。”面对年轻读者提出的写不下去的难题,金宇澄建议,“要写最熟悉的东西,那么文字就会从你身体里流出来。”

小说出版前,为了让全国各地的读者都能读懂,金宇澄将初稿逐字逐句地改良成了“上海官话”。尽管“豆瓣”评有8.8的高分,也有个别读者“读不下去”。金宇澄说,“应该是文体不一样,就是对‘话本体’不习惯吧,传统小说那样不分行,这不是一种惯常的叙事,但我个人觉得,我只有这样写才来劲。”

去年春天,王家卫买下了《繁花》的影视版权,王导称这部作品是上海的“清明上河图”,小说对上海情景的描述,让他回到了念念不忘的童年时光。“我对电影并不了解,但我会和王导一起做一个电影的梗概,其他是导演的事了。”金宇澄透露,话剧版《繁花》已基本完成了剧本改编,即将搬上舞台。

东南商报 记者 林旻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