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镇海 正文

戏如人生:曲艺之外的张亚琴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6-05 10:16:01   稿源: 镇海新闻网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戏如人生,从吃着“江湖饭”、下九流的“戏子”到“国家正规军”“文艺工作者”;从被母亲提着棍子追着满街打,到走进茶园剧社、上广播电视……这是一位女艺人从艰难到幸福的曲艺人生。

一张方桌,三只水杯,说到高兴处,她神采飞扬,说到伤心处,她又黯然落泪……张亚琴现已88岁,但精神矍铄,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清晰。她笑着与我们“促膝长谈”。

“也是苦尽甘来了。”聊起自己的故事,张亚琴说,70多年的舞台生涯,让人们看到更多的,是她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但背后,还深埋着一些鲜与人说的故事,生活让她尝遍了酸甜苦辣。

儿时记忆:苦中作乐学曲艺

张亚琴想起9岁那年,被母亲“卖”给北仑一户石匠家做童养媳,她清晰地记得,自己当时的价格是“52块大洋”。就是这区区的“52块大洋”,让她吃了足足6年多的苦。

张亚琴出生于镇海县(今北仑大碶和鸽村)一贫苦的农民家庭。家里有五兄妹,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两个妹妹。父亲在上海一家煤炭店当工人,常年不在家,生活的担子全部落在做帮工(保姆)的母亲和靠念经赚钱的奶奶身上。

为给家里减轻负担,懂事的张亚琴和哥哥张友元,帮助母亲减轻负担,靠卖艺“讨生活”。哥哥自幼双目失明,但记忆力过人。他常常将自己从街头巷尾听来的当地社会新闻和流传的民间故事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来“唱新闻”。“锵锵锵锵锵……走过路过的,都来听一听。”张亚琴则拎着一面小铜锣,围着哥哥转圈敲着,吸引往来的市民。很多时候,忙活一整天却只有几个铜子的收入。

“男孩子苦一点不要紧,女孩子要想不吃苦那就只能送人了。”为了孩子能有一个更好的生活条件,母亲忍痛替张亚琴物色了一户“好人家”。

那年张亚琴只有9岁,稚嫩不谙世事,而“丈夫”已经20多岁。因没有共同话题,两人自然没有感情。“被嫁到”石匠家的张亚琴,既是童养媳,更是“丫鬟”。每天天微亮,她就开始被“婆婆”使唤,围着灶台转:烧水、扫地、做饭、洗衣服……

但最让张亚琴发怵的,还是早晨去滩涂上抓沙蟹、捡泥螺。由于个子瘦小,手法不灵活,她抓到的螃蟹数量常常比不过周围邻居小朋友,不能让“婆婆”满意,为此她挨了不少打。而生活中唯一的温暖,竟是来自一同捡螃蟹的小伙伴。为了让张亚琴少挨打,年长些的孩子总会自觉地将抓来的螃蟹,匀给这个娇弱、倔强的女孩。

冬日的阳光总是来得特别慢,年幼的张亚琴站在冰冷的泥土中,四肢僵冷。此时,一个稚嫩而又坚定的想法在她的脑海里生了根发了芽,“这不是我要的生活,我要出人头地。”儿时的“磨砺”,造就了张亚琴坚忍的个性。

15岁那年,张亚琴等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转机。在外当兵的舅舅退伍回乡,摸着外甥女骨瘦如柴的小手臂,坚挺的汉子落泪了。他掏出自己参军多年的积蓄,并向朋友借了钱,凑足“52块大洋”,将张亚琴赎回家。

生活重新有了盼头。回家后的张亚琴如同一只挣脱牢笼的小鸟,重获“自由”。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开始跟着走书艺人朱阿根学唱蛟川走书。

时间一晃便是4年,凭借着过人的天赋和勤奋不懈,张亚琴唱“蛟川走书”的技巧日趋成熟,市场也日渐宽广。而后她又正式拜了名家陆尧林为师,舒瑞昌为师公,入了行,成了第一个唱蛟川走书的女艺人。

 [1] [2] [3] 下一页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