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时政·经济 正文

2015之江峰会昨在宁波举行 发布浙江投资报告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6-10 08:11:45   稿源: 现代金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我第一次来宁波是8年前,这次来,惊讶于宁波的变化。幸好,我爱吃的宁波汤圆没有变。”说这话的是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金奇,他的中文说得太地道了。

还有一个插曲让记者印象深刻。当主持人用英语跟一位外国嘉宾对话时,对方接话说,“我直接用中文讲吧。”

这些都是昨天“2015之江峰会”上的细节,它们很好地诠释了峰会主题:融合·发展。

作为浙洽会的重头戏,“2015之江峰会”发布了《2015年中国浙江投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调查对象包括150家中国企业、150家外商独资或者合资企业。国内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外商企业以大型的制造业和高科技企业为主。问卷的内容包括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投资环境的判断,目前投资满意程度,对企业发展预期,政府工作效率的满意程度等5个方面。

A

投资者青睐什么

过去看中劳动力廉价

现在看重消费潜力 

Carl WEGNER是德意志银行环球金融交易业务部大中华区总经理。据他介绍,现在德意志银行的大多数客人,都认为中国现在的商业环境跟以前不一样,以前来中国是因为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现在是为了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他们越来越多觉得,中国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这跟《报告》的结果十分吻合。

“以往国外的投资者对中国投资往往看重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现在吸引外商投资者越来越多的是巨大的消费市场。”FT中文网总编辑王丰分享了报告,43%的受访者投资中国看中的是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其次是政治政策环境的稳定,还有产业配套。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仅有5%的受访者认为劳动力成本低是投资中国的优势。

大部分外国投资者对浙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32%的外国投资者认为浙江就是中国民营经济的代表,充分认可浙江民营企业的创新精神。其次,经济发达、风景秀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也是浙江留给外国投资者的重要印象。

非常认可浙江民间资本

和政府工作效率

“投资者信心指数”是本次报告的重要指数之一,其中国外制造业投资信心指数为26.17%。

根据报告,去年,69%的外商企业实现不同程度的营收增长,72%的企业预测今年收入会增长。

外商想在浙江投资哪些领域?调查显示,低端制造业占11%,高端制造业占10%,信息产业、环保节能产业、金融产业均占比7%,消费产业占比6%。

《报告》认为,外商投资者对浙江的新兴产业了解不足,投资意向仍旧集中在传统制造业上。

比较乐观的是国内外投资者对浙江的市场经济、民间资本及政府的工作效率认可程度高。浙江应该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着力打造品牌企业,比如阿里巴巴、吉利这样的明星级企业,在整个国际投资圈都是非常有名的企业,这样能够加大对境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度。 

再来看看国内企业的信心指数。

《报告》中,国内制造业信心指数为129.14%,相对国内整体投资者的指数显得略微有些低,国内制造业对宏观经济形势、投资环境、企业未来发展信心相对较弱。从规模来看,国内大企业对宏观经济形势看法比较乐观,比中小企业高2%。

B

专家声音

正泰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南存辉:

现在的挑战恰恰是弯道超车的机遇

浙江的民营企业和全国一样,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这个阶段是最难的时候,因为都在转型、爬坡过坎,小企业尤其困难。

我建议大家不要抱怨,因为互联网时代到来属于时代的变迁,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一直都在高速增长,一路这样下去是不可能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大家都在寻找方向。传统的制造方式一定会被未来的智能制造所取代,不能等待,也不能慌张,坚定发展的信心和信念,找对风口的浙江中小企业日子会很好过。

第二个建议是,企业一定要创新,创新思想,创新观念,拿出实际行动。要学会合作。从自身实际出发,考虑清楚自己能干什么。在“互联网+”时代,在智能制造时代,工业互联网到来的时代,有太多机会是需要大众来创业,万众来创新的。政府出台那么多政策就是鼓励创新,我们众多的中小企业其实是创新的主体,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事情仅靠一家大的企业做不完,这时候如果大家抱团合作,前途一定是可预期的。

这个阶段很困难,走过去一定是前途光明的,现在面临的挑战恰恰是弯道超车的机遇。

曼达林基金执行合伙人高臻:

浙江与意大利德国有较强互补优势

最早,曼达林做中国和欧洲之间跨境并购的基金,既联合中国的战略投资者并购欧洲的公司,也有曼达林作为财务投资人控股欧洲企业带到中国发展。

我们认为,中国与意大利、德国有非常强的互补优势,中国有巨大的需求,而且有高效率的生产制造能力,意大利和德国有很多技术领先的企业,结合在一起就会有非常好的互补和协同效应。

过去7年,我接触了大量的浙江企业,我认为浙江企业对外投资和扩张过程中,他们的需求是在高端制造业,特别是核心的工业零部件等等方面,浙江汽车零部件产业非常大,工业的零部件,包括紧固件等等这些对外的需求也很大,需要更好的技术和国际品牌。

这几年我看到,与制药和健康相关的产业领域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我们基金非常关注这个产业,一期基金60%的项目都投在这方面。不管是从制药方面,还是医疗器械方面,浙江企业都有很多需求,很多产业集群也是在浙江。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吴琪:

投资“一带一路”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一带一路”投资,一方面给中国提供大的发展机会,使中国企业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中国企业在一些领域中,与国际竞争力的标准相比,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谁在这个过程中率先能够有针对性地,通过自身的建设或者通过并购,获得这些相应的能力,把握更多的投资机会,就会获得很大的发展。浙江民营企业聚集,在“一带一路”投资中地位很重要。

未来中国企业的扩张除了要考虑盈利问题,还需要同步考虑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真正有效解决一些问题,我想“一带一路”计划才能够真正实现,给中国带来预期的战略价值。

□记者 俞林凤 摄影 记者 高远

■链接

2015创新金融服务高峰论坛举行 

开发区如何转型 要抓好三方面

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如何抓住新常态下的机遇? 

昨天,作为浙洽会唯一金融板块,2015创新金融服务高峰论坛在宁波举行。主题为“凝聚金融力量 服务浙江经济”。

新常态下,浙江民企对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越来越认可,但是很多中小企业依旧有困惑,不知道该往哪里转哪里升,也不清楚创新的资源在何处?作为浙江经济的前沿阵地,开发区又该如何转型升级抓住机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认为,在今后开发区的发展上,有三个方面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第一,完善服务体系,促进开发区持续强劲发展;第二,重点就是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造更好的产业链配套环境,鼓励企业向产业链的高端和低端延伸,更好吸引外资企业;第三,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熟练技术工人的培养,企业到这儿来能够招到各个层次所需要的人才,这一条对于吸引外来投资可能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金融服务和产业链的服务还要重要。

在创新上,郑新立认为,开发区的发展应鼓励产学研结合,开展国际并购,鼓励企业和机构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推动开发区与当地经济融合,发挥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记者 郑晓

编辑: 徐挺